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是一种常见的人兽共患的革兰氏阴性病原菌,可以在多种生态环境中生存,主要引起人的呼吸系统疾病,也可以引起尿路感染、菌血症、脑膜炎及院内感染等疾病;在动物引起牛肺炎、牛乳腺炎、水貂肺炎、猪肺炎等。与此同时,抗生素的大量滥用,加速了多重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产生,被称为超级细菌NDM-1,甚至导致对该菌的感染到了无药可用的地步,这使得临床治疗举步维艰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072824); 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20200201120JC);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是一种常见的人兽共患的革兰氏阴性病原菌,可以在多种生态环境中生存,主要引起人的呼吸系统疾病,也可以引起尿路感染、菌血症、脑膜炎及院内感染等疾病;在动物引起牛肺炎、牛乳腺炎、水貂肺炎、猪肺炎等。与此同时,抗生素的大量滥用,加速了多重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产生,被称为超级细菌NDM-1,甚至导致对该菌的感染到了无药可用的地步,这使得临床治疗举步维艰。噬菌体是能够特异性侵染裂解细菌的病毒,是一种“精准型”、“可增殖”的活体抗菌物质,具有独特的抗菌机制,是对抗耐药菌的天然“生态药物”,在治疗细菌感染特别是耐药性细菌感染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在噬菌体治疗的过程中,随着细菌-噬菌体之间的博弈,宿主细菌则对噬菌体产生抗性,严重影响疗效。而阐明细菌对噬菌体产生抗性原因和机制,是噬菌体疗法面临的一个科学与实践问题。本研究以肺炎克雷伯菌K7R为宿主菌,在污水中分离到了一株新的噬菌体,根据标准命名法命名为v B_Kpn S_ZH01(简称P-K7R),然后展开了对P-K7R的一系列研究。首先,对P-K7R的一般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扫描电镜确定了P-K7R为长尾噬菌体,利用双层平板法确定了P-K7R的最佳MOI为0.01,一步生长曲线的结果表明该噬菌体的潜伏期为10 min,细胞的爆发量约为169pfu/cell。该噬菌体还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在温度稳定性试验中,它在4-50℃之间保持良好的活性,在p H值稳定性试验表明它在p H值3-10之间保持良好活性。对该噬菌体的裂解谱测定表明,其裂解谱相对较窄。本研究对P-K7R的核酸类型及噬菌体组进行了测序和分析,发现该噬菌体的核酸类型为双链DNA,通过测序发现噬菌体P-K7R的全基因组长度为52 111bp,G+C含量为49.13%。基因组序列与数据库中其他噬菌体的序列的同源性最高78.33%,预测到了86个开放阅读框,并对开放阅读框的功能进行了注释,发现该噬菌体不含溶原及毒力相关基因。通过遗传学分析,发现与P-K7R亲缘关系较近的为肠杆菌噬菌体。本研究随后诱导了一株抗噬菌体的肺炎克雷伯菌命名为K7R-5P,并对它进行了一系列的鉴定,通过一般生物学特性分析,发现它在显微镜下形态、菌落形态及生长曲线上与K7R并无区别,在全基因组水平上也与K7R没有差异,对K7R和K7R-5P进行了转录组学水平上的比较,检测到K7R与K7R-5P有5个基因在表达量上有显著差异,分别是omp C、omp F、N5、N102、N103,由于差异基因有与细菌和噬菌体吸附相关的吸附受体,所以猜测K7R-5P对P-K7R产生抗性的原因可能与吸附相关,因此进一步测定了两株菌对噬菌体的吸附率,试验结果表明,K7R的吸附效率可以达到80%以上,而K7R-5P的吸附效率不足20%,二者存在显著的吸附差异。最后为了进一步的验证转录水平的变化会直接引起细菌对噬菌体产生抗性,本研究利用q RT-PCR验证了转录组学结果,然后利用过表达质粒PUC18K,构建了过表达菌株,以验证转录水平的恢复是否会使抗性菌恢复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当K7R-5P的omp C基因表达量恢复之后,K7R-5P对噬菌体P-K7R的抗性消失。除此之外,通过噬斑试验、空斑实验及吸附效率测定试验结果表明K7R-5P也会恢复到同K7R一样的水平,说明omp C仅通过表达量的改变就可以引起细菌对噬菌体的抗性,证明了omp C在肺炎克雷伯菌与噬菌体吸附上起关键作用。综上,本研究分离得到了一株新的肺炎克雷伯菌噬菌体P-K7R,丰富了该菌的噬菌体库,并诱导了一株抗噬菌体的肺炎克雷伯菌K7R-5P,在体外研究了对该噬菌体产生抗性的机制,为噬菌体治疗的进一步应用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在“双碳”背景下,为实现低碳发电,我国能源结构向光伏、风电、核电等清洁能源转换。为支持光伏行业发展,我国相关政策不断加码,光伏正在成为主力能源之一。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光伏产业成为我国少有的实现自主可控、形成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光伏产业的良好前景吸引了大量资本的涌入,行业内的兼并与收购大潮此起彼伏,众多企业纷纷通过并购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和发展优势。2020年7月15日,TCL科技以125亿
