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社会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来源 :陕西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chengp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社会责任观念并非是一个全新的话题,但是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深入研究却是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及现代文明的发展而逐步深入的。目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也成为了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基本通行证。甚至,很多发达国家的国际采购商已经把企业社会责任体系能力的建立划入其国际采购审核的范畴。   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活动应当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至关重要的手段。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活动涵盖了股东、消费者、社区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目前,已经有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方面进行了研究。本文在利益相关者理论框架内综述企业社会责任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在利益相关者理论视野中,履行多种社会责任、形成社会绩效是企业的应有之义。   首先,本文回顾并总结了社会责任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自提出以来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理论阶段,并在两者基础上独辟蹊径构建了本文的利益相关者的的分类模式,这为本文有关模型的建立提供了参考。   其次,根据国内外学者设计的不同评价模型,从中分析其优缺点,得出企业社会绩效的评价并没有出来统一和得到广泛应用的模型。本章将总结借鉴国外的企业社会绩效评价模式,并以此为基础设计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社会绩效评价系统。   最后,本文根据上述理论建立了基于企业公民需求层次的社会绩效评价模型,设计出针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指标,并根据层次分析法运用进行指标赋权,分析企业社会责任绩效中的薄弱环节,在此基础上探寻提升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的途径。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逐年增加,对我国的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另一方面国际对我国的碳减排压力也不断增加。因此,为了完成碳减排目标,改善我国自身的环境,通过对我国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来帮助政府完成减排目标是非常有必要的。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文首先对我国的碳排放的现状进行了定性分析,进而分别基于时间序列数据、面板数据和空间数据对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
“算法”是培养逻辑推理能力的非常好的载体,它是计算机理论和技术的核心,也是开展“实验数学”的重要工具。它不需要很多的准备知识,就可以产生足够丰富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很有趣,也会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第一次把算法列为必修内容,指出“算法思想将贯穿高中数学课程的相关部分”;要求“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以及算法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算法”
摘 要: 在数学教学中应创设思维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动力,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思维训练途径,以达到激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广阔性、批判性之目的,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思维动力 思维训练    数学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