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技术进步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最重要的标志和内容,而加大R&D投入力度正是加强技术进步的有效途径,这在世界范围内已达成共识。为提高国家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世界各国纷纷增加R&D经费支出,世界R&D竞争愈演愈烈。我国自1995年以来对R&D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强,全社会R&D投入总量逐年上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区域差异和发展的不平衡是世界各国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普遍现象,并且表现在科技、经济、教育、文化多个方面。虽然我国近几年的R&D经费支出有了较大的增长,但从全国各区域来看仍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从区域对比的角度来研究我国政府R&D投入绩效差异,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区域对比的角度,结合技术创新理论,在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思想的基础上,从政府R&D投入内容、过程和区域对比三个维度出发,构建了区域政府R&D投入绩效评价的概念模型,并依据此概念模型建立了政府R&D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政府R&D投入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寻找各区域R&D投入产出的绩效差异。最后,根据分析结果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论文的创新性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在技术创新理论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引入了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思想,并从技术创新的内容、过程以及区域对比三个维度,构建了区域政府R&D绩效评价的概念模型。第二,在概念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众多专家学者在R&D指标评价体系方面的研究成果,充分考虑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获得性,运用科学的定量分析方法建立了科学有效的基于区域比较的政府R&D评价指标体系。第三,通过对比区域政府R&D投入的差异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京津区域、东部沿海区域R&D活动绩效较好;东北区域、南部沿海区域以及中部区域各省市的R&D活动绩效需要进一步加强;北部沿海区域、西北区域和西南区域的大部分省市R&D活动绩效相对其目前的经济实力来讲是有效的。最后,作者结合本文的研究结果提出政策建议,希望能够为我国各区域调整R&D投入强度和方式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