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在概念与阐述、治史与史论、课标与教材、教材与教参上,存在许多值得商榷的问题。
一、概念阐述有失准确
其一,关于井田制的瓦解。“战国时期……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原先役使奴隶在井田上集体耕作的生产方式逐渐瓦解。奴隶从井田上大量逃亡,到山林沼泽中开垦荒地。这些新开垦的土地不受国家的管理和控制,土地私有权逐渐得到认可。”这段关于井田制瓦解的阐述显然有错。(1)公田以外新垦荒田称私田,其所有者既含逃亡奴隶也含奴隶主贵族,私田主人控制私田产品,不纳给国君;为了增加收入,春秋后期,鲁国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田亩的实有数目向国家缴税。由此土地逐渐转为私有并得到认可。(2)采取新的剥削方式的是一些贵族:让劳动者交出大部分产品,保留一部分产品。新土地制度和新剥削方式的结合,冲击、瓦解着井田制,其时间演进应是春秋战国。
其二,关于自然经济的解体。“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误述明显。自然经济的相对面是商品经济,促使中国商品经济兴起的主要因素有:(1)外国机器制成品的输入,挫败了中国土货市场,旧市场趋于衰败;外商大量收购中国农副土特产品使之商品化并有赖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2)代表着进步生产力的工业品,摧败中国诸多手工业部门(其中以传统纺织业为最),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而进入劳动力市场;(3)外国商业势力的入侵改变了中国的商业结构,促进了城乡商品交流的发展。可见,自然经济解体并非单一性。
二、编写缺乏科学态度
首先,教材多处出现“据说”。“据说”一词照权威字典解释意为“据别人说”。如“市的发展”:“据说西汉都城长安有正式市9处”,且不论文中据说与正式的矛盾提法,“据说”之事能成为史实吗?历史学科科学性强,言之有据是最基本的治史方法。教材是课标的具体体现、是学习者的导向,若我们的学生也用“据说”来阐释历史问题,课改要改什么?教材尚且如此,广东部分教师“人造史料”亦不足为奇了。
其次,教材大量引用文学资料来引证或说明历史现象,仅《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一课就比比皆是,如“唐人的《估客乐》诗描写了商人为转贩求利而天南海北无所不至的情形”,又如“宋元时代的小说戏曲中也有许多有关商人远行贩运的故事”。文学作品是社会时代的反映,但历史教材是基本史实的载体,以文学作品为史料来论证“富商大贾周流天下”是否有悖历史科学论?
三、教材未表课标理念
第一,部分表述欠缺深度。课标对西周政治制度特点、秦中央集权制的影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特点、君主专制加强的影响、古代中国农业手工业商业的特点、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字特色、新航路开辟及殖民扩张和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等,都提出要求。课标的理念是要求学习者对这些史实的认知要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教材仅对西周政治制度特点在课前提示有所表述:①神权与王权的结合;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③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笔者认为还是不够完整,应含④家庭血缘关系与国家政治权力相结合,因为“政治结构”与“政治权力”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此外,课标所列诸多“特点”、“影响”教材几乎未提。以中国古代商业特征为例,它含有:①与农业手工业发展紧密相连、相辅相成;②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制约,发展艰难曲折;③阶段性特征明显,各个时期发展极不平衡;④货币问题始终掺杂其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商业发展水平;⑤政府控制逐渐减轻。如此理性概括,教师也难以独立完成,无论教学如何开放、学生如何研究学习和探究活动,都无法达到这个水平。教材留下若大空间是否真的有利于教学互动和能力培养?
第二,部分编写不够严谨。皇帝、皇帝制度在“百官公卿”和“法令出一”目下都有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意义在“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目下都有表述;该如何归类与理解史实?教师教材处理易、学生掌握运用难,他们的学习价值如何在高考“评分标准”下得到肯定?
