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成熟的证券市场上,以养老基金、保险基金和共同基金为主体的机构投资者占据主导地位,个人投资者的比重趋于下降。特别是从八十年代末期以来,各类机构投资者的兴起正引导着国际证券市场投资主体机构化的深刻变革。而从我国证券市场自建立以来,由于相关的制度环境等原因,存在波动性大及资源配置效率低等主要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加快市场上机构投资者的培育,大力发展各种规范的机构投资者群体。本文以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为背景,从机构投资者与资本市场的相互关系出发,研究机构投资者与资本市场的规模以及市场波动性、流动性的关系,探讨机构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力求为我国的资本市场完善提供借鉴。然后对我国目前资本市场上主要机构投资者的发展状况分别进行了分析,发现我国机构投资者发展迅速,但问题很多,除了自身的不成熟、不完善之外,相关的一些制度问题也是限制我国目前机构投资者发展的重要因素。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本文首先对机构投资者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明确了研究的对象和目的。然后对国外机构投资者的发展背景进行了概括性的描述,表明国外机构投资者的产生与发展有其必然原因。本文通过对国外机构投资者与资本市场发展的相关性分析得出,机构投资者对资本市场规模的扩大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通过对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的具体情况分析,发现机构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波动性具有正反两方面影响,进而分析得出机构投资者与资本市场波动性关系的“倒 U 型效应”。由于金融系统的复杂性,一个因素变量的变化往往会引起另一个变量的改变。因此,本文在论述机构投资者对资本市场流动性的影响时,除了单独地分析了机构投资者对资本市场流动性改善方面的作用,也提出了机构投资者在市场波动性增大时,可能会出现“非理性羊群行为”,并加剧市场流动性的冻结这一问题。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尽管机构投资者在偶然情况下也会有破坏市场的情况,但从总体上来说,机构投资者对资本市场更多的是正面影响的结论。本文联系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目前资本市场上主要机构投资者的发展状况分别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发现,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理念有趋同化的倾向,表现为较明显的“羊群行为”;社保基金存在投资渠道过窄,收益率偏低的情况;保险基金长期主要投资于银行存款与国债,存在严重的资金运用结构不合理;QFII 入市后尚未充分发挥引导市场成熟投资理念,提高国内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能力的作用,其配额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文提出了发展机构投资者的三个主要政策建议:(1) 加快养老、保险等基金的发展步伐,实现机构投资主体和投资风格的多元化;(2) 建立机构投资者的合法融资渠道;(3) 尽快推出金融避险产品,减少系统性风险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