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对肺心病缓解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sliuxin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对肺心病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4年12期间收治的126例肺心病缓解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一般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并对两组治疗前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录入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结果:使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案的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案能有效治疗肺心病缓解期的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中医综合治疗、肺心病、本虚
  肺心病患者会有急性以及缓解期之分,两者往往会相互牵连,对于诊断为何种病期具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在诊断之后的治疗方法也会有区别,比如一般治疗和中医综合治疗的效果就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别,为更深入的了解两种方法的不用效用,本文介绍了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对肺心病缓解期进行治疗的临床研究,具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期间收治的126例肺心病缓解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63例,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段为51-72岁,平均岁63±7.32岁,病程在1-33年之间,平均15±2.65年;观察组63例,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段为52-76岁,平均62±8.96岁,病程在1-27年之间,平均16±7.35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的对比上,差异上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使用一般的治疗方法,对患者作一般处理,要求患者多注意休息,均衡营养,坚持有氧治疗或呼吸功能锻炼,避免同具有刺激性气体接触,改善心、呼吸功能,按照病患的实际状况可适当给护心剂、扩血管剂或者支气管扩张剂、祛痰剂等进行初步治疗。而观察组则根据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口服中药汤剂辨证治疗、中药穴位敷贴治疗。中药行水煎服用,于饭后0.5h温服,2次/d,1个疗程为1个月,共服用2个疗程。而使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贴药要求7天/次,4~6h/次,取单侧穴位贴敷,自第八天换另一侧穴位贴敷,以此类方式进行2个疗程,每疗程4次。两组均治疗2个月后判定疗效。
  1.3诊断标准
  慢性肺心病分期分级诊断标准,参照相关标准制订。临床表现:缓解期患者,病情无咳嗽咯痰加重、呼吸困难加重、下肢重度水肿等急性期发作症状,其原有体征及影像学征象较前无明显进展。
  1.4中医辨证标准
  根据课题组前期研究有关文献调研、统计分析、专家咨询结果等,并参照相关标准等拟订标准,其中主证包括肺气亏虚证、肺肾两虚证、肺脾两虚证、脾肾两虚证,每个证又有主症和次症之分;兼证包括血瘀证和痰阻证,最后的需以主症加两项或两项以上的次症,并检测舌象脉象然后做出诊断。
  1.5证候综合疗效评价标准
  当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体征完全消失,或者证候积分减少超过95%,可评定为临床控制;若患者临床症状、临床体征得到大幅度的改善,且证候积分减少超过70%,可评定为治疗显效;若患者临床症状、临床体征有所改善,但并不明显,而证候积分减少至超过30%,则评定为有效;而无效则是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1.6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对其进行检验,采用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对其进行检验,P<0.05代表两者存在差异性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如表1所示,为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对比,在治疗后,观察组在临床控制、显效、有效以及无效方面的病例数分别为18例、25例、15例以及5例,分别占该组的28.57%、39.68%、23.81%以及7.94%,而对照组临床控制、显效、有效以及无效方面的病例数分别为9例、15例、27例以及12例,分别占该组的14.28%、23.81%、42.86%以及19.05%,观察组和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比为92.06%和80.95%,对比两组数据可知,观察组在临床控制、显效以及总有效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也就表明使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案的疗效优于一般的治疗方案。
  3讨论
  一般情况下,肺心病的缓解期同急性期会相互交叉,难以完全分离处理,在于此病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虚弱性疾病。而且,受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不同,具有统一性的缓解期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标准也难以定制。在此次研究当中,对肺心病缓解期的判断基本上是参考患者急性发作期的病情,将两者做以对比,病况稍微好转亦或较为稳定的可判定为缓解期,然后再进行具体的针对性治疗。
  相关论述提及,对于肺心病缓解期所体现出来的临床症状、临床体征并不会处于一种稳定或者明显的状况下,而受西医的治疗模式以及治疗方式影响,治疗此病的方式仍以中医综合治疗方案为最佳。原因在于中医所本着“扶正祛邪”的理念,能够以辩证法施行治疗,对于患者生存质量有着较为明显的优越性。此次研究当中,肺心病缓解期的中医证候多为单纯本虚,其次为本虚标实以及标实证候。在具体的治疗过程当中选用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取得的实际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且两者的各证候之间也有一定的可比性。
  总的来说,肺心病缓解期的中医证候以单纯本虚为主,本虚标实和标实证候为次,在治疗时需要先行对肺心病的确切症状予以确认,然后通过有效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从本次的研究结果可知,需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对于肺心病的治疗有着较为明显的效果。所以,在往后的肺心病治疗时,应当注重缓解期同急性期的不同,再选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这样的方法也具有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敏.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对肺心病缓解期的临床疗效观察[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3.
