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种种历史、地理、人文因素的冲击和沉积,中国人和英美人的思维模式经历了不同的演变过程,形成了各自鲜明的特点。语言体现思维方式已为人们所共识,那么学习一门语言而不知其思维特点就会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困境。但英美思维方式导致早已形成汉语定势的中国学生学英语时常常感到杂乱无序,顾此失彼,不能适应英语句法或适应起来很困难。在英语学习中,由于绝大多数中国学生都适应一种方法即文本英语,它指外在用的英语,课本、杂志、报刊上学到的等等。但仅仅围绕在外在英文这个层次是不够的,要把英语变成你内在的表达机制,把别人的东西变成你自己的东西,势必会发生某种转换,这个转化发生在脑子里,这就是第二层次,称之为思维英文,我们在表达之前,必须想这样的意思怎么表达,按照什么标准表达,英美人才能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必须研究,英美人的思维方式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当我们按照某种模式重新梳理我们学习的英语,我们这个标准定在符合英美人的思维逻辑,我们称之为行动英语,也就是说英文实际上应该分为这三个层次。而当我们把死的语言素材活生生的变成工具脱口而出的时候,我们才能够让英美人接受。也就是说,能够自主按照他们的方式、他们的思维来构造,这样交流的时候才有效。鉴于此,本文拟从具有实用性的适用高中英语教学的角度出发,分析汉语思维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影响。首先是引言部分。主要探讨国外教学研究状况。通过四种具有代表性的是否赞成教学中使用母语的教学方法的对比及其对我国英语教学产生的影响,得出这四种方法相对片面的结论。第一章从宏观上论证语言和思维的关系。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现实的抽象化。语言和思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为表征,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第二章论述汉语与英语思维的差异。了解了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还要了解中西方思维的差异。分析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主要表现及体现在语言上的差异,这有利于学生实现对英语从感性到理性质的飞跃,从而使学生尽快进入英语世界。第三章是汉语思维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影响。汉语思维的影响分为两种,即文中提到的负迁移和正迁移,合理利用汉语思维的正迁移、有效实现这种正迁移的作用,排除负迁移的影响,使学生培养起英语思维能力,以英语的思维方式学习英语,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