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毫无疑问,《前赤壁赋》是中国散文史上的一座高峰。但在《前赤壁赋》的教学过程中,本人发现,尽管教师可以理性地分析此文的诸多艺术特色,如:融诗情画意哲理于一体;采用主客问答的方式;情感经历乐——悲——乐的转变;语言优美、流转如珠,等等。这些要素固然是《前赤壁赋》的艺术魅力之所在,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这恐怕也是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特别是散文)的必备要素。《前赤壁赋》的个性在哪里,其实还在于苏轼在其中流露的对社会人生的真实感悟和其创作《前赤壁赋》时痛苦而深挚的情感能够打动人。可是,难点在于,要学生从情感认同的角度来认同这一散文佳作往往会很困难,也就是说,学生很难从情感上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体验苏轼的心境和心情。
造成学生与该文情感沟通障碍的原因在于:作者在文章当中并无一处真实的文字描写他当时的处境,也无一字袒露他的真实情感,相反采用一种近似闲笔的怀古伤今、吟风弄月的文字,在貌似空泛的人生短暂、历史无情的情感抒发中结构篇章。正是这种“微言大义”、“王顾左右而言他”的写作手法让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能尽察其核心。
苏轼这样写当然有其不得已的苦衷,“乌台诗案”骤然而来,一下把苏轼推向政治斗争的浪尖潮头。苏轼怀抱必死之心,却又绝处逢生,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侥幸捡回性命,被贬黄冈。名为团练副史、朝廷命官,实际就是囚徒、政治犯。在这样到处有耳目布控的情况下,刚刚领教祸从口出的苏轼,当然不敢再用丝毫锋利的文字表达自我。于是,《前赤壁赋》就只能以空泛的、甚至稍嫌有点刻板的文人情感示人。我们感兴趣的是,在无关痛痒的文字背后,到底潜藏着怎样的暗流汹涌,苏轼当时的痛苦和绝望到底达到何种程度。这一切都要到苏轼的相关文字和《前赤壁赋》中去寻找答案。
苏东坡在黄州时的生活状态,已在他写给朋友李端叔的一封信中描写得非常清楚。信中说:“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苏轼在《送沈逵赴广南》一诗中也说“我谪黄冈四五年,孤舟出没烟波里,故人不复通问讯,疾病饥寒以死矣”。可见苏轼当时是多么的韬光深藏,惊惧不安。
黄州时期,苏轼的思想矛盾错综复杂,对仕宦的反思,对人生的悔悟,对岁月耗蚀、生命荒废的焦虑,特别是现实的压抑、折磨,自我尊严的沉重失落给他的心灵造成的创痛交织纠结在一起,使他陷入深深的痛苦和失望之中。由是看来,苏轼的《前赤壁赋》就绝不是无病呻吟,而是苏轼在信仰发生危机、心灵处于崩溃边缘的自我调节、自我救赎和自我超越,真可谓“字字看来都是血”。把苏轼的真实情感定位到这种层次,《前赤壁赋》对现代人来说就有了不能不读、甚至针对性极强的时代价值。
现代社会,人的精神问题和疾病比苏轼那个朝代显得更为突出。焦虑、忧郁、萎靡、空虚等不健康情绪困扰着人们,“抑郁症”作为一种典型的精神障碍,和癌症一起成为人类的两大杀手。《前赤壁赋》恰恰是讲述“一次精神危机的自我干预和排解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学习《前赤壁赋》,既能体会苏轼精神灾难的深重,又能学习他面对困境时的自我调节、自我救赎的方法。
我们再从文中来求证苏轼情感的深刻危机。文学家的苦闷欲求宣泄,于是产生了文学作品,正所谓“文为心声”。《前赤壁赋》虽然行文非常曲折隐讳,但也能窥见一斑: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这是文中最集中说明“客人”悲从何来的文字。概括起来看,苏轼的痛苦大概来自:一、人和人相比。曹操、周瑜都曾驰骋疆场,建立过丰功伟绩,真是一代英雄,一代风流;而“我”此生此世恐怕只能出入江湖,默默无闻了。二、人和物相比。即使是英雄,都难以逃脱生老病死的生命规律,何况你我这等平庸之辈。在浩渺无穷的宇宙、亘古常新的月亮和流水面前,生命显得多么短暂和脆弱。
