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气——乡村社会中的日常生活政治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e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的思想传统中,气涵盖天地万物,是万物之始和世界的本原。它是一个极具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特色的概念,不仅是一个与生命意义相关的生理意义上的气,更多的是一个与心理、伦理有着更为紧密关系意义上的气。有气息才证明一个个体是活着的状态,我们把它作为人的生命力的基础,是人的正常生命能量之所在,由于气的凝聚引起气的进发我们叫做“斗气”。“斗气”作为一种日常生活政治的呈现方式,可以说能够集中体现过日子中复杂的人际关系、道德情感乃至权利与利益的纠纷,向我们展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爱、恨、礼、义的情感纠葛。斗气虽属于日常生活政治却和“公共领域中”的抗争政治有着某种内在的相似和根本的不同。应星在《气与抗争政治》这本书中谈论的主要是下层农民的上访上诉与基层政府之间的抗争政治相互博弈,虽然在乡村社会也不乏家庭、邻里之间的斗气、矛盾升级最后需要第三方主要是政府、司法部门的介入,但是我们大部分的日常斗气即使是涉及到一些利益、权利、政治纠纷却是通过相互之间的“斗”来解决问题而相对很少闹到必须要第三方的强势介入。问题就在这,为什么家庭内部成员、家庭、邻里之间热衷于自己通过相互之间的斗来解决“生活政治”,除了觉得芝麻点小事不足以拿上台面上讲的考虑外,对公共部门的不信任以及诉讼成本的考虑这些原因以外,我们是不是该关注村民自身内心深处的思想行动逻辑,这种长期在乡村社会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一套“无为”与“为”的斗的逻辑呢?在乡村社会或许它很少是公共领域需要经常关注的话题,但斗气背后的委屈和公正往往是私人领域更为关心在意的东西,人民对这种朴素正义和公正的理解往往会超出我们想象。这种“斗”的意义是跟一个人尊严、人格、价值,跟一个家庭的颜面、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乡村斗气或许是公共部门无法插手和难以调节的乡村现象,但作为一个具有人文关怀精神的人,我们需要关心苦恼着每个家庭和家庭成员的生活政治、家庭政治,关心他们的心理动态找到一定的内在逻辑并寻求一种比较合理的解释。斗气是乡村社会人们的一种日常生活呈现,看似平淡却不乏味。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伦理和价值变迁的乡土社会,本文想通过解读“乡村斗气”理解这一乡村社会日常生活常态的行为,进一步以一种“日常生活政治”的视角来剖析这种日常生活之间的斗气背后隐藏的内在逻辑,更好地理解这种“情理政治”,探查乡村社会中人们在这种政治中的“变与不变”的平衡逻辑。
其他文献
安全评价作为预测、预防事故的重要手段,将传统安全管理方法的凭经验进行管理,转变为预先辨识系统的危险性,事先预测、预防的“事前过程”。因此,可以说安全评价是安全管理和
期刊
20世纪60年代之后的集体行动和社会运动理论将运动中的个体假设为“理性”的个体,而完全抛弃了传统理论中“非理性人”的假设。然而这种单向度和简单化的理论解读却忽视了个体
在以往有关社会学中国研究的学术积累中,大体形成了宏观--国家的社会控制方式的研究和微观--个体组织成员对单位的依赖的研究。在这两种研究的视角之外,有关单位制组织的城市社
当前,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步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在促进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领域的事业获得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使得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
格奥尔格·齐美尔是经典社会学理论时期一位十分重要的社会学家和哲学家,本文主要阐述齐美尔在其著作《货币哲学》中是如何以社会学的方法研究货币的,因此主要有三部分内容。首先是详细分析齐美尔的形式社会学方法论,明确其分析框架。从总体上看,齐美尔认为社会可以区分为形式和内容,而形式才具有社会意义,所以社会学应该以形式为切入点,研究社会互动。齐美尔在分析货币时,先需要确定货币具有一种社会互动形式的某些特征,然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为主,个案访谈法和文献法为辅的调查方法,考察了农民工子女在台州接受义务教育的一般状况以及不同群体对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对农民工子女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政治体制革的不断深化,各种民间组织不断涌现。其中,作为我国发展最快、最具代表性、广泛分布于各个经济领域的一类民间组织——行业协会,它是
期刊
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要求训练图像与测试图像在空间尺度上一致.为弱化这一限制,对卷积层特征提取器进行多尺度改进,提出了一种尺度不变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以自动适应输入图像在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