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戏曲真正进校园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anj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8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联合发布《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强戏曲通识普识教育,到2020年戏曲进校园基本实现全覆盖”的要求。在此之前,湖北省就出台了《湖北省戏曲振兴发展计划》,号召省内各学校将戏曲引进校园,向青少年集中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进其文化自信。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花山小学(以下简称“花山小学”)自2016年开始进行“戏曲进校园”实验。经过近三年的研究,学校在社团建设、校本教材开发、课堂教学实践等方面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
  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在传承文化、涵养道德、增强文化自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花山小学从社团建设、校本教材开发、课题研究等方面综合用力,让戏曲真正走进了校园。
  组建戏曲社团。2016年,学校正式组建了戏曲社团。为保证教学效果,学校采取了“引进来,走出去”的方法。
  “引进来”就是通过多种途径引进专业指导人员,让学生受到正规的戏曲训练。学校聘请武汉市大众楚剧团尹莉老师为学生授课。典型的人物形象、丰富的戏曲知识、独特的表演艺术、专业的技术指导吸引学生陆续加入社团。学校还邀请武汉市京剧院的专业团队指导学校的“戏曲进校园——千校千场”活动。京剧院的老师详细地给学生讲解京剧起源、四大行当等知识,为師生表演了现代京剧《红灯记》选段、传统京剧《闹天宫》选段,还指导学生编排了《戏曲联唱》《对花》《天仙配》等戏剧。精彩的表演、专业的指导让学生感受到了戏曲的魅力,增强了他们学好戏曲的信心。
  除“引进来”以外,学校还积极创造条件让社团的师生“走出去”。花山楚剧团与学校相距不远,学校借助他们的平台,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观摩专业戏曲表演及与专业演员同台表演的机会。这种形式既开阔了学生视野,又提升了他们的表演技能。
  开发校本教材。中国戏曲学院继续教育部主任姚志强认为只有进入到课程层面,才真正实现了戏曲进校园。教材是课程的重要载体,花山小学在课程建设之初,就把校本教材编写纳入了议事日程。学校以学生发展需求为指向,组织有戏曲兴趣的教师和部分戏曲专业人员编写了校本教材《雅韵梨花香》。
  教材分低、中、高三个年段分别编写。低年段的内容主要有《哪吒闹海》《戏曲中的数学》《京剧的唱腔艺术》等,中年段的内容主要有《花木兰唱词》《京剧脸谱中的数学——轴对称图形》《黄梅戏唱腔》等,高年段的内容主要有《野猪林》《戏曲中的轴对称》《汉剧的唱腔》等。编者根据学生年龄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安排具体教学内容,如低年段学生喜爱活动,教材中就尽量安排趣味性内容。《戏曲中的数学》先介绍数字开头的戏曲名“一捧雪、二进宫、三岔口、四进士、五花洞、六月雪、七星灯、八大锤、九江口、十道本”,紧接着设计了“在戏曲中找数字朋友”趣味活动,如在“我一寸芳心谁共鸣,七条琴弦谁知音”中圈出数字等。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的内容极具知识性、趣味性和互动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戏曲的魅力。
  开展课题研究。学校承担了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戏曲课程对学生素养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为使研究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开题之初,课题组就对研究工作做出了整体规划,如按“戏曲知识普及、戏曲校本教材开发、戏曲教学研究、戏曲同其他学科的融合”等将课题组成员分成不同的研究小组。由于分工明确、内容具体,教师们研有方向,学有动力,戏曲素养越来越高。
  良好的教师素养保障了戏曲教学质量。如今走进花山小学,说、练、打、唱的师生随处可见,校园里处处洋溢着浓郁的戏曲味道。
  (作者单位: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花山小学)
其他文献
导学问题的设计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好的导学问题是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线路图。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应紧紧围绕问题展开:用引人入胜的情境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热情,用提纲挈领的主题问题促进学生深入探究,用挑起争端的总结问题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时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导问设计常见这样的现象:一是创设的情境不能凸显矛盾让学生自然生疑,自学问题只能由教师抛出;二是设计的问题缺乏探究价值,无非是方法的提示、知
英语绘本课已被基础教育从业者广泛认可为传统英语课堂的有效补充,在扩充语言知识容量,提高学生审美情趣,有效培育核心素养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种语言,就是一种思维方式所折射出来的符号,蕴藏着一个民族的人文情怀;学习一门语言,便是掌握一种新的文字符号,开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探索一种新的人文精神,获得一个观察世界的不同视角,让人能更加立体、客观地去认知,人的精神世界为之更丰实,行为更优雅。  本
小学生好奇多问、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想象零散而缺乏逻辑性、思维跳跃性大。通过多年的教学,我们发现这样的思维特性,其实也是数学思维形成的必经过程,以下两点的合理使用,对学生寻找解题思路十分有帮助。  鼓励学生通过画图的形式将题意直观呈现。画图对于刚入小学的学生而言,是极为重要的学习手段。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要经历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过程,这个过程会经历几年的时间,贯穿整个小学阶段。小学生最开始接触数
竖式是计算众多表达方式中的一种,它不仅是让学生掌握一种新的计算方法,更大的价值在于通过计算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位,体会位值的作用,增强数感。如何让学生明晰算理、内化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