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女传》英译的叙事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j1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向的《列女传》是中国最早记录女性言行的叙事作品。知网数据表明,其叙事研究热点多为叙事结构和叙事视角。据调研,完整的《列女传》英译本仅两个。译本一为O’Hara本,译本二为Kinney本。而国内外少有针对《列女传》两英译本的叙事对比研究。因此,本文旨在填补该空白,以叙事学为理论基础,《列女传》两英译本为研究对象,质化与量化研究方法相结合,揭示《列女传》两英译本的叙事特点。研究层面、研究方法及研究结果如下所示:研究层面含四个: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副文本、叙事声音。各层面研究方法如下。叙事结构层面用文本分析法,以原本叙事结构为参照,考察两译本叙事结构特点。叙事视角层面用文本分析法,找出两译本叙事视角相异类型,并统计视角相异数量,归纳两译本视角的特点。副文本层面用文本分析法和数据统计法,从数量和内容,考察两译本译者注和参考文献的叙事特征。叙事声音层面采用语料库分析法,从叙事文体学出发,切入点为译本文体特征-被动语态,建立两译本相异的被动语态语料库,以此考察:a)译者操控程度。由语料库内被动语态数量显示。b)译者操控层次。由被动语态承受者和动词偏好显示。研究结果显示,叙事结构层面:两译本深层叙事结构相同,表层叙事结构有异:a)小序,b)《母仪传》的构成。以上不同均因参考底本不同。叙事视角层面:O’Hara本多零视角,达到客观叙事口吻;Kinney本多内聚焦,增加叙事趣味性。该差异由翻译目的造成。副文本层面:译者注和参考文献均相异。a)译者注。O’Hara本数量少于Kinney本,由时代背景导致。另,O’Hara本含底本批注转译,Kinney本则无,由译者身份及时代背景造成。b)参考文献。O’Hara本总量少于Kinney本,中文文献尤甚。该现象归咎于译者身份及时代背景。叙事声音层面:两译本均有异同。a)相异:首先,Kinney本译者操控程度较O’Hara本更深。其次,Kinney本译者操控层次较O’Hara本更丰富。b)相同:两译本都揭示了《列女传》借女性故事为男性叙事,尤指权力叙事。该异同由译者翻译策略造成。综上,该研究弥补了《列女传》英译的叙事研究空白。研究结果显示,因译者身份、翻译目的、时代背景等影响,较于O’Hara本,Kinney本参考资料更全面,翻译风格更贴近读者,叙事功能更丰富。
其他文献
目的在大鼠脓毒症早期应用短效、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观察其对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氧化应激反应、线粒体结构及心功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心脏
本文首先介绍了三电平有源电力滤波器谐波提取算法和电流控制器的设计,并提出了一种新的DFT(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算法用于检测系统指定次谐波,该算法能够实时检测负
在人物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纪实性与艺术性是需要关注的两个重要元素。其中纪实性不可缺少,必须准确反映人这个主题,从客观的角度描述。为了增强纪录片的可观性,又需要具备一
语块是一串以整体的形式预制储存在记忆中的语言单位,通常由多个词语构成,兼有语法和词汇的特征,具有预制性和易提取性,因而能够压缩记忆的空间,提高提取的速度,利于语言的输
目的:研究虾青素(Astaxanthin,AST)对脓毒症大鼠脑的保护作用,并探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48只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4组,每组12只,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
桩基础是土木工程领域中最常用的一种深基础形式。然而,跨海桥梁工程、港口码头工程以及输油气工程中的建筑物往往会受到船只的撞击、潮汐和地震作用等侧向荷载的破坏,常常使
本报告是基于《从排斥到卓越——建立恢复性关系,创办全纳学校》(From Exclusion to Excellence:Building Restorative Relationships to Create Inclusive Schools)一书中第
本次翻译实践报告所选取的源语文本为Janet M Bennett教授所主编的《跨文化能力百科全书》第91-114页内容。Janet M Bennett是当今世界范围内跨文化教育和培训行业的领军人物,执掌美国跨文化交际学院。本书内容相较于同类书籍,内容丰富全面,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提供了跨文化交际领域较为权威且缜密的资料。笔者所翻译的内容主要包括与不同国家和地区人们之间的跨文化交际以及部分跨文化专业相关
大豆是重要的粮油兼用作物,是世界油料产量的主要贡献者,是人类优质蛋白的主要来源,也是我国进口量最大的农产品之一,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氮能促进大豆生长并提高产量,大豆与根瘤菌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形成根瘤,可以高效地固定空气中的氮气供自身的氮营养,尽管大豆可以发生根瘤固氮,但大豆仍是一种需氮作物,施氮量过少会导致大豆产量降低,施氮量过多会导致氮的浪费及环境的污染,因此研究大豆氮的营养机制是至关
藏语分布广阔,它不仅有三大方言的差异,各方言内部也在语音、词汇方面有着不一样的特点。本文主要在地理语言学理论视角下结合历史语言学和描写语言学,对阿坝藏语的特点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