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香港,一批从海外攻读电影课程归来的青年才俊,如许鞍华,严浩,徐克,谭家明,方育平等一批满怀理想的电影人,他们回国后先后投身于香港电视界,在电视界实践从西方所学的先进传媒理念,后来又不约而同的投身在了无生机的香港电影界,用自己的所学以及对电影的热情,试图慢慢改变香港电影业,他们中的很多人成为了香港电影业的主力。香港电影“新浪潮”序幕的拉开是以1978年严浩、余允航与任泰合组公司拍摄的影片《茄哩啡》的上映为标志的。1979年,《疯劫》(许鞍华)、《蝶变》(徐克)、《点指兵兵》(章国明)和《行规》(翁维栓)的相继问世,已经造成了声势,得到了社会的认同。而同年,《新一代双周刊》对这批从电视台出来的导演进行了一连串的访问,已将他们称为“新浪潮”了。“新浪潮”是传播媒介给予的称谓,并已得到社会的认可。香港电影新浪潮,之所以可以与法国电影新浪潮比肩相称主要是它在内容上和技术上的大胆革新,香港电影新浪潮如一股新鲜血液一般注入了无生机的香港电影业,带来了香港电影70年代末至今的繁荣,使得香港电影形成了从香港电影新浪潮到电影类型片的成熟,完成了电影意涵的改进与提高,实现了票房的突破与繁荣,开始了电影的交流走向国际的发展方向,达到了此前香港电影从未抵达的相对成熟的境界。文章除了绪论和结语,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香港新浪潮电影概述,这一章从三个角度进行了研究阐述。首先,回顾了法国电影新浪潮的概念、电影基本特征和其在世界电影史上的位置及价值。其次,分析阐述了香港新浪潮电影的文化环境。最后,笔者分析梳理了香港新浪潮电影的基本特征。第二章,香港新浪潮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在这一章中笔者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首先,对香港新浪潮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的基本特征做一梳理。其次,从电影空间叙事这一角度对香港新浪潮电影中的女性做以叙事塑造的研究。再次,对香港新浪潮电影代表导演作品中女性形象进行分析,主要选取有代表性的大陆妹和本港女两类女性形象,借助视听语音结合文本进行研究。第三章,比较视野下香港新浪潮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这一章笔者首先从视听语言的角度对大陆“第五代”、台湾“新电影”的代表导演作品中女性形象做以文本细读,而后借助比较研究的方法对香港新浪潮、大陆“第五代”及台湾“新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比较研究。第四章,香港新浪潮电影中女性形象文化意义,在这一章中,笔者从本土文化特征对女性形象建构、消费文化语境下女性类型化建构、女权主义视角下女性形象的文化建构三个角度进行详细的研究。香港电影新浪潮,改变了当时香港电影界的现状,也带来了香港电影之后更长时间的繁荣,对香港电影新浪潮中的女性形象的研究对于研究香港电影文化有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