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介子两体非轻衰变及新物理效应的唯象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B介子非轻衰变在帮助我们理解标准模型的味结构、CP破坏的起源、强子衰变的动力学机制、以及寻找新物理存在的迹象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应地,对B介子非轻衰变及其中的CP破坏的研究也就构成了当前比较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   然而,由于B介子衰变中的非微扰强相互作用效应的影响,使得我们在计算初态B介子到末态强子间的矩阵元时会遇到很多问题。例如,在对硬散射核做共线近似时我们会遇到端点发散问题。为了有效地计算强子矩阵元,我们采用Cornwall所提出的具有动力学质量的有效胶子传播子来消除端点发散问题:而对于夸克传播子上所出现的物理奇点,我们则采用Cutkosky规则来处理。在现有的理论框架下并将这两种技巧结合起来,就是我们的所谓的“QCD改进的因子化方法”。在论文的前三章中,作者首先简要地概述了与B介子衰变相关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工具。接着作者给出论文的主体部分,主要有以下三部分组成:   首先,采用“QCD改进的因子化方法”,作者详细地研究了纯湮灭衰变过程B0→K+K-,K*±K±和K*+K*-中的分支比,强位相和CP破坏。计算结果表明:在树图振幅和企鹅图振幅之间有比较大的干涉效应,并且存在着较大的相对强位相,因此过程中的直接CP破坏和混合CP破坏都比较大。另外,对于B→K+K-过程的分支比来讲,作者发现:当胶子动力学质量mg取420 MeV时,作者的预言值和微扰QCD的结果符合得很好。   基于上述工作,作者用“QCD改进的因子化方法”又计算了B→Dπ衰变过程中(包含色允许的、色压低的、以及双重Cabibbo压低的过程)所有六夸克参与的相关费曼图,并预言了这些过程的分支比和CP破坏。首先,作者以目前实验上测量得比较好的B0→D+π-过程为基础,定出胶子动力学质量mg=440 MeV;接着,作者把该胶子质量应用到其它衰变过程中,结果发现对分支比的预言与目前的实验数据都符合得很好。因为在B→Dπ衰变过程中没有企鹅算符的贡献,并且Cabibbo压低的振幅和Cabibbo允许的振幅间的干涉强度很小,所以作者给出的B→D±π±过程中的混合CP破坏也很小,并且在1σ范围内和实验相符。作者期望将来更精确的实验结果可以让我们通过该过程对弱相角2β+γ给出比较好的限制。   最后,采用推广的因子化方法,作者在标准模型和双Higgs模型III中研究了除纯湮灭过程之外的所有两体无粲B→VV衰变过程(其中V代表轻欠量介子),并重点考虑了新物理对衰变分支比、CP破坏以及纵向极化分量的影响。最后结果发现:在双Higgs模型中,新物理对衰变分支比和极化分量几乎没有影响;由于该模型包含有比较丰富的CP破坏源,所以新物理对CP破坏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企鹅图贡献为主的过程中的CP破坏影响更为显著,这为在将来的B物理实验上发现新物理提供了很好的信号。
其他文献
基于激光效应和非线性光学效应的全固态激光器在先进制造、前沿科学、激光医疗和国家安全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随着应用的扩展,具有特殊波长、波长可调谐、紧凑多功能等
由于新奇的特性和重要的应用价值,纳米线、纳米棒和纳米管等一维纳米材料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及性质和性能研究成为当今国际上的研究趋势。基于重离子径
过去二十年,单分子磁体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它是研究从分子到材料,从量子到经典临界行为的理想载体。从科学角度来看,单分子磁体表现出了宏观量子隧穿和量子位相干涉效应;从应
随着柔性电子学的发展和人们对柔性电子设备越来越迫切的需求,探索在柔性基底上制备金属器件并研究其性能是满足未来市场和社会对柔性电子设备需求的必由之路。  为了实现激
在本论文中,作者用转移矩阵方法计算了Hofstadter模型的热力学性质。Hofstadter模型是描写二维情形下的布洛赫电子在均匀外磁场中运动的基本模型。首先,从二维无相互作用的紧束
兰州CSRm内靶终端是进行强子物理实验的平台,可开展奇异介子产生和衰变的研究、重子谱的研究、多夸克态的研究及介子介质效应和手征对称破缺与恢复等多方面的研究。这些物理目
本论文借助电子衍射、高分辨电子显微学结合电子晶体学图像处理的方法研究了三种不同物理性质氧化物的晶体结构。其中一种为公度调制结构即超结构,另外两种为无公度调制结构。
2012年,物理学家在位于欧洲核子中心的大强子对撞机(LHC)上发现了标准模型预言的最后一个粒子-希格斯,描述基本粒子及其相互作用理论的标准模型取得的空前的成功。但同时它也存
本论文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制备出了N2填充的多级分叉树型碳纳米管阵列、周期性Fe3C填充的豆荚状碳纳米胶囊以及一种Mg0填充的四方形碳纳米胶囊的
大型地基光学望远镜在对空间目标进行观测成像时,由于受大气湍流的影响,空间目标成像分辨率被显著地降低。自适应光学技术可以对这些干扰因素进行补偿,使望远镜能够获得近理论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