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二语/外语课堂内使用结对/小组活动的实践得到了二语习得理论和教育学理论的支持,近年来国内的英语课堂上也越来越多地涌现这一类互动活动。然而,许多英语教师注意到,在互动课堂上,有些学生只是被动地参与互动活动没有积极地与同伴进行意义交流和协商,因此教师对互动活动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结合课堂观察和个人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影响学生互动积极性的因素可能是教师采用的互动模式,而不是互动活动本身。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试验研究比较不同互动模式对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积极性的影响。本研究以大学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三种不同的结对互动模式并将其应用于三组学生中,开展了持续一学期的实验研究。研究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三种不同结对模式下(Group A教师指定结对的固定组;Group B学生自由结对的固定组;Group C学生自由结对的非固定组),学生的语言输出、互动特征和交际意愿进行对比实验分析。笔者所采用的研究手段包括问卷调查、课堂录音与分析等,同时,笔者在实验过程中进行了课堂观察,了解和记录互动课堂内的情形,并在实验结束时依据录音文件开展针对性的访谈。在转写完学生实验前后的课堂互动录音之后,笔者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比较了三组学生在试验后产出的C单位数量、话轮转换次数和语言错误数量,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了学生在实验前后交际意愿强度的变化和对课堂结对互动活动的看法,并统计和比较了学生实验前后使用互动策略的频率。最后,笔者通过反复阅读和分析转录材料,探讨了三组学生在课堂结对互动中表现出的一些共同特征和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在三组学生中,自由结对固定组(Group B)学生实验后产出的C单位数量、话轮转换次数最高,产出的语言错误数量最少,其次为教师指定结对固定组学生(Group A)学生,自由结对非固定组学生的语言产出最不理想。实验后,固定组学生的交际意愿较实验前有了显著提高,对课堂结对活动也更加赞同,而自由组学生在实验后交际意愿有所降低,对课堂结对活动提出了更多否定性评价。研究还发现,同伴之间的反馈与帮助及推动人际关系的互动在各小组的互动活动中都有发生,但这两类有意义互动发生于固定组的频率要远远高于其发生在自由组的频率,不愉快的互动在自由组常有发生,但在固定组学生中则很少出现。因此,相对于国内外语课堂普遍使用的学生自由结对模式而言,学生固定结对(尤其是自由选定后的固定结对)更有利于学生开展修正互动,产生语言输出,增进相互交流,最终提高学生的外语学习兴趣和外语水平。同时,教师在开展互动教学前还应向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互动策略,进行相应的培训;设计和选择一些既能使学生关注到语言形式又有助于意义交流的互动材料。此外,教师还应注意对互动活动的监控和引导,及时发现学生互动中出现的问题,开展针对性的讲解和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