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研究背景重金属可以通过人类的生产生活或者自然运动进入环境中,从而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影响。铅和镉均能被人体吸收并蓄积在体内,对机体多个系统产生危害。目前,关于重金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个重金属暴露的毒性上,而铅镉复合暴露的毒性尚不明确。生物钟在生命活动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生物钟的节律性通过生物钟基因及其蛋白产物所构成的转录/翻译负反馈调控环路所维持,包括核心环路和旁路。铅镉复合暴露对生物钟的影响以及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8177347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重金属可以通过人类的生产生活或者自然运动进入环境中,从而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影响。铅和镉均能被人体吸收并蓄积在体内,对机体多个系统产生危害。目前,关于重金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个重金属暴露的毒性上,而铅镉复合暴露的毒性尚不明确。生物钟在生命活动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生物钟的节律性通过生物钟基因及其蛋白产物所构成的转录/翻译负反馈调控环路所维持,包括核心环路和旁路。铅镉复合暴露对生物钟的影响以及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观察低浓度铅镉复合暴露对斑马鱼行为昼夜节律的影响以及斑马鱼生物钟基因的表达改变,为更加全面地了解铅镉联合毒性提供新的思路。研究方法1.观察不同时间点的铅镉复合暴露对斑马鱼胚胎/幼鱼死亡率和畸形率的影响。2.利用ViewPoint行为学分析仪检测不同时间点的铅镉复合暴露对斑马鱼胚胎/幼鱼的运动能力的影响。3.观察铅镉单独暴露和复合暴露对斑马鱼自主抽动、心率、孵化率、死亡率和畸形率的影响。4.采用吖啶橙(AO)染色法观察铅镉单独暴露和复合暴露对3dpf斑马鱼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5.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检测铅和镉在斑马鱼体内的蓄积量。6.分别检测铅镉单独暴露和复合暴露对5dpf幼鱼的30min明暗交替和24h昼夜行为的影响。7.观察褪黑素对铅镉单独暴露以及复合暴露毒性效应的影响。8.通过qRT-PCR检测铅镉单独暴露和复合暴露对褪黑素合成限速酶(aanatl和aanat2)的影响。9.观察铅镉单独暴露和复合暴露对褪黑素受体(mtnr1al、1aa、1ba、1bb和1c)的影响。10.检测铅镉单独暴露和复合暴露对生物钟基因的影响。研究结果1.在不同时间点使用低浓度铅(0.05μmol/l)镉(0.045μmol/l)对斑马鱼胚胎/幼鱼进行复合暴露,4hpf复合暴露组畸形率最高,运动能力最低。2.与对照组相比,铅镉复合暴露组的畸形率(卵黄囊/心包水肿和脊柱弯曲)达到35.3%。铅和镉单独暴露组的畸形率分别为9.1%和23.1%。3.通过30min明暗交替实验,发现无论是铅镉单独暴露还是复合暴露均可显著降低5dpf幼鱼的运动能力,同时镉单独暴露和铅镉复合暴露能降低幼鱼对光刺激的反应性。4.AO染色结果表明铅镉单独或者复合暴露不会升高幼鱼的凋亡水平。5.ICP-MS结果表明斑马鱼吸收铅和镉的过程存在拮抗作用。6.通过24h昼夜行为实验发现,与对照组相比,镉暴露组在夜间的每小时运动距离显著增强,昼夜每小时运动距离相近,昼夜行为节律紊乱;铅镉复合暴露组仅在白天的每小时运动距离显著低于对照组,昼夜行为节律受损;铅暴露组昼夜每小时运动距离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但仍保持原有的昼夜行为节律。7.褪黑素不能恢复镉暴露组以及铅镉复合暴露组的昼夜行为节律。8.铅镉复合暴露使aanat1的表达节律紊乱。9.铅、镉暴露组的褪黑素受体mtnr1c的表达水平显著上升,铅镉复合暴露组的褪黑素受体mtnr1aa和1bb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10.镉暴露使clock1b、clock2和cry1b的表达节律紊乱,而铅镉复合暴露使clock2的表达节律紊乱。研究结论低浓度铅镉复合暴露能导致斑马鱼幼鱼畸形率升高,同时降低其运动能力。镉单独暴露以及铅镉复合暴露均可能引起幼鱼的昼夜行为节律异常,这种异常可能与褪黑素相关分子及生物钟基因表达改变有关。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与目的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以脂质代谢紊乱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大中型动脉,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危害。尽管AS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且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但是胆固醇代谢紊乱一直是影响AS发生发展的潜在危险因素。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通常是指转录本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且不具备蛋白质编码功能的一类