四、教参未与教材同步
现行配套“教参”,只能是教学参考而非教学指导。教参除一些明显错误外,不尽人意的至少还有两处:其一,部分“教学内容分析”未表教材立意。如:(1)把“义和团反帝运动兴起的原因”和“义和团运动中心转移和发展的原因”分析为根本、客观及直接原因和直接、主观、客观原因,显然没有必要;(2)“日军的军事侵略原因”归纳为日本为什么要侵略中国和日本为什么要首先侵略中国东北,与教材要求离题甚远;(3)“全民族抗日战争开始原因”如果按抗日救亡运动为什么会发展到全民族抗战、日本侵略形势使得国民政府不得不抗日、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争取来组织教学,不但耗时而且加负。其二,部分课后“自我测评”和“材料阅读与思考”题等,“答案提示”拖泥带水,似在诱导学生写历史小论文而非解答问题。
从教学操作而言,义和团运动原因除突出根本原因(列强企图变中国为其殖民地)外其他的无须展开;日军侵华原因遵循教材讲清既定国策、经济危机和中国内战三要素则可;全民族抗战的根本促动点在于日本帝国主义要灭亡中国。同理,课后问题解答也要依据教学的实际需要而修正,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答案。
上述疑问想必诸多执教者都有同感。无论从何而言,我们都是以实现新课改为宗旨。我们只期这些疑问有益于编者修订教材从而使教材更科学、更实用、更权威。
一、概念阐述有失准确
其一,关于井田制的瓦解。“战国时期……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原先役使奴隶在井田上集体耕作的生产方式逐渐瓦解。奴隶从井田上大量逃亡,到山林沼泽中开垦荒地。这些新开垦的土地不受国家的管理和控制,土地私有权逐渐得到认可。”这段关于井田制瓦解的阐述显然有错。(1)公田以外新垦荒田称私田,其所有者既含逃亡奴隶也含奴隶主贵族,私田主人控制私田产品,不纳给国君;为了增加收入,春秋后期,鲁国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田亩的实有数目向国家缴税。由此土地逐渐转为私有并得到认可。(2)采取新的剥削方式的是一些贵族:让劳动者交出大部分产品,保留一部分产品。新土地制度和新剥削方式的结合,冲击、瓦解着井田制,其时间演进应是春秋战国。
其二,关于自然经济的解体。“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误述明显。自然经济的相对面是商品经济,促使中国商品经济兴起的主要因素有:(1)外国机器制成品的输入,挫败了中国土货市场,旧市场趋于衰败;外商大量收购中国农副土特产品使之商品化并有赖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2)代表着进步生产力的工业品,摧败中国诸多手工业部门(其中以传统纺织业为最),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而进入劳动力市场;(3)外国商业势力的入侵改变了中国的商业结构,促进了城乡商品交流的发展。可见,自然经济解体并非单一性。
二、编写缺乏科学态度
首先,教材多处出现“据说”。“据说”一词照权威字典解释意为“据别人说”。如“市的发展”:“据说西汉都城长安有正式市9处”,且不论文中据说与正式的矛盾提法,“据说”之事能成为史实吗?历史学科科学性强,言之有据是最基本的治史方法。教材是课标的具体体现、是学习者的导向,若我们的学生也用“据说”来阐释历史问题,课改要改什么?教材尚且如此,广东部分教师“人造史料”亦不足为奇了。
其次,教材大量引用文学资料来引证或说明历史现象,仅《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一课就比比皆是,如“唐人的《估客乐》诗描写了商人为转贩求利而天南海北无所不至的情形”,又如“宋元时代的小说戏曲中也有许多有关商人远行贩运的故事”。文学作品是社会时代的反映,但历史教材是基本史实的载体,以文学作品为史料来论证“富商大贾周流天下”是否有悖历史科学论?
三、教材未表课标理念
第一,部分表述欠缺深度。课标对西周政治制度特点、秦中央集权制的影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特点、君主专制加强的影响、古代中国农业手工业商业的特点、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字特色、新航路开辟及殖民扩张和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等,都提出要求。课标的理念是要求学习者对这些史实的认知要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教材仅对西周政治制度特点在课前提示有所表述:①神权与王权的结合;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③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笔者认为还是不够完整,应含④家庭血缘关系与国家政治权力相结合,因为“政治结构”与“政治权力”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此外,课标所列诸多“特点”、“影响”教材几乎未提。以中国古代商业特征为例,它含有:①与农业手工业发展紧密相连、相辅相成;②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制约,发展艰难曲折;③阶段性特征明显,各个时期发展极不平衡;④货币问题始终掺杂其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商业发展水平;⑤政府控制逐渐减轻。如此理性概括,教师也难以独立完成,无论教学如何开放、学生如何研究学习和探究活动,都无法达到这个水平。教材留下若大空间是否真的有利于教学互动和能力培养?
第二,部分编写不够严谨。皇帝、皇帝制度在“百官公卿”和“法令出一”目下都有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意义在“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目下都有表述;该如何归类与理解史实?教师教材处理易、学生掌握运用难,他们的学习价值如何在高考“评分标准”下得到肯定?
四、教参未与教材同步
现行配套“教参”,只能是教学参考而非教学指导。教参除一些明显错误外,不尽人意的至少还有两处:其一,部分“教学内容分析”未表教材立意。如:(1)把“义和团反帝运动兴起的原因”和“义和团运动中心转移和发展的原因”分析为根本、客观及直接原因和直接、主观、客观原因,显然没有必要;(2)“日军的军事侵略原因”归纳为日本为什么要侵略中国和日本为什么要首先侵略中国东北,与教材要求离题甚远;(3)“全民族抗日战争开始原因”如果按抗日救亡运动为什么会发展到全民族抗战、日本侵略形势使得国民政府不得不抗日、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争取来组织教学,不但耗时而且加负。其二,部分课后“自我测评”和“材料阅读与思考”题等,“答案提示”拖泥带水,似在诱导学生写历史小论文而非解答问题。
从教学操作而言,义和团运动原因除突出根本原因(列强企图变中国为其殖民地)外其他的无须展开;日军侵华原因遵循教材讲清既定国策、经济危机和中国内战三要素则可;全民族抗战的根本促动点在于日本帝国主义要灭亡中国。同理,课后问题解答也要依据教学的实际需要而修正,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答案。
上述疑问想必诸多执教者都有同感。无论从何而言,我们都是以实现新课改为宗旨。我们只期这些疑问有益于编者修订教材从而使教材更科学、更实用、更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