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教师身份认同,指的是教师对自己身份的不断追问与确认,反映了教师个体的一种心理变化过程。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作为教育的基本要素之一,其传道授业解惑者的典型身份,被赋予了新的价值元素与时代内涵,正是在对自己身份的不断认同和建构中,教师感受着教学过程的快乐,形成对教育价值的认可,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达成教书育人的使命。然而,由于外界对教师身份的造就和期待往往难以与教师个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身份认同,指的是教师对自己身份的不断追问与确认,反映了教师个体的一种心理变化过程。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作为教育的基本要素之一,其传道授业解惑者的典型身份,被赋予了新的价值元素与时代内涵,正是在对自己身份的不断认同和建构中,教师感受着教学过程的快乐,形成对教育价值的认可,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达成教书育人的使命。然而,由于外界对教师身份的造就和期待往往难以与教师个体对自己身份的建构达成一致,教师的身份认同不断陷入困境,从伦理入手,是突破此问题的一个理性思路。研究选取不同学段、不同教龄的5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法、访谈法对其身份认同现状进行整理和分析,并从伦理学角度对教师身份认同问题进行探讨。首先,教师的身份是多重的,内含自然人、社会人以及知识人三个层面,教师的身份认同也包含自我认同、社会认同、专业认同等多个向度,其中的伦理意蕴更是十分丰富。可以说,教师的身份不仅是外在的,也是心灵的,它不仅需要依靠外界的期待和塑造,更需要教师自身的接受和认同。于是,在现实的教育世界中,教师在承担多重身份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陷入到身份认同的困境之中,同样体现在自我认同、社会认同以及专业认同三个方面。究其原因,不仅需要从教师自身去探寻,必然也要放在社会中去分析。一方面,教师面临着身与心、生活世界与意义世界、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的种种割裂,精神世界和生活世界陷入危机。另一方面,在社会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市场经济的弊端、社会文化的桎梏、教育制度的缺陷也在不同程度上导致了教师身份的异化。在教师身份认同面临如此危机的情况下,要想让这种局面得到改善,有必要从伦理学角度出发,将伦理认同作为教师身份认同困境的一个破解思路。让教师在积极的自主建构中,不断内化社会意识、展现道德自我、提升专业品质,同时,社会也要加强调控,赋予教师相应的经济、权力和政治地位。正是在这种相互的促进和保障中,教师身份认同的伦理建构方能顺利进行,教师身份伦理价值才能实现回归,教师的身份认同困境也能得到有效克服。
其他文献
中国社会有着悠久的慈善文化传统,并且这种文化传统也体现在每一个中国人真善美的品质当中。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就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中国社会已经积累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它们改变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而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种新的组织形式:高校教育基金会。它承担着高校多元化、多渠道办学经费和传承中华传统慈善文化的重要使命,在中国社会已经扎根并发展了二十几年,其中很多高校教育基金会也
高质量的教师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保证,而高质量的教师要具备持续的学习能力,彰显教师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表征是教师阅读。当今社会,终身学习的理念深入人心,社会对教师的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时代,提升学习力不仅是教师个人的内在需求,也是社会给教师提出的时代要求。人们希望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也能持续学习,不断充电。阅读是提升教师学习力的重要途径,然而,现实中教师阅读的缺失,令人不得不反思阅读本身。以
近年来,教育领域开展了众多关于深度学习的研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倡导学生应该改变学习数学的方式,要求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即通过深度学习使学生学会学习,勤于反思。但是,当前小学高年级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依然是简单记忆和浅显理解,造成许多的浅层学习现象。因此,教师如何在教学中促进小学生数学深度学习,就成为目前一线数学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本研究主要以学生问卷调查和作品分析的方式调查小学高年
以新时代教育改革视角观察学校教育活动开展的主体场所——教室空间,其不仅是物理建构的基本元素,也是德育功能的建构载体,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认知发展、价值塑造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无论何种教育活动,必然在相应的教育空间内开展,因此本文以教室空间为研究对象,从德育价值出发,通过社会学研究范式,对教师空间内的学生进行观察和访谈,试图通过定量与质性相结合的方式管窥当代教育空间的种种形态,以空间与德育为研究起点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参与”已经成为新课改进程中对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诉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参与的现状并不理想,存在着参与不积极、参与水平较浅等显著问题,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如何针对学生参与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促进策略,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研究以数学学科为背景,以新乡市S小学为例,对新乡市S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学生参与的情况进行调查,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等方法,分别从
教育活动离不开语言,教师使用语言创造和构建教育活动。教育活动中寄予了教师的思想、情感和理想,并通过对话、交往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语言是传承知识和信息的直接途径,严谨、准确、具有启发性和教育性的教师语言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对话和交流,顺利有效地完成教育活动,更是育人成才的基本保障。中学时期是基础教育中的关键阶段,是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初始时期,要想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健康发展、为学
当前社交网站已经成为个体社会交往中的主要平台和工具。据2020年中国互联网报告显示,我国19岁以下网民为1.72亿人,其中学生占比多达23.7%。由此可以看出青少年已成为当下使用社交网站的主力军,所以非常有必要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深入研究社交网站的使用对当下高中生心理与行为的影响。自拍作为社交网站中自我呈现的具体行为方式,是个体单独拍摄照片后上传到社交平台,并通过社交平台实时监测他人对自己的线上反
随着技术赋能教育的不断推进,以及后疫情时代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广泛深入,在线课程教育形式逐渐从教学的辅助模式演变为主流的教学模式。然而,在线课程在发展的过程中,涌现出诸如课程学习任务设计形式陈旧,线上教学激励方式单一等问题,加之在线情境下师生时空分离,教师对学习者控制性弱,容易致使学习者需求动机减弱,产生行为倦怠,甚至辍学。因此,如何满足学习者需求,激发在线学习者学习动机,改善学习者行为,进而提高学习
本文选取辽阳县国家自动站1981—2021年近41年降水、气温、风向风速、日照气象要素和13个乡镇区域自动站2017—2021年4—10月降水、气温、风向风速气象数据,运用数据统计方法、线性趋势分析和小波分析进行运算分析气候特征。结果表明:辽阳县本站年平均气温以0.5℃/10 a的趋势上升,具有明显且稳定的13~15年尺度的周期;年平均气温目前处于最近一个周期的低值区,预测在未来7年左右将呈增长趋
利用碌曲、临潭、卓尼、岷县、临洮、永靖6个县气象站1981—2020年的降水、气温观测资料,采用距平分析法、滑动平均法等方法分析近40年来洮河流域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40年来,洮河流域的年平均气温整体呈现显著上升趋势,上游碌曲增温最大,中游岷县、下游临洮增幅温幅度低于上游,临洮段气温呈上升趋势;年降水量整体呈缓慢减少趋势,上游段碌曲降水量呈下降趋势,但1990年代中期以后有微弱增加,与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