我们应当深入体会作者潜藏期间的绝望情绪。作者的两个痛苦分别显示出他正在经受着两重虚无的考验:一是人生价值的虚无,一是生存的虚无。历来的哲学和宗教,无不是为了解决价值虚无和生存虚无的问题。苏轼在人生价值标准上,以儒家“济苍生,安社稷”的宏伟理想要求自己。短暂一生如果能够有利于江山社稷,有益于黎民百姓,也就不枉此生了。可惜的是,处在人生第一个重大政治灾难当中的苏轼认为此路几乎是行不通了。功业无望,年过不惑的苏轼在如此困顿之中自然想到了生命终结的一天,生存的虚无感油然而生。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说,苏轼诗文中表现的“已不是对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而是对整个人生,对世上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乞求解脱与舍弃。……这种整个人生空漠之感,这种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感喟,尽管不是那么非常自觉,却是苏轼最早在文艺领域中把它透露出来的”。①
以上论述可以见出创作《前赤壁赋》时,苏轼处在人生信仰崩溃的边缘,只有积极自救,方能过此悬崖。苏轼的救赎之道分别是:以老庄的“不变”理论应对存在上的虚无主义;以审美化的人生追求抵抗容易使人气馁的儒家价值信仰。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东坡易传》中谓“所谓变化者,未尝不出于一(道)”。作者先沿水月的现象之变而溯源至不变之本体,水月都是道在形下层面的呈现,但天一生水,水上通于道、下达于物,出于有无之间故几于道。以老庄的理论看来,人和万事万物都是道的外化,道的子民,他们以千差万别的殊相显现于世,究其结果,却不过殊途同归,同归于道和清静,这是他们根本所在。正因如此,物我的差别就是暂时的、表象的、非真实的,也自然用不着伤感了。儒家建构的价值信仰既然高不可攀,苏轼决定以审美化的人生作为自己的追求,也就是共适“江上清风,山间明月”,乐以忘忧。苏轼在社会生活中遭遇挫折,心灵伤痕累累,却在自然山水中获得安慰、抚平创伤,这是中国文人惯用的救赎之道,苏轼把它运用得十分圆熟。
当然,对生命的意义、价值等问题作形而上的思考,不是一次就能想清楚,想透彻的,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多久,就像伴你终身的恋人或魔鬼。②正因如此,《前赤壁赋》中流露的困惑和痛苦,在同时期其他作品中仍然存在,在苏轼后来诗文中也有。但是正是一次次的积极自救,苏轼在晚年遭遇到更大的政治打击时,已经能够泰然处之,风雨不动。也就是说,苏轼在半生颠沛流离的经历中历练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苏轼哲学”,这种哲学往往被学者概括为:苏轼儒、道、佛兼收并蓄,失意时每能达观自解,始终保持积极进取、欲有所为的精神状态。学者认为这是一种“几近完美的知识分子人格”③。■
注释
①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②史铁生《我与地坛》,《史铁生作品精选》,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
③林语堂《苏东坡传》,山西师大出版社,2006年版
造成学生与该文情感沟通障碍的原因在于:作者在文章当中并无一处真实的文字描写他当时的处境,也无一字袒露他的真实情感,相反采用一种近似闲笔的怀古伤今、吟风弄月的文字,在貌似空泛的人生短暂、历史无情的情感抒发中结构篇章。正是这种“微言大义”、“王顾左右而言他”的写作手法让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能尽察其核心。
苏轼这样写当然有其不得已的苦衷,“乌台诗案”骤然而来,一下把苏轼推向政治斗争的浪尖潮头。苏轼怀抱必死之心,却又绝处逢生,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侥幸捡回性命,被贬黄冈。名为团练副史、朝廷命官,实际就是囚徒、政治犯。在这样到处有耳目布控的情况下,刚刚领教祸从口出的苏轼,当然不敢再用丝毫锋利的文字表达自我。于是,《前赤壁赋》就只能以空泛的、甚至稍嫌有点刻板的文人情感示人。我们感兴趣的是,在无关痛痒的文字背后,到底潜藏着怎样的暗流汹涌,苏轼当时的痛苦和绝望到底达到何种程度。这一切都要到苏轼的相关文字和《前赤壁赋》中去寻找答案。
苏东坡在黄州时的生活状态,已在他写给朋友李端叔的一封信中描写得非常清楚。信中说:“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苏轼在《送沈逵赴广南》一诗中也说“我谪黄冈四五年,孤舟出没烟波里,故人不复通问讯,疾病饥寒以死矣”。可见苏轼当时是多么的韬光深藏,惊惧不安。
黄州时期,苏轼的思想矛盾错综复杂,对仕宦的反思,对人生的悔悟,对岁月耗蚀、生命荒废的焦虑,特别是现实的压抑、折磨,自我尊严的沉重失落给他的心灵造成的创痛交织纠结在一起,使他陷入深深的痛苦和失望之中。由是看来,苏轼的《前赤壁赋》就绝不是无病呻吟,而是苏轼在信仰发生危机、心灵处于崩溃边缘的自我调节、自我救赎和自我超越,真可谓“字字看来都是血”。把苏轼的真实情感定位到这种层次,《前赤壁赋》对现代人来说就有了不能不读、甚至针对性极强的时代价值。
