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十八届三中全会将财政定义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后,为了发挥财政的支柱作用,财税改革迫在眉睫,而转移支付作为调整各层级政府之间财政再分配关系的重要工具,如何规范化使用这一工具逐渐成为现实的热点问题被反复提及。2015年我国中央财政支出总计81433.99亿元,其中67.76%以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的方式直接转移给地方财政,但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水平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因此,近年来中央为解决转移支付制度中存在的这种资金规模和作用效果不匹配的问题,越来越重视转移支付制度改革,并且规范性和公平性较差的专项转移支付一直是改革重点。制度改革的第一步是识别制度中的缺陷,对症才能下药,才能设计准确有效的改革政策,要想成功完成专项转移支付改革必须先识别专项转移支付制度中的缺陷。国内主流观点认为我国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专项转移支付部分,而专项转移支付的主要问题是其资金分配不合理,这种不合理的资金分配方式甚至会影响专项转移支付的资金使用效果,使其与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转移支付总目标相背离。其中最受诟病的就是“跑部钱进”现象,该现象存在的原因是专项转移支付的资金管理权主要集中在中央各部委处,在具体执行中政治因素容易影响专项转移支付的资金分配,使资金分配背离政策目标。因此,2015年2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改革和完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的意见》和2016年12月发布的《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管理办法》都将整治“跑部钱进”作为专项转移支付改革的重点目标。那么专项转移支付是否真的存在“跑部钱进”这一现象,即政治关联是否会对专项转移支付地区配置产生影响?本文在梳理了我国专项转移支付现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专项转移支付的地区配置特征,然后基于我国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流程,以各省份与中央各部委的政治关联为切入点,识别出政治关联对专项转移支付地区配置的影响机制,最后利用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具体的研究思路如下:首先,通过对政策文件和相关数据的归纳整理,得出我国专项转移支付总体和结构的变迁过程及资金分配特征;其次,结合专项转移支付地区配置特征及已有研究结论,对政治关联影响专项转移支付地区配置的机制进行定性分析;最后,通过实证分析法,对影响机制进行验证和进一步讨论。最后经过研究,论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虽然专项转移支付改革一直在进行,并且专项转移支付总体规模及结构占比也随之一直在调整,但我国专项转移支付的清理整合工作仅改变了结构数字,并没有达到改革所预期的效果。第二,中央在对各省级政府进行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时,会受到该地区经济水平、财政状况及各类政治因素的影响,其中政治关联因素是属于影响专项转移支付地区配置的政治因素中的一方面因素。第三,政治关联确实会对专项转移支付的地区配置产生影响,使部长的政治关联地获得更多的专项转移支付,但关联地的经济水平会弱化部长的政治关联效应。即政治关联与地区经济水平存在着交互作用,使得经济水平越强的关联地,其获得的部长政治关联效应反而会越弱。这说明了部长在对其关联地分配更多的专项转移支付时并不是非理性的,而会将该关联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否真的迫切需要专项转移支付的支持考虑在内。第四,中央部委部长的关联效应会随部委的重要程度、关联地的界定标准以及关联的界定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了创新,第一,研究数据方面,多数研究使用的数据是2010年以前的数据,这种分析不能准确的得出符合现状的结果。本文采用的是2006-2015年的专项转移支付省级面板数据,从而可以得到对现阶段的改革更有实际的参考作用。其次,研究对象方面,多数研究在分析关联效应时忽略了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的路径和特点,得出的政治关联效应不够准确。本文综合考虑了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的流程与特点,以拥有审批权的中央部委作为政治关联研究的切入点,直接用省级的数据,来研究中央部委对专项转移支付省级地区配置的影响,从而得出更准确的研究结论。最后,研究方法方面,多数研究直接使用加法引入政治关联的虚拟变量,这种研究方法忽略了可能存在的交互效应。本文在引入虚拟变量时,使用加法和乘法的方式,对政治关联可能存在的交互效应进行识别,从而对专项转移支付地区配置中可能存在的政治关联效应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