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脓毒症患者氧化应激状态的变化,揭示氧化应激水平对判断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以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急救中心2007年8月~2007年12月连续5个月内收治的32例脓毒症患者和13例非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脓毒症患者均符合2001年美国危重病医学会/欧洲危重病医学会/美国胸科医师协会/美国胸科协会/美国外科感染学会(SCCM/ESICM/ACCP/AIS/SIS)联席会议提出的脓毒症诊断标准。两组患者近三个月来均未接受过抗氧化药物治疗。收集所有入选病例入院24小时内临床参数:年龄、性别、生命体征、血常规、电解质、血糖、肝功能、心肌酶、肾功能和血气分析,并计算其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cute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score,APACHEⅡ评分)。同时于24小时内检测研究对象的血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总抗氧化力(totalantioxide capacity,T-AOC)水平,作为评价机体氧化应激状态的指标。将上述数据录入计算机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定量资料进行正态性检验(K-S法)。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非正态分布的资料用中位数、最小值和最大值表示。对照组与脓毒症组间、脓毒症患者存活组和死亡组间:正态分布、方差齐的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正态分布、方差不齐的计量资料则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定性资料采用x~2检验。脓毒症组中,按患者存活或死亡的转归,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在单因素分析得出有意义指标的基础上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对判断预后有意义的指标,再以对判断预后有意义的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别计算各个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并比较其判断预后的价值。结果:无论在脓毒症组,还是在对照组血清MDA和T-AOC水平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02(p<0.01)和-0.793(p<0.01)。对照组与脓毒症组患者在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AST、ALT、氧合指数和功能不全器官数目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脓毒症组患者血清MDA水平(9.52±1.69nmol/mL)高于对照组(7.48±0.71nmol/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脓毒症组患者血清T-AOC水平(9.79±1.72单位/mL)低于对照组血清(14.05±1.81单位/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脓毒症患者血清MDA水平和APACHEⅡ评分、血清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844(p<0.05)和0.663(p<0.05);而血清MDA和氧合指数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09(p<0.05)。对脓毒症患者血清MDA水平与功能不全器官数目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两者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17(p<0.01)。脓毒症患者中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年龄和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APACHEⅡ评分、C反应蛋白、氧合指数和功能不全器官数目有统计学差异(p<0.05);死亡组血清MDA水平(11.36±1.44 nmol/mL)高于存活组(8.91±1.29nmol/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组血清T-AOC水平(7.86±1.38单位/mL)低于对照组(10.44±1.29单位/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脓毒症患者血清MDA水平是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B值=1.216 S.E值=0.439 p值=0.006 Exp值=3.372)。应用APACHEⅡ评分判断脓毒症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8±0.061),应用血清MDA水平判断脓毒症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1±0.057),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脓毒症患者血MDA水平上升,T-AOC水平下降,体内处于严重的氧化应激状态。2.脓毒症患者血MDA水平能反映其病情严重程度,血MDA水平高者病情严重。3.脓毒症患者血MDA水平可帮助判断其预后,血MDA水平高者预后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