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批评视角下的《庄子》解读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zi1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生态伦理学为理论基础,以生态批评为研究视角,对《庄子》的生态意识及其文学与美学价值进行了探讨。与本文相关的理论有生态批评、生态意识等。基于前人对庄子生态思想的研究,笔者认为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庄子》具有可行性。   文章总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交代了生态批评的定义是:探讨文学与自然之关系的文学批评,从生态批评研究视角研究文学的切入点主要有“生态整体观”、“简单生活观”等,《庄子》的“天人合一”就是一种“生态整体观”,《庄子》的“复归于朴”就是一种“简单生活观”。所以,用生态批评这一批评视角解读《庄子》具有可能性。第二部分首先阐释了《庄子》的生态意识是一种价值观,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庄子》主要挖掘出《庄子》回归自然、重视生命的生态伦理意识和《庄子》肯定自然界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以及《庄子》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和谐意识。在论述的第三部分从生态批评视角下《庄子》的文学特征和生态批评视角下《庄子》展开讨论,说明庄子具有善于描写自然的创作风格以及一自然为美的创作取向。   结束语: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庄子》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和意义,首先,《庄子》提示我们怎样处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其次,《庄子》预见性地告诉我们,如果人与自然之关系遭到破坏,将会出现“云气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黄而落,日月之光益以荒矣”的局面。
其他文献
作为先秦诸子中最具政治色彩的一家,法家学派的文章是为制法治世而作。经历了春秋时期的启蒙和战国时代的发展,先秦法家在熔铸诸子学说的基础上发展了自己的思想,在执政改革的实
通过进行应力控制的疲劳试验,研究了TC1和TC2钛合金热轧板材在不同试验温度下的高周疲劳性能,并对两类钛合金板材的疲劳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最大循环应力下,TC
萧红、迟子建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性作家,她们分别活跃于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语境之下,从两者的文学作品中可以清晰的看出中国女性意识和女性文学的发展脉络及其面
典型理论是20世纪中国文学活动的关键词之一,它的发展、演变可以折射出20世纪中国文学所经历的曲折历程。在对20世纪文学典型理论发展历史进行回顾时,可以辨析出两条不同的发
邵燕祥是当代文学界一位优秀的杂文家。他最初是作为一名抒情诗人受到文坛关注的。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他创作了大量的紧跟时代步伐的政治抒情诗。从八十年代初期开始,他创作了大
贞节烈女是封建社会理学家们大力赞扬的女性形象之一,历代正史均有记载。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尤其是明清拟话本小说中更是屡见不鲜。但是,贞节烈女形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明
黄裳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位创作特色较为鲜明的散文家。坎坷的人生,奇特的经历,多重的身份,使其在散文创作中,能够以多重视角观察、思考生活,获取丰富而深刻的生命体验,从而构造出
刚带完大课间活动回到教室,忽然隔壁班的老师过来跟我说,记者楼的一位阿婆“问罪”来了。细问得知,刚才有学生到记者楼楼下玩耍,弄破了她的花盆。这段时间我们老师正流行“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