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外用2%卡替洛尔滴眼液治疗中低风险、浅表性、增殖期婴儿血管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采用2%卡替洛尔滴眼液局部外用治疗80例婴儿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94处皮损进行自身对照,比较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皮损的变化情况,并对局部和系统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80例患者中男32例(32/80,40.00%),女48例(48/80,60.00%),男:女=1:1.5,首诊年龄1~6个月,中位数2.9(2.4,5.0)月。开始治疗年龄≤3月44例(44/80,55.00%),>3月、≤6月36例(36/80,45.00%)。2例患者有特应性皮炎病史。共有皮损94处,其中头颈部45处(45/94,47.87%)、躯干27处(27/94,28.72%)、四肢22处(22/94,23.40%)。皮损单发71例(71/80,88.75%),多发(≥2处)9例(9/80,11.25%),其中多发2处4例(4/80,5.00%)、多发3处5例(5/80,6.25%)。大小0.2~8cm~2。用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皮损消退的有效率分别是21.27%(20/94)、76.59%(72/94)和86.17%(81/94),不同疗程间的疗效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即用药后的有效率逐渐增高。疗程和疗效呈正相关(R=0.594,P<0.001),即疗程越长,治疗效果越好。不同年龄组和部位与疗效之间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均>0.05)。80例患者中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5%(3/80),均为出现用药局部湿疹,共3例,其中2例在用药后1个月出现,均合并特应性皮炎病史,1例在用药后3个月出现,未见其他系统不良反应。各疗程湿疹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随疗程的延长而增加。结论:2%卡替洛尔滴眼液局部治疗中低风险、浅表性、增殖期婴儿血管瘤疗效肯定,湿疹为局部常见不良反应,合理应对不影响疗效,长期使用极少发生系统不良反应。随用药时间的延长,疗效增加,可以作为婴儿血管瘤的治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