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景天原为我国传统藏药,为景天科红景天属(Rhodiola)多种植物的根及根茎。近40年来随着现代研究的步步深入,红景天一跃成为我国继人参、刺五加之后发现的环境适应性药物领域的一支生力军。目前红景天的商品来源较为复杂,2000版《中国药典》仅将其列于附录,对其药材来源的规定不明确,更缺乏统一完备的质量规范,因此红景天药材的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亟待进行。作者首先从最早收载红景天的藏医药典籍入手,并结合现代研究,对红景天的史载品种及功效变迁进行回溯,证实了藏药“尕都尔”即为大株粗茎红景天R. wallichiana (Hk.) S. H. Fu var. cholaensis (praeg.) S. H. Fu,而狭叶红景天R. kirilowii (Regel) Maxim则是藏药“红苁菔”之一。同时也推断论证了《中国药典》中有关红景天药材来源的说明中出现的问题。在本草文献学的基础上,作者收购了目前涵盖我国12个省区的22份商品药材,并采集或收集了藏医药文献中出现的各种红景天原植物及标本24份。分别采用原植物、性状、显微及理化等各种方法对相应样品进行了生药鉴别研究,总结比较了各种红景天的生药鉴别特征,制定了部分鉴别检索表。通过生药鉴定并对照相关文献和标本,确定了目前红景天的商品主流为大花红景天R. crenulata (HK. f. et Thoms.) H. Ohba,也属于藏药“红苁菔”之一。库页红景天R. sachalinesis A. Bor和玫瑰红景天R. rosea L.虽然并不是传统藏药的应用品种,但两者作为地方用药近年来在当地药材市场上比较常见。而其他种在市场上比较少见,有些仅作为当地民间使用的药材。为了确保红景天的用药安全,作者还通过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对市场上出现的各种红景天药材进行了初步的质量评价。根据文献研究的结果选取了红景天苷作为指标性成分,采用HPLC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所有红景天商品药材均含有红景天苷,其中大花红景天R. crenulata的含量最高,库页红景天R. sachalinesis其次,长鞭红景天R. fastigiata (Hk.f.et Thoms.) S. H. Fu含量最低。另外作者还同法测定了同属原植物根及根茎、药材标本中的红景天苷,通过对比发现条叶红景天R. linearifolia A. Bor.的红景天苷含量超过大花红景天位居所有样品的首位,而《中国药典》中作为红景天代表药源的大株粗茎红景天R. wallichiana和狭叶红景天R. kirilowii含量却较低。但是,作者认为单一性的指标成分不能完全衡量红景天品种的优劣,而只能作为某一批次药材质量的参考;并结合文献探讨了生长年限、贮存时间、取药部位以及测定方法等影响红景天苷含量测定的因素。由于红景天属药用植物均集中在红景天属下的三个组中,特别是作为商品流通的大花红景天R. crenulata、库页红景天R. sachalinesis、玫瑰红景天R. rosea和狭叶红景天R. kirilowii均属于红景天组下的同一个系中,因此其形态、组织和化学成分均比较接近,在生药鉴定中表现出很大的相似性。另一方面,由于受产地、生境、采收时间、加工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同一种红景天在各方面的生药鉴别特征也会有所变化,这就更增加了红景天药材鉴定的难度。因此,作者在传统生药鉴定的基础上,尝试了从DNA分子水平进行红景天种<WP=4>间鉴别的方法。实验研究采用PCR扩增技术,选取rDNA中进化速率最快的ITS区(核rRNA基因的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进行测序,并与Genbank中同属其他种的ITS比较,分析了红景天药材ITS区的种间差异和遗传距离,为准确鉴别大花红景天等药材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并结合本草考证和含量测定的结果,分别探讨了大株粗茎红景天与狭叶红景天、小丛红景天和长鞭红景天的亲源关系。同时,还对应用PCR扩增产物测序鉴定生药进行了实验方法学上的探讨。通过对各部分研究结果的分析和总结并结合相关文献,作者提供了红景天药材来源及质量评价的初步意见:1.《中国药典》中作为红景天代表药源的大株红景天或狭叶红景天今已少用,建议将红景天的药材来源更改为:红景天属大花红景天R. crenulata (HK. f. et Thoms.) H. Ohba的根茎及根。2.狭叶红景天R. kirilowii (Regel) Maxim.,库页红景天R. sachalinesis A. Bor和玫瑰红景天R. rosea L.可作为地方用药使用。3.条叶红景天R. linearifolia A. Bor.能否作为红景天药材的新兴品种使用,以缓解大花红景天野生资源的压力,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4.红景天苷可以作为大花红景天药材质量评价的指标性成分,其药材含量应不小于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