  [2]刘俊.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对肺心病缓解期生存质量与复发率的临床观察[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4.
  [3]黄纯.肺心病缓解期中医综合治疗临床疗效评价方法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2.
  [4]杨金珠.冬病夏治在COPD合并肺心病管理中的运用和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
  [5]胡劲松.通心络对肺心病缓解期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2:656-657.
  [6]刘敏,柏正平.中医药治疗肺心病缓解期的临床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杂志,2013,03:122-124.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对小儿肺炎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模式,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住院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在入院后及出院前1天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IL-6、IL-8水平,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肺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血清中IL-6、IL-8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优质护理后,实验组血清中IL-6、IL-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DPF方案诱导化疗与调强放疗联合治疗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将68例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组,各34例。其中观察组给予DPF方案诱导化疗与调强放疗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PF方案诱导化疗与调强放疗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3个月,观察组CR率为91.18%,对照组为58.8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可比。  1.2 方法  1.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对妊娠早期先兆流产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先兆流产症状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通过对孕妇甲状腺功能进行检查,观察组100例孕妇为甲状腺功能减退,对照组160例孕妇的甲状腺功能正常,观察组孕妇给予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性治疗,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两组孕妇的保胎成功率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固定术式应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取本院收治的9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PFNA 组(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DHS 组(动力髋螺钉),APFP组(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各30例。对比三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PFNA 组优良率为100.00%,明显高于APFP组的86.67%、DHS 组的80.00% (P<0.05)。PFNA 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
期刊
摘要: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像一把双刃剑,在治疗的同时,常常还会带来许多不良反应,特别是长期大剂量应用,因此其应用颇受争议。然而,近年来许多临床研究证实短期应用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快速控制症状,从而达到改善骨侵蚀的作用。另外,愈来愈多的研究表明,长期应用能延缓关节破坏的影像学进展,控制疾病活动。该文综述了短期和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利与弊。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
期刊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实践活动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约占心律失常住院患者的 1 /3,且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房颤导致患者生活质量显著降低,能较窦律患者增加约一倍的心血管事件的死亡率以及约2至7倍中风的发病率。房颤发生发展的常见诱发因素是那些能导致肺静脉的扩张和心房纤维化,包括高血压,心脏衰竭,心脏瓣膜病,冠状动脉疾病,炎性或浸润性心房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遗传易感性(家族性房颤)[1, 2]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对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间收治的8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VATS组采用电视胸腔镜(VATS)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手术后置管时间和恢复时间、淋巴结清扫的数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机率。结果:VATS辅助组手术中出血量、手术后置管时间、手术后恢复时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针刺加康复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徐州市中医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1例采用康复治疗,观察组41例加用针刺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对照组总有疗效为75.6%,观察组为90.2%,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一般方法  对照组采用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关节腔内注射益赛普联合甲氨蝶呤口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16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1例。两组患者均以常规抗风湿类药物来氟米特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甲氨蝶呤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益赛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舒利迭治疗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4年4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大于对照组的74%,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FVC、FEV1以及FEV1 占预计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利迭治疗AECOPD的临床疗效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