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在国内外医学研究及导师临床经验的指导下,观察逍遥散加味与干扰素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并通过对患者乙肝五项、PCR-HBV-DNA、肝功能、血常规、T细胞亚群等客观指标的测定,为逍遥散加味提高干扰素治疗CHB(肝郁脾虚型)的抗病毒疗效和减轻干扰素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副作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选取慢性乙型肝炎轻、中度患者60例,均符合该病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逍遥散加味颗粒、干扰素),对照组(30例,干扰素)。两组按规定的用药方法用药,用药期间停用其它拮抗或协同药物,其它条件尽可能均衡一致。详细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临床症状及血常规的变化,尤其情绪异常及白细胞、血小板下降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情况;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治疗结束时血清乙肝五项、PCR-HBV-DN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及及T细胞亚群的改变情况。
结果:1.治疗组30例中,临床痊愈8例、显效13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30例,临床痊愈1例、显效6例、有效1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
2.两组治疗后主症及总计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两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
3.治疗后两组在胁肋疼痛、食欲不振、倦怠乏力、恶心呕吐、脘腹胀满症状计分及蜘蛛痣肝掌体征计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在胁肋疼痛、食欲不振、倦怠乏力主症计分及脘腹胀满、情绪异常、大便稀溏、舌脉次症计分与对照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
4.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出现情绪异常的增加及白细胞、血小板的下降,但对照组较治疗组情绪异常的出现率及中性粒细胞、血小板的下降率更高,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
5.两组在治疗后ALT、AST及PCR-HBV-DNA均降低,与治疗前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ALT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且在ALT复常率亦较对照组高,两组在生化学应答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在联合抗病毒应答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高,但两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6.两组患者T细胞亚群CD4+以及CD4+/CD8+在治疗后较治疗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虽优于对照组,但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说明两组均可提高自身免疫,清除体内的乙肝病毒。
结论:
1.逍遥散加味颗粒可明显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干扰素应用过程中出现的情绪异常、骨髓一过性抑制等部分副作用,提高患者的耐受性。
2.逍遥散加味颗粒联合干扰素治疗可明显改善肝脏炎症,提高干扰素抗乙肝病毒的生化学应答率及机体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