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通过miR-146a-5p/TRAF6缓解慢性炎性疼痛的效应及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eziag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及目的:慢性疼痛是一个常见的公共健康问题,不仅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而且还增加了患者失眠、抑郁、自杀等心理疾病发生率。然而,慢性疼痛的发病机制仍存在争议,导致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中枢神经炎症一直被认为是影响疼痛慢性化进程的重要因素,而小胶质细胞作为中枢神经系统重要的免疫细胞,是中枢神经炎症最直接的发起者。细胞焦亡作为免疫细胞对抗外界病原体的重要防御手段,过度的细胞焦亡将放大炎症反应,促进疾病的病程。自噬作为细胞保守的生物学过程,可以通过降解错误折叠的蛋白质、细胞器等有害物质,抑制免疫炎症反应。虽然已有研究报道细胞自噬可以抑制细胞焦亡,促进炎症消退,缓解炎症反应。但是,细胞焦亡是否参与慢性炎性疼痛仍无报道,同时在慢性炎性疼痛中细胞自噬与细胞焦亡相互作用机制也未明确。干细胞疗法是过去几十年医学界研究热点,其组织修复、再生、抗炎作用得到了广泛研究,对慢性疼痛的治疗也取得了乐观的效果。但是其伴随免疫排斥、成瘤性等安全问题一直被诟病。近年来随着干细胞外泌体的出现,其治疗中枢退行性疾病、器官保护、组织再生、抑制炎症的生物学功能已得到了大量研究证实,使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使其大有取代母体干细胞的趋势。为此本课题希望进一步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cell-derived exosomes,huc-MSC-EXO)治疗慢性炎性疼痛的效应及相关机制。研究方法:1、细胞自噬及焦亡对慢性炎性疼痛病程的影响1)慢性炎性疼痛模型构建及药物干预:通过小鼠左侧后足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FA)20μL或生理盐水20μL,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MCC950(Matthew Cooper compound 950)组:腹腔注射10mg/kg的MCC950,双硫仑(Disu)组:腹腔注射20mg/kg和40mg/kg的Disu。3-MA组:造模前1小时鞘内注射5μg/5μl的3-MA;RAP组:造模前1小时鞘内注射5μg/5μl的雷帕霉素(RAP)。2)行为学检测:通过电子Von Frey纤维针和哈格里夫斯辐射热仪分别检测假手术组(sham)、实验组(1天、3天、7天)、不同药物组的机械痛和热痛阈值。3)免疫荧光:对sham组及造模后1天、3天、7天脊髓腰膨大进行小胶质细胞marker蛋白iba1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小胶质细胞激活增殖变化。造模后第3天,通过免疫荧光将焦亡相关分子GSDMD和caspase-1-p20分别与iba1、星形胶质细胞marker(GFAP)、神经元marker(Neu N)双染。造模后第1天取脊髓腰膨大,将自噬相关分子LC3和P62分别与iba1、GFAP、Neu N进行双染。4)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 PCR):取sham组、造模后1天、3天、7天脊髓组织,RT-q PCR检测IL-1β、IL-18的变化。5)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提取各实验组左侧脊髓背角蛋白,检测sham组、造模后1天、3天、7天及不同药物干预组iba1、NLRP3、GSDMD-F、GSDMD-N、caspase1-p20、ASC、IL-1β、LC3、beclin1、P62等蛋白的表达变化。2、Huc-MSC-EXO通过调控细胞自噬和焦亡缓解慢性炎性疼痛1)huc-MSC-EXO分离获取及鉴定:体外批量扩增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收集细胞培养上清,超速离心机分离获取外泌体;对获取的外泌体进行标准化鉴定,方法为WB检测外泌体膜蛋白CD9、TSG101,透射电镜观察外泌体形态,Nanosight检测外泌体颗粒直径。2)huc-MSC-EXO鞘内注射及效应评估:自造模前1小时至造模后第3天连续鞘内注射20μg/20μl的huc-MSC-EXO,检测造模前、造模后1天、3天、7天疼痛行为学的变化,HE检测造模后第3天后足水肿及炎症反应。WB检测造模后第3天左侧脊髓背角iba1表达变化,检测NLRP3、GSDMD-F、GSDMD-N、caspase1-p20、ASC、IL-1β、LC3、beclin1、P62等蛋白的表达变化。3)huc-MSC-EXO影响慢性炎性疼痛中miR-146a-5p/TRAF6的表达:分析huc-MSC-EXO测序数据集GSE159814和GSE69909,筛选富集miRNA,利用miRWalk、miRBD、Target Scan、ENCORI预测候选靶基因。RT-q PCR检测造模前和造模后1天、3天、7天miR-146a-5p的表达变化,鞘内注射huc-MSC-EXO后第3天再次检测miR-146a-5p的表达变化。WB检测TRAF6的表达变化,造模后第3天将TRAF6和GFAP、iba1免疫荧光共染。3、Huc-MSC-EXO通过miR-146a-5p/TRAF6影响BV2细胞自噬和细胞焦亡1)诱导小胶质细胞焦亡及自噬改变:以LPS刺激24小时和ATP刺激30分钟为诱导方案,WB检测NC组(PBS)、Con组(LPS+ATP)、MCC950组、Disu组NLRP3、GSDMD、caspase1-p20、ASC、LC3、beclin1、P62等分子表达变化,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IL-1β含量变化。