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Susan.Bassnett提出翻译上的“文化转向”理论后,越来越多的翻译家歼始意识到,翻译不仅仅是语言问题,对译者来说“他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这是因为翻译时“他处理的是个别词,他面对是两大片文化。"而且“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王佐良,1990:19)
文化意象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和一般的文化内容不同。它蕴含着双层的文化意义,表层的字面意义和意象背后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其翻译比一般的文化内容还要复杂。《边城》是我国著名作家沈从文的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使用了大量的具有地方色彩和民族特色的方言,当中蕴含着大量丰富的文化意象,这些文化意象,正如汪曾祺所言:“如何翻译这些意象关系到目的语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和欣赏程度,更关切到中华文化的传播问题。”
国内较早关注文化意象的是著名教授谢天振先生,他率先提出翻泽中的文化意象这一概念,并且在其专著《译介学》中对文化意象的概念和翻译进行了初步的梳理。然而究竟文化意象该怎么翻译更好就需要一定的翻译理论来指导,但国内对文化意象翻译方法的研究多游离于归化、异化、直译和意译之中,其结果是陷入了无休止和单纯的方法讨论之中。其实,任何方法的选择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的。抛开理论谈方法犹如没有导向的航行,势必得不出理想的结论。目的论开宗明义,翻译必须置于一定的目的之下,有了一定的目的,翻译方法的选择才算有的放矢,因此本文从目的论角度来重新审视文化意象的翻译。通过对《边城》中大量文化意象翻译的对比研究.发现单纯的归化、异化、直译和意译方法并不能完全解决文化意象翻译中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有以下两个,一是翻译之前对文化意象的分类单一、重复,没有从文化意象本身的性质来分:二是没有考虑到翻译的目的或者撇开目的谈策略。为了更好地做好文化意象的翻译工作,本文从文化意象本身出发,重新对其分类,并以目的论为理论指导来尝试探讨文化意象新的翻译方法。
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介绍了翻译中的文化转向和文化意象在翻译中的重要性;第二章介绍了研究主体——文化意象的概念,传统文化意象的分类及文化意象翻译中存在的问题;第三章引入本文的理论支撑——目的论,目的论是德国功能主义理论的核心理论。指出文化意象翻译方法的选择必须置于目的论之下才有意义。第四章是本文的核心,在目的论的框架下对《边城》中的文化意象进行新的分类,并依据新的分类对其翻译进行分析对比,得出文化意象翻译策略的选择与不同的目的和文化意象本身的性质有关;第五章是本文的结论,指出文化意象翻译策略的选择不应该单一化或过分强调某一方法的优劣,而应在目的论的指导下综合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达到一定的目的即可,而这种目的,根据目的论原则,应以目的语读者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