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审计是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一种服务,是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一种手段。审计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信息使用者能否得到上市公司的真实经营情况,能否据此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因此,当前审计质量成为了公司财务方向的研究热点。关于审计质量的度量有很多指标,如会计师事务所规模、行业专长及审计意见等。本文在总结前人文献的基础上,分别用现如今最常用的三个指标,审计意见类型、审计费用和盈余管理来衡量审计质量,将审计意见类型作为0,1变量,对审计费用求自然对数,用修正的Jones模型求出盈余管理,检验了媒体报道、媒体负面报道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媒体与审计机构对被审计单位同样有着监督作用,虽然它们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所不同。那么媒体治理对审计质量到底有什么样的影响,媒体是否能够发挥媒体治理效应,是否能够提高被审计单位的审计质量?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再利用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从我国的制度背景出发,分析了媒体与外部审计的相似性,并对媒体影响公司内部治理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总结,也从理论上推演了媒体治理对审计质量的影响路径。以我国A股主板的民营上市公司2010-2014年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媒体治理效应对我国审计质量正向的影响关系,分别用媒体的总报道数和媒体的负面报道作为媒体治理效应的替代变量,用审计意见、审计费用、盈余管理作为审计质量的衡量指标,全方位对文中的假设进行检验。同时,本文为了检验结论的稳健性,采用了主成份分析方法对审计质量进行了一种量化,以此综合评价指标对审计质量进行衡量,证明了结论的可靠性。本文的研究共得到了三个结论:媒体总报道对审计质量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媒体的负面报道对审计质量也有一种显著的正相关影响关系。本文的稳健性检验将样本分为有负面报道样本和无负面报道样本,结论认为在有媒体负面报道的样本组,媒体治理对审计质量表现出了更显著的影响效果。因此,建议审计师在我国法律制度尚不完善的条件下,可多利用媒体报道,尤其是媒体的负面报道,以此做出高质量的审计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