2)Huc-MSC-EXO预处理对BV2细胞焦亡和自噬的影响:首先将PKH-26染料标记的huc-MSC-EXO与BV2细胞共孵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BV2细胞体外摄取huc-MSC-EXO情况;CCK8检测不同浓度huc-MSC-EXO对BV2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WB检测NC组(PBS)、Con组(LPS+ATP)、huc-MSC-EXO组NLRP3、GSDMD、caspase1-p20、ASC、LC3、beclin1、P62等分子表达变化,Elisa检测上述各组细胞上清中IL-1β、IL-18含量变化;通过Yo-Pro-1染料观察各实验组细胞焦亡的发生情况,通过透射电镜观察huc-MSC-EXO对BV2细胞自噬小体产生的影响。3)Huc-MSC-EXO通过miR-146a-5p/TRAF6促进BV2自噬,抑制BV2细胞焦亡:通过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转染miR-146a-5p mimic和inhibitor,收集细胞上清获取相应外泌体,WB检测LPS+ATP组、miR-146a-5p mimic Exos组、miR-146a-5p mimic-NC Exos组、miR-146a-5p inhibitor Exos组、miR-146a-5p inhibitor-NC Exos组对BV2细胞TRAF6、NLRP3、GSDMD、ASC、caspase1-p20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LC3、beclin1、P62蛋白表达变化;使用si RNA对BV2细胞进行TRAF6干扰敲低,WB检测TRAF6、NLRP3、GSDMD、ASC、caspase1-p20及LC3、P62蛋白表达变化。研究结果:1、CFA诱导慢性炎性疼痛后机械痛和热痛阈值持续降低,至少持续至术后第7天,iba1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免疫荧光提示小胶质细胞增殖活化;WB检测提示造模后左侧脊髓背角NLRP3、GSDMD-F、GSDMD-N、caspase1-p20、IL-1β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免疫荧光结果提示GSDMD、caspase1-p20与iba1、Neu N共染;MCC950和Disu降低了左侧脊髓背角GSDMD-N、caspase1-p20、ASC蛋白表达,40mg/kg的Disu显著提高了慢性炎性疼痛的机械痛、热痛阈值;2、WB检测提示造模后第1天、3天、7天左侧脊髓背角自噬相关蛋白LC3-Ⅱ、beclin1、P62表达上调,免疫荧光结果提示LC3、P62与iba1、Neu N共染;鞘内注射3-MA降低了慢性炎性疼痛的机械痛、热痛阈值,而RAP提高了慢性炎性疼痛的机械痛、热痛阈值,WB结果提示3-MA组NLRP3、GSDMD-F、GSDMD-N、caspase1-p20蛋白表达增多,RAP组上述蛋白表达降低;3、鞘内注射huc-MSC-EXO提高了慢性炎性疼痛的机械痛、热痛阈值,缓解了左侧后足的水肿及炎症反应,降低了iba1蛋白表达,抑制了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增殖;与对照组相比,huc-MSC-EXO显著抑制NLRP3、GSDMD-F、GSDMD-N、caspase1-p20等焦亡相关蛋白表达,同时促进了LC3-Ⅱ、beclin1表达,抑制了P62表达;huc-MSC-EXO进一步提高了脊髓背角miR-146a-5p的表达,抑制了靶基因TRAF6的蛋白表达水平;造模后1天、3天、7天TRAF6蛋白表达逐渐升高,免疫荧光提示TRAF6与iba1共染;4、LPS刺激24小时和ATP刺激30分钟诱导了BV2细胞NLRP3、GSDMD-F、GSDMD-N、caspase1-p20等细胞焦亡相关蛋白表达增加,而100μg/ml的huc-MSC-EXO预处理后显著抑制NLRP3、GSDMD-F、GSDMD-N蛋白表达,同样减少了BV2细胞对Yo-Pro-1染料的摄取;LPS刺激24小时和ATP刺激30分钟诱导了BV2细胞LC3-Ⅱ表达下降,P62表达上调,100μg/ml的huc-MSC-EXO预处理后LC3-Ⅱ表达增加,P62表达减少,同时透射电镜发现huc-MSC-EXO促进了自噬小体产生;通过3-MA预处理BV2细胞,huc-MSC-EXO对细胞焦亡的抑制作用被削弱;miR-146a-5p mimic Exos组显著抑制了TRAF6、NLRP3、GSDMD-F、GSDMD-N等相关分子表达,提高了LC3-Ⅱ表达,抑制了P62表达;miR-146a-5p inhibitor Exos组显著提高了TRAF6、NLRP3、GSDMD-F、GSDMD-N等相关分子表达,降低了LC3-Ⅱ表达,提高了P62表达;si RNA干扰敲低TRAF6后,TRAF6、NLRP3、GSDMD-F、GSDMD-N等相关分子表达降低,LC3-Ⅱ表达增多,P62表达降低。研究结论:Huc-MSC-EXO通过miR-146a-5p/TRAF6分子通路促进小胶质细胞自噬,从而抑制小胶质细胞焦亡,最终缓解慢性炎性疼痛。
其他文献
目的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是一种多见于东亚国家的脊柱韧带异位骨化的疾病。OPLL在日本高发,患病率约为1.9%-4.3%,中国人的患病率约为3.08%,而在北美和欧洲患病率较低,约为0.1%-1.7%。OPLL好发于颈椎,约占70%,其次可见于胸椎和腰椎,并且男性较女性高发。OPLL的进展会占
学位
研究背景和目的:胆道恶性肿瘤(BTC)是一种具有高度侵袭性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困难,病情进展快,易侵犯邻近器官、发生淋巴转移和远处转移,大多数患者在明确诊断的时候已经处于晚期,失去了根治性切除的机会,导致总体预后不佳。以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在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然而,晚期BTC患者对ICIs治疗的客观应答率(ORR)并不乐观,
