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为央视9套《时代》系列纪录片《中国木作》的口译实践报告。这个系列纪录片最早开播于2013年9月份,主要讲述了在新时代里,中国现实的各种变化,大事小事。《中国木作》就是其中一个比较典型的一个系列。《中国木作》系列共有六集,本论文选取的是一、二、四、五集,分别是:一根藤、十里红妆、沙窝木碗、古木新生。几个片段展现中国木作在新时代的不同层面:古老技艺的传承、木作的收集和修复、木作技艺的寻回以及中国木作的新面貌。本论文包含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实践报告的背景,以及本实践报告的目标、意义和信息。第二章为过程描述包括三部分:译前、译中、译后。译前理论准备、口译准备,对纪录片语言特点,词汇特点。专业术语、四字格和文化负载词,分别以表格形式展示。译中是口译过程中用到的策略和遇到的难点和挑战。纪录片语言特点。译后则是对口译文本转写和口译质量反馈。第三章是理论框架,介绍顺应论主要内容,阐述顺应论的四个研究角度,包括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动态顺应和顺应过程特性,以及顺应论在字、词、文化情境和口译过程的顺应。第四章作为核心章节对口译所选纪录片语言的分析,词的层面:专业术语和特殊处理的词,四字格成语;短句:有汉语特色的表达和文化负载大的短句;句子层面:长句,复杂句,复合句。在涉及到木作技艺的专业术语时,口译需要攻克的难点、技巧进行分析,主要涉及的翻译策略是直译、意译、省略和抽象化、具体化和转化。第五章则是对整个翻译过程的总结获得宝贵经验和自我反思。通过对所选纪录片《中国木作》的交替传译过程中,作者在本文中分析了在顺应理论和文本特点的基础之上口译这类具有汉语特色的词语,包括四字格、文化负载词、无主语句等句子时所用到的翻译策略如增译、省略、异化等策略探讨。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译者对本次实践报告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包括译员的语速、辨音能力、口译笔记、口译短时记忆和卡顿的问题,在口译过程中获取了宝贵经验,特别是针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手艺技术专业术语等方面的翻译,并期对今后翻译此类文化技艺类纪录片的译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