研究背景干眼是眼表的多因素疾病,以泪膜稳态丧失为特征表现,并伴有眼部症状,发病机制包括泪膜不稳定、泪液高渗透压、眼表炎症与损伤和神经感觉异常等。LT-alpha即淋巴毒素α,在免疫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中具有特定的作用,尤其是在宿主防御和炎症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干眼中LT-alpha的作用鲜有研究,有人发现大部分干眼患者泪液中LT-alpha表达水平低于700pg/ml,但仍有少部分干眼患者泪液中
按照目前食管肿瘤学的观点,食管淋巴管瘤和食管脂肪肉瘤均是发生在食管部位的极罕见肿瘤。原发于食管远端管壁的淋巴管瘤,同时合并原发于食管近端腔内的脂肪肉瘤的这种罕见双原发食管良恶性肿瘤极为难见,经检索查证后归属世界首例。本文报道一例同时性食管脂肪肉瘤和淋巴管瘤患者的诊治过程,回顾这两类食管罕见肿瘤的临床特点,希望能为食管多原发肿瘤的发生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同时笔者以该病例报道为引申,应用CNKI、万方
研究背景及目的: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及外科学、麻醉学的快速发展,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比例越来越多。相对于年轻人而言,老年群体具有自身特殊性。首先,随着年龄的增大,术后相关不良结局的风险增高;其次,大多数老年患者常合并一项或多项并发疾病,在围术期,尤其术后存在发生相关疾病不良事件的风险。因此,围术期对老年患者的重要器官功能进行评估显得尤为重要。常规术前评估集中在主要脏器功能,如心脏、肺部及肝肾。然而
研究背景 白血病(leukemia)指骨髓在某个时期发生异常造血所导致的一组在形态学、细胞遗传学等具有异质性、单克隆性的恶性疾病。它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恶性疾病,约占15岁以下儿童恶性肿瘤的25%~30%,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资料表明,儿童白血病发病率约为(3~4)/10万,其中,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发病率最高,约占90%~95%。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
研究背景: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简称房颤)发病率日益增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目前临床上对于治疗持续性房颤(Persistent Atrial Fibrillation)的射频导管消融(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术式多样化,且成功率有较大差异。目的:本研究拟通过两种不同消融策略治疗持续性房颤的对比研究,探讨二尖瓣峡部线消融
研究背景氧化应激涉及人类多种疾病,尤其是在肿瘤、阿尔采默症、帕金森、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衰老进程起着重要作用。亦有研究发现,几乎所有肿瘤细胞都存在细胞内氧化-抗氧化系统失衡这一共性,氧化应激水平增高,处于低抗氧化状态。氧化应激会导致DNA损伤。DNA损伤会引发细胞多种反应,如DNA修复、细胞周期阻滞或延迟、细胞凋亡坏死等。DNA损伤的形式有多种,其中DNA双链断裂(Double Strand
目的验证TGF-β1诱导鼻咽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及P38、AKT的磷酸化水平升高;明确PTEN通过其蛋白磷酸酶活性调节P38的磷酸化修饰,进而抑制TGF-β1诱导鼻咽癌细胞的转移过程;探索PTEN通过蛋白-蛋白相互作用调节P38;研究PTENC端尾结构可能的抑癌功能。方法(1)通过细胞功能实验和Western Blot检测EMT分子指标变化,明确TGF-β1刺激可诱导鼻咽癌细胞迁移、侵袭及EMT
第一章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观察目的:探讨应用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按Wagner诊断标准确诊为患有3~4期糖尿病足的糖尿病患者40例40足,行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术后并发症,通过观察糖尿病足创面愈合率和1年后保肢率评价疗效,比较手术前后足部皮温、踝肱指数、NRS评分、l0g尼龙丝检查、Bart
目的:验证联合靶向NUAK1与ULK1激酶的协同抗肿瘤作用,验证双靶向NUAK1/ULK1的多靶点抑制剂MRT68921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及机制研究。材料与方法:1.通过TCGA数据库分析NUAK1与ULK1在肿瘤患者标本中表达量的相关性。2.Western blot验证NUAK1抑制剂或siRNA处理后肿瘤细胞自噬相关信号通路的表达量变化。3.Annexin V/PI与DCFH-DA染色后用流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