现代社会,人的精神问题和疾病比苏轼那个朝代显得更为突出。焦虑、忧郁、萎靡、空虚等不健康情绪困扰着人们,“抑郁症”作为一种典型的精神障碍,和癌症一起成为人类的两大杀手。《前赤壁赋》恰恰是讲述“一次精神危机的自我干预和排解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学习《前赤壁赋》,既能体会苏轼精神灾难的深重,又能学习他面对困境时的自我调节、自我救赎的方法。
我们再从文中来求证苏轼情感的深刻危机。文学家的苦闷欲求宣泄,于是产生了文学作品,正所谓“文为心声”。《前赤壁赋》虽然行文非常曲折隐讳,但也能窥见一斑: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这是文中最集中说明“客人”悲从何来的文字。概括起来看,苏轼的痛苦大概来自:一、人和人相比。曹操、周瑜都曾驰骋疆场,建立过丰功伟绩,真是一代英雄,一代风流;而“我”此生此世恐怕只能出入江湖,默默无闻了。二、人和物相比。即使是英雄,都难以逃脱生老病死的生命规律,何况你我这等平庸之辈。在浩渺无穷的宇宙、亘古常新的月亮和流水面前,生命显得多么短暂和脆弱。
我们应当深入体会作者潜藏期间的绝望情绪。作者的两个痛苦分别显示出他正在经受着两重虚无的考验:一是人生价值的虚无,一是生存的虚无。历来的哲学和宗教,无不是为了解决价值虚无和生存虚无的问题。苏轼在人生价值标准上,以儒家“济苍生,安社稷”的宏伟理想要求自己。短暂一生如果能够有利于江山社稷,有益于黎民百姓,也就不枉此生了。可惜的是,处在人生第一个重大政治灾难当中的苏轼认为此路几乎是行不通了。功业无望,年过不惑的苏轼在如此困顿之中自然想到了生命终结的一天,生存的虚无感油然而生。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说,苏轼诗文中表现的“已不是对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而是对整个人生,对世上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乞求解脱与舍弃。……这种整个人生空漠之感,这种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感喟,尽管不是那么非常自觉,却是苏轼最早在文艺领域中把它透露出来的”。①
以上论述可以见出创作《前赤壁赋》时,苏轼处在人生信仰崩溃的边缘,只有积极自救,方能过此悬崖。苏轼的救赎之道分别是:以老庄的“不变”理论应对存在上的虚无主义;以审美化的人生追求抵抗容易使人气馁的儒家价值信仰。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东坡易传》中谓“所谓变化者,未尝不出于一(道)”。作者先沿水月的现象之变而溯源至不变之本体,水月都是道在形下层面的呈现,但天一生水,水上通于道、下达于物,出于有无之间故几于道。以老庄的理论看来,人和万事万物都是道的外化,道的子民,他们以千差万别的殊相显现于世,究其结果,却不过殊途同归,同归于道和清静,这是他们根本所在。正因如此,物我的差别就是暂时的、表象的、非真实的,也自然用不着伤感了。儒家建构的价值信仰既然高不可攀,苏轼决定以审美化的人生作为自己的追求,也就是共适“江上清风,山间明月”,乐以忘忧。苏轼在社会生活中遭遇挫折,心灵伤痕累累,却在自然山水中获得安慰、抚平创伤,这是中国文人惯用的救赎之道,苏轼把它运用得十分圆熟。
当然,对生命的意义、价值等问题作形而上的思考,不是一次就能想清楚,想透彻的,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多久,就像伴你终身的恋人或魔鬼。②正因如此,《前赤壁赋》中流露的困惑和痛苦,在同时期其他作品中仍然存在,在苏轼后来诗文中也有。但是正是一次次的积极自救,苏轼在晚年遭遇到更大的政治打击时,已经能够泰然处之,风雨不动。也就是说,苏轼在半生颠沛流离的经历中历练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苏轼哲学”,这种哲学往往被学者概括为:苏轼儒、道、佛兼收并蓄,失意时每能达观自解,始终保持积极进取、欲有所为的精神状态。学者认为这是一种“几近完美的知识分子人格”③。■
注释
①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②史铁生《我与地坛》,《史铁生作品精选》,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
③林语堂《苏东坡传》,山西师大出版社,200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