细胞骨架包括微管、微丝和中间丝,其中细胞微管骨架是细胞内的高效运输系统,可被入侵的病毒所劫持,从而将由基因组与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运输到复制位点,有利于病毒自身的复制。宿主细胞骨架微管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影响病毒感染过程及复制能力。微管蛋白转录翻译后修饰调节可以影响微管的功能,α-tubulin乙酰化修饰水平可以作为神经细胞微管稳定性的标志。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细胞肌动蛋白丝骨架通过促进cofilin
室内导航功能是移动机器人重要的功能之一,随着移动机器人应用场景的丰富,传统的建图导航方法无法满足多种场景下的导航问题。未来服务机器人需要能够基于目标物体进行导航,而传统的建图导航方法无法真正的实现基于目标物体的导航。随着深度学习的不断发展,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导航方法逐渐兴起,但是现有的方法在效果上有待提升,并且研究主要在仿真环境上,缺乏真实环境的实验和评估。本文针对移动机器人的目标导航的问题,提出
鼻咽癌是一种上皮细胞癌症,患者如能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其存活率将得到显著提高。准确地识别和分割出鼻咽癌的原发灶和转移性淋巴结对于患者分期、放疗规划和预后预测至关重要。然而,这两类目标通常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逐张阅片,并手动勾画出病灶位置,这对医生来说无疑是沉重的负担。因此,一个全自动的分割方法对于高效诊断来说意义重大。本文将分两步,由浅及深地解决上述问题。第一步,本文对问题进行简化,提出了一个能分
十二指肠贾第虫(Giardia duodenalis),又称蓝氏贾第虫(Giardia lamblia)或肠道贾第虫(Giardia intestinalis),简称贾第虫(Giardia),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原虫,主要寄生于十二指肠,引起贾第虫病(Giardiasis)。贾第虫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水样腹泻、脂肪泻、腹痛、呕吐、营养吸收不良和体重减轻。贾第虫还是免疫力低下患者如艾滋病患者、器官移植
犬新孢子虫(Neospora caninum),简称新孢子虫(Neospora),新孢子虫是一种寄生于细胞内的原虫,引起中间宿主如牛、羊的生殖障碍等,导致新孢子虫病。该病呈全球性流行,对牛养殖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然而目前市面上还没有预防和治疗新孢子虫病的特效药,妥曲珠利及其衍生物帕托珠利对治疗新孢子虫病有较好效果。虽然疫苗是预防病原感染的有效手段,但目前也没有出现成熟有效的商品化新孢子虫病疫苗。
癌症患者的生存预测影响其医疗方案的选择和医疗资源的投入,现有方法借助神经网络处理高维基因表达数据以准确预测患者生存概率。然而,欧式距离的基因表达矩阵完全忽视了生物大分子之间本应存在的图结构相互作用信息。事实上,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网络是决定一系列生命过程方向和功能的关键。考虑到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本文认为其相互作用网络能够补充更多的患者信息。为此,本文针对图结构的患者基因表达网络,提
牛肠道病毒(Bovine enterovirus,BEV)感染是由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牛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临床上以消化道和呼吸道症状为特征的传染病,给养牛业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BEV感染自1959年由Moll等首次报道以来,很多国家和地区陆续报道了本病的感染与流行。国内李英利等于2011年分离出首株F种肠道病毒;邢泽黎等于2012年从吉林省发生严重腹泻的牛群中分离获得国内首株E种肠道病毒H
图结构数据广泛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由于其非欧式空间数据的特性导致现有大部分方法无法直接处理这类数据,因此如何进行图表示学习备受关注,其中图表示学习旨在为下游任务提取具有高可分性的节点表示。同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与单视图图结构数据相比,多视图图结构数据可以提供更全面的节点间关系,从而可以更加全面地捕捉节点间的内在联系。然而,以无监督的方式从多视图图结构数据中挖掘每个节点的节点表示却很少受到关注。为
有创机械通气是通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建立有创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的方式,是重症监护病房中挽救呼吸困难患者的常用干预措施。因为会对患者造成人为创伤,准确且提早预测患者机械通气干预需求有重要意义。太迟开始会错过救治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非紧急状况开始干预又会导致不必要的人为创伤;太早结束干预,患者需要再次干预导致二次伤害。本文以广东省某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该ICU病房部署了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