学位
研究目的近年来,慢性肾功能不全发病率逐年增高,终末期肾病(ESRD)严重干扰着大众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终末期肾病的治疗一般有两种:血液净化或肾移植,血液净化只能够部分代替肾脏功能,且伴随着众多并发症,透析病人的生活质量及长期存活率较低,而高额的透析治疗费用也为个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肾脏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最佳方法,但肾源短缺和移植后免疫排斥问题等严重制约了其广泛应用。我国现有透析
学位
收入分配是关系到民生福祉的根本性问题,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来看,中国居民部门收入份额偏低,现有分配格局明显向资本方倾斜。如何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的份额,成为增加居民收入所占比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关键问题。从经济全球化视角解释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是学术界的经典话题,当前全球化体系逐渐演变为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GVC)分工贸易模式,而且中国已经深刻地融
学位
背景及研究目的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epatic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HIRI)是导致肝移植术后肝功能障碍的重要因素。高达10%~30%的移植术后肝功能障碍可归咎于HIRI。因此,控制HIRI是改善肝脏术后肝功能的策略之一。早期免疫系统过度激活是HIRI的关键机制,而中性粒细胞迁移和过度聚集参与了这一病理生理过程。对中性粒细胞的研究可以为HIRI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
学位
研究背景与目的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是导致腰背痛的重要疾患,在中老年患者中具有较高发病率,并可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损害甚至残疾。伴随世界范围内人口老龄化的发展,IDD发病率越来越高,同时IDD也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问题之一,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IDD治疗方式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尽管手术治疗能彻底去除病变组织并缓解症
学位
研究目的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简称肾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肾癌发病隐匿,早期常无明显症状,且肾癌恶性程度较高,容易发生转移[1],大约17%的病人在初诊时已出现转移[2],其中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肺。转移是导致肾癌患者死亡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早期肾癌治疗以肾部分切除术或肾癌根治术为主,然而约30%的患者在手术后会发生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严重威胁患者的
学位
器官移植已经成为许多终末期疾病患者主要的治疗手段,移植术后需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防止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糖皮质激素(GCs)是临床中广泛应用于器官移植围手术期的一种抗炎、抗排斥药物,疗效确切且应用广泛,但大剂量或者长期使用GCs会带来严重的副作用或并发症的发生,极大的限制了它的使用和疗效。所以,急需开发新的策略以改善传统免疫抑制剂在移植患者中的应用,提高移植患者的生存率。纳米技术由于其独特的尺寸
学位
研究背景骨肉瘤(OS;Osteosarcoma)是一种最常见的来源于间叶组织的,以形成骨或骨样组织为特征的骨原发恶性肿瘤,具有恶性程度高、早期转移、进展迅速等特点。于青少年及60~70岁老年人中最为常见,好发于四肢长骨干骺端附近。目前穿刺活检明确诊断、新辅助化疗、再行手术治疗,并根据肿瘤病理结果强化化疗的治疗模式已经成为骨肉瘤治疗的标准化方案,使得新发骨肉瘤患者5年总生存率提高到了68%,但已转移
学位
一、研究目的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常见的骨科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发病率亦逐年增加,但目前尚无阻止骨关节炎不可逆进展的有效治疗方法。以纳米材料为载体的骨关节炎药物关节腔内注射(Intra-articular,IA)模型给药模式已被广泛应用于骨关节炎治疗的科学探究中,是实现骨关节炎药物控释和靶向治疗的一种有效途径。本研究通过合成比表面积大、能够高效负载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