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豆异黄酮具有抗氧化、抗癌、类雌激素及抗雌激素、预防心血管疾病、改善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活性,而且其不同单体组分的活性不同,在保健食品和医药等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论文针对目前大豆异黄酮浸提得率较低的缺陷,比较了不同方法浸提大豆异黄酮的效果。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采用70%乙醇、料液比为1:6、于50℃条件下浸提5h,大豆异黄酮得率为4.07mg/g;采用50%乙醇、料液比为1:8、70℃、超声(25kHz,160W)浸提1h,大豆异黄酮得率为4.23mg/g,较之第一种方法提高了3.93%;采用50%乙醇、料液比为1:8、70℃、超声(25kHz,160W)加搅拌(300 r/min)浸提1h,大豆异黄酮得率为4.36mg/g,较之前两种方法分别提高了7.13%和3.07%。三种浸提方法对大豆异黄酮的抗氧化活性均无显著的影响。 论文研究了大豆异黄酮的不同纯化方法。结果显示,等体积的乙酸乙酯于25℃条件下,经三次萃取可使大豆异黄酮含量由2.74%提高到31.61%,收率为31.1%;采用LSA-8型大孔吸附树脂、以70%乙醇溶液洗脱、流速为1.0BV/h、于25℃条件下洗脱,可使大豆异黄酮含量由11.9%提高到57.0%;当原液浓度为20.0mg/ml、溶液温度为40℃、离心(6×10~3r/min)40min,可使大豆异黄酮含量由原来的40.9%提高到71.2%,收率为32.3%。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含量的大豆异黄酮制品需采用不同的纯化方法。 论文比较了三种不同柱层析法对大豆异黄酮主要单体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采用300~400目硅胶、洗脱体系为氯仿—甲醇(5:1,V/V)、流速为1.0BV/h,可以使染料木苷、大豆苷、染料木黄酮和大豆苷元四种主要单体组分得到分离;采用聚酞胺柱层析法,流速为1.OBV/h,用20%甲醇作为洗脱液可以分离出以大豆普为主要成分的大豆异黄酮(含量达90.3%),再用40%甲醇洗脱可以分离出以染料木昔为主要成分的大豆异黄酮(含量达92.0%);采用LH一20葡聚糖凝胶柱,以90%甲醇作为洗脱剂、流速为2.OBV/h,可以将染料木昔和大豆普分离出来,其含量分别达到95.7%和95.1%。 论文系统研究了大豆异黄酮的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特征显色反应、荧光反应、双向纸层析法和薄层层析法均可鉴定大豆异黄酮及其不同单体组分。紫外全波长扫描结果显示,染料木昔、大豆普和染料木黄酮的最大吸收为26Onm左右,大豆普元为248nm左右;加入移动试剂后,可以明显区分出该四种单体组分。薄层层析洗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均可用于检测大豆异黄酮及其主要单体组分的含量。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大豆异黄酮中的染料木营、大豆营、染料木黄酮及大豆普元含量的准确度、精密度和灵敏度最高。 论文根据大豆异黄酮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比较了不同方法对大豆异黄酮的提取效果,确定了含量不同的大豆异黄酮制品的纯化途径,探索了大豆异黄酮不同单体组分的分离技术,建立了大豆异黄酮及其主要单体组分的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阐述了大豆异黄酮分子结构与其功能的关系。研究结果为大豆异黄酮的合理有效利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