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古代文献为基础,梳理痰证发展过程,从中追溯脾虚痰浊证的学术源流,梳理脾虚痰浊证的发展脉络,并对历代医家代表著作中健脾化痰方剂进行收集,对用药进行统计分析;根据高频药物提取六君子汤,利用网络药理学探究六君子汤与血脂异常的关系。材料与方法:论文以时代为纲,以论述脾虚生痰相关理论的医家为目,收集古代文献。主要利用中医智库,中华本草,电子版《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等,还参考CNKI、维普、万方等数据库,对脾虚痰浊证的理论研究、应用等方面收集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脾虚痰浊证的溯源主要是通过查阅医经文献,历代医家著作以及医案文献等,梳理脾虚痰浊证发展脉络。对于脾虚痰浊证治疗的方剂,参考了众多方书以及医家著作,采集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分析不同时代的医家对脾虚痰浊证治疗用药的变化,从用药的角度体现脾虚痰浊证发展演变;通过TCMSP据库检索六君子汤活性成分与靶点基因,Gene Card数据库检索与血脂异常相关的靶点基因,用Cytoscape绘制加工六君子汤“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图,String构建六君子汤治疗血脂异常的蛋白互作图(PPI),对药物-疾病交集靶点急性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1.先秦时期尚未出现“痰”字,但是《黄帝内经》中对有形之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且从津液代谢的角度指出脾与痰的内在联系,在本草类书籍中也有治疗“痰”的药物记载;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设立“痰饮病”篇,但其中所述实则为“饮证”的概念;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首次提出“痰”的概念,这是关于痰病最早的病因病机专论和证候分类,唐代孙思邈治痰重视顾护脾胃;宋金元时期医家医家已经将痰和饮区分清晰,痰证作为独立病证,其理论框架已经相对完备,医家重视健运脾胃以化痰,产生了“运脾”的概念,脾虚痰浊理论初步形成;明清医家对临床经验进行深化总结,注重痰与脏腑,与气血津液的联系,总结整理痰证的致病规律和临床表现,是脾虚痰浊证的成熟期。2.方剂分布情况:通过在中医智库中检索医家名字,以检索词“痰”“脾”“痰饮”在医家所有著作中进行检索后,得到方剂631首,根据排除标准二次筛选并去除组成相同的方剂后,剩余方剂277首。此277首方剂出自30本古籍,此30本古籍分布于汉、魏晋隋唐、宋、金、元、明、清8个朝代。其中汉代1部,魏晋隋唐4部,宋代8部、金元4部,明代5部,清代8部。4.频次频率情况:277首方剂中共出现药物139种,共2445频次。其中将使用频率≥10次的药物选为高频药物,共49味,从高到低排列分别是:半夏、茯苓、陈皮、白术、甘草、人参、生姜、肉桂、厚朴、干姜、木香、枳壳、枳实、槟榔、桔梗、丁香、诃子、前胡、大枣、神曲、附子、黄芩、草豆蔻、天南星、青皮、芍药、细辛、沉香、当归、砂仁、泽泻、旋覆花、苍术、藿香、白矾、豆蔻、高良姜、肉豆蔻、香附、黄连、五味子、天花粉、大黄、麦芽、山药、杏仁。先秦两汉时期治痰方剂中,涉及药物种类27味;隋唐时期治痰方剂中,涉及药物55味,其中使用频次≥10次的药物7味,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茯苓,共17次;宋金元时期治痰方剂中,涉及药物141味,其中使用频次≥10次的药物33味,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陈皮,共93次,占总体的6.8%;明代治痰方剂中,涉及药物102味,其中使用频次≥10次的药物10味;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半夏,共47次;清代治痰方剂中,涉及药物77味,其中使用频次≥10次的药物18味,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茯苓,共31次。5.药物性味的分布情况:去除《中国药典》和《中药大辞典》中信息不全的药物之后,此125味中药的四气按照使用频次从高到低排列分别是温性药、寒性药、平性药、热性药、凉性药;此125味中药的五味按照使用频率从高到低分别是辛味药、苦味药、甘味药、酸味药、咸味药、涩味药、淡味药。6.药物归经、分类的分布情况:此125味中药的归经按照使用频率从高到低分别是脾经、肺经、胃经、肝经、肾经、大肠经、心经、膀胱经、胆经、小肠经、心包经、三焦经;此125味中药的药物分类按照使用频率从高到低分别是止咳化痰平喘药、解表药、补虚药、理气药、温里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收涩药、化湿药、活血化瘀药、消食药、泻下药、安神药、平肝息风药、涌吐药。7.药物聚类分析情况:将49种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分析,共得到19个聚类组,其中单方组4个,复方组15个。8.药物关联规则情况:当最小支持度设置为10%,最小置信度设置为80%时,得到关联规则14条,其中二项关联规则3条,三项关联规则7条,四项关联规则2条,五项关联规则2条,从结果上看,陈皮→厚朴甘草,生姜→大枣,陈皮→厚朴白术,茯苓→人参白术半夏,白术→生姜人参陈皮,茯苓→前胡,陈皮→厚朴人参是最常见的配伍组合。9.网络药理学分析发现,六君子汤治疗血脂异常的关键靶点基因是AKT1、TNF、JUN、PPARG。结论:1.脾虚痰浊证在秦汉时期形成理论基石,经魏晋隋唐发展,至宋金元时期,以健脾化痰为主的方剂开始增多,脾虚痰浊证理论发展鼎盛,明清时期则发展成熟。2.历代医家在治疗脾虚痰证是多选用苦燥、辛散之品,并且考虑到病因,配合补益药和行气药进行治疗。3.化痰、健脾、行气是治疗脾虚痰证的主要治法,同时根据病情寒热性质配合清热药或温里药进行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