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工作人员司法认定中的疑难问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peng43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国以来,我国先后修订出两部刑法典:1979年刑法和1997年刑法(以下分别简称79刑法和97刑法)。每部刑法典都无一例外地为“国家工作人员”列出了专门法条,立法机关、司法机关也都陆续为“国家工作人员”做出了各种解释以辅助司法实践,殊不知却是“越释越乱”。政治、经济的变革给我国的人事制度带来了巨大变化,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中正确定位刑法意义上的国家工作人员是司法界的当务之急。根据罪刑法定原则,笔者尝试通过分析国家工作人员认定中的疑难问题,以图为司法实践提供有益的建议和参考。本论文共分五个部分,共约两万五千字,具体内容大纲如下:一、我国刑法中的国家工作人员概述。这一部分由国家工作人员的立法沿革入手,述评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刑法上“国家工作人员”的概念、范围和认定标准的演变,然后以现行刑法第93条为基础,对“国家工作人员”进行定义和分类,并对其中关键字“从事公务”进行深度解读。排除简单的“公务说”和片面的“身份说”,将两者有机结合的“折衷说”成为现行刑法认定国家工作人员的标准。为了进一步廓清国家工作人员的内涵,本部分还特地将刑法上的国家工作人员与行政法上的公务员进行了对比分析。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认定。这一部分论述了纯正的国家工作人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司法认定中的疑难问题。从基本定义出发,国家机关的具体认定引得各位学者见仁见智。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和相关司法解释,笔者赞同将中国共产党的各级机关、政协机关认定为刑法上的国家机关,但具体岗位和级别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工作人员应该分类讨论。由于我国刑法第九章渎职罪的当然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范围却在无形中被200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就渎职罪主体所做的立法解释和2012年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的渎职案件司法解释给扩大了,本部分将就这些效力解释做专门讨论。三、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国家工作人员的认定。这一部分论述了除国家机关之外的国有单位中国家工作人员的具体认定,由界定国有公司、企业、国有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的具体定义出发,并以此为基础将该类国家工作人员的相关疑难案例进行分析解构。四、“委派型”国家工作人员的认定。这一部分在着重论述“委派”与“委托”的定义对比基础上,分别就“重新任命性”和“再委派型”等特殊“委派型”国家工作人员的具体行为进行梳理认定。五、“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认定。这一部分论述了我国刑法第93条第2款结尾处的兜底条款。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各级人大代表、人民陪审员、村民委员会工作人员等在履行公务职责时属于刑法上的国家工作人员;本文将就村党支部工作人员的行为定性做专门研究。除此之外,本部分将选取实务中争议最大的村委会工作人员的相关行为和足球裁判员的“黑哨”行为进行具体分析。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英国新近建成的、与保护老建筑有关的三个新建筑,分析了其中新旧建筑的多种共存方式。在改建的过程中,应适时地让老建筑服务于当代社会同,即改造性再利用。
物联网技术已经在供应链金融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通过对物联网技术和供应链金融的介绍,探讨了物联网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创新应用及
旅游者对恢复性环境的感知是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一种综合性体验,是旅游者与旅游地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文章以九寨沟国内旅游者为研究对象,基于一致性、新奇、迷人、逃逸和
研究真实的发展过程,需要触及深层次的心理变化状态并揭示个体发展的过程机制,即将个体发展嵌入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而“开放功能”和“时间线索”恰恰反映出发展交互作用
文章梳理了流动性、认同与媒介研究等理论,搭建分析框架,选取众筹网站——"点名时间"中为实现背包旅游而发起筹集资金的4个项目,对4名"背包客"在网络中的资料进行了文本分析,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人们消费方式的变化,网络团购这一购物方式逐渐成为消费者追捧的消费形态。由于网络团购兴起时间短,现行法律对其缺乏有效的规制,导致消费者针对网络团购的投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行,山区修建的高速铁路越来越多,在山区修建高速铁路将会产生很多高填方的路堤边坡及高挖方的路堑边坡。对于自然边坡及支挡边坡,降雨都会对边坡
地下车库的产权归属纠纷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讨论的热点话题,尤其是物权法实施以来。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制度原因,即地下空间权制度的缺失的角度,进而探讨地下空间
企业在绩效管理的过程中,绩效考核体系设计是绩效管理的核心。本文作者分析了企业绩效考核普遍存在的一般问题及企业设计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的可能性,认为企业应该高度重
英语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师生、生生的交流、合作、对话、碰撞的过程中,会衍生出许多丰富、鲜活的动态生成性教学资源。如何把握这些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就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