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批评话语分析旨在探讨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作为一种大众传播语篇,新闻语篇一直是批评话语分析关注的焦点。通常情况下,人们认为新闻语篇报道的是客观准确毫无偏见的事实。然而实际上,新闻语料的选择的背后隐藏着某种价值和意识形态特征。通过批评话语分析的语言分析手段,这种意识形态特征往往可以得到展现。本文选取2013年的互联网安全大事件一棱镜门事件的新闻报道作为语言分析材料。棱镜门事件源于棱镜计划的披露。棱镜计划(PRISM,是一项由美国国家安全局(NSA)自2007年起开始实施的绝密电子监听计划。该计划显示,美国情报机构一直在九家美国互联网公司中进行数据挖掘工作,从音频、视频、图片、邮件、文档以及连接信息中分析个人的联系方式与行动。2013年6月前中情局雇员爱德华·斯诺登(Edward Snowden)向美国《华盛顿邮报》揭露了这一惊人规模的监听计划。本文研究的棱镜门事件的新闻报道来源于美国《华盛顿邮报》的新闻网站。通过关键词(PRSIM及Snowden)的搜索,积累了92篇事件相关新闻报道,报道时问跨度半年多。本文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以Fairclough的三维分析模式(three-dimensional model)为理论基础,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为具体语言分析工具,两者结合而成为本文的理论框架。本文先从及物性、消息来源和转述方式三个方面对92篇棱镜门事件新闻报道的新闻标题进行了分析。接着本文又选取了两篇新闻报道样本。样本A代表着斯诺登曾工作过的公司的态度,样本B代表着美国官方的态度。分析发现,事件报道过程中,报道有意撇清美国国家安全局和相关集中个人隐私信息的组织和网站对此次事件的责任,并将事件集中在斯诺登的个人行为上。斯诺登曾工作的公司明确表明斯诺登不属于该公司。而且美国官方也辩解说此次棱镜项目收集的资料是用于对公民的保护,预防和防止恐怖主义事件,并非侵犯了公民的权利。分析探讨了事件报道背后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进一步验证和揭示了语言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也传达了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这些分析结果再次印证了美国的霸权主义以及为了达此目的不惜侵犯公民合法权利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