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大城市,她是我回乡的唯一理由

来源 :读者·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6020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0岁后,我发现,我变得越来越恋家了。其实,所谓的恋家,就是恋独居在家乡小城的老母亲。
  从20岁离开家乡去北京,一晃20多年过去了。2020年疫情期间,是我近些年第一次长时间和母亲待在一起。
  那段时间,母亲心情欢畅。她长胖了,气色也好了。之前的岁月里,她一直是一个人住在家乡小城的老房子里,过着仿佛天黑得总是很慢的孤独生活。
  也是在那段时间,我突然深深地发现,母亲是真的老了。她的白发越来越多了;我从阳台上看到她在楼下街道上走路的背影,步履蹒跚。
  她还常常忘记事情,有时候,手里明明拿着盐罐,却满屋子到处焦虑地寻找。
  看电视时,她看着看着就打起了盹。偶尔被惊醒,一脸迷惑的样子。
  看着这一切,我越来越感到心疼。那些错过的和她在一起的宝贵时光,再也回不去了。
  我突然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我要放下北京的工作,回到家乡,去陪伴和照顾母亲。毕竟,这个老妇人是这个世界上对我恩情最大的人。
  但是,冷静下来后一想,离开北京回到家乡,哪里有那么容易。
  一是爱人的工作在北京;二是这20多年来,我已在北京扎根,和这座城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离开北京,就仿佛是将一棵大树连根拔起。
  所以,即便从2020年年中我就动了回家乡的念头,实际上又耽搁了一年多才真正实现。


  2020年冬天,母亲患了一场重感冒。儿女们都忙于事业,她怕耽误我们,一个人不声不响地去买了感冒药。
  那几天,她咳嗽得厉害,晚上还冒虚汗。
  我也是后來才知道,那几天,她茶饭不思,每天早早上床昏睡。半夜想喝点热水,也只能自己挣扎着起床倒一杯。
  终于有所缓解后,她整整瘦了一圈。
  我后来知道当时的情况这么严重时,心如刀割。
  我想,无论如何都不能再让年老的母亲一个人待在家了。
  2021年的春节,我们兄弟姐妹4个聚在一起商量。商量来商量去,我们想,要不,送她到养老院去吧。毕竟,在养老院里,一日三餐有人照顾,还有同龄老人陪着聊聊天,不像她如今一个人待着那么寂寞。
  我们考虑的是,等节假日时,再将她接回家。
  于是,我们在家乡小城到处考察养老院。
  看了几家养老院,越看越不放心。有的在遥远的乡下,进去参观,看到老人们木讷、呆滞的表情,让我感觉在这里度日如年般没有生机;有的厕所居然是蹲便,而且没有把手,我简直无法想象,一个八九十岁、行动不便的老人,如何在这里方便。
  考察来考察去,终于觉得有一家养老院还不错。
  于是,回来和母亲商量,连哄带骗,说她可以先去住一个月试试,如果不行,我们马上接她回家。
  母亲不情不愿,闷闷不乐了大半晌,最终还是同意了。
  也许,她自己也觉得,如果再这样一个人待着,她会拖累孩子们的正常生活。
  送她去养老院的那个早晨,天还没亮,母亲就起床了。她明显有些心神不宁,在家里东摸摸西摸摸,仿佛在和曾经的老伙伴们告别。她收拾了铺盖,折起又打开。后来,她去厨房收捡东西时,咣当一声,还将一个菜罐不小心打翻在地。
  我过去帮她,母亲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手足无措。
  那天早晨,吃完早饭,我们开车带着母亲去了养老院,院长在门口迎接。母亲像第一天上幼儿园的孩子一样,拉着我们的手,既紧张又不舍。
  院长带着我们参观母亲的宿舍,两人间。屋里有一个老太太,牙都快掉光了,憨憨地笑着,跟母亲打招呼。
  安顿完后,我们准备离开。母亲不舍地送我们到养老院门口,我挥着手,让她快回去。但是母亲固执地站在养老院门口,看着我们的车子缓慢地开动。从车子的后视镜里,我看见她的白发在风中扬起。
  车子越开越远,母亲的身影也越来越小。那一刻,我的心脏好像突然被什么袭击了一样,疼得厉害。我开不动车子了,将车子停在路边,忍不住号啕大哭。
  那一瞬间,我决定了,我要回去,我不能将我80岁的老母亲一个人丢在养老院。
  我想起了小时候母亲给我讲述的故事:当年,她和父亲感情不和,准备离开父亲。但是在母亲好不容易下定决心后,看着熟睡的孩子们,她最终放弃了。
  她不能丢下年幼的孩子不管。
  我突然想,我有什么理由在母亲最需要我的时候,抛下她不管不顾呢?我有什么理由让她一个人待在养老院里,寂寞地打发时光?如果让她一个人在养老院度过余生,会让我一生不得安宁。
  我调转车头,将车子开到养老院门口,大踏步地跑进养老院。母亲正在慢慢地走回她的宿舍,我大叫一声:“妈!”母亲猛地转身。我跑过去,拉住她的手说:“妈,咱不住养老院了,跟我回家,我来照顾你。”
  那一瞬间,母亲既欣喜又犹豫的表情,大概让我这辈子都无法忘记。


  我知道母亲不愿意拖累孩子,但我还是向养老院院长道了歉,铁了心要将母亲接回家。
  这次,快刀斩乱麻。
  我给在北京的一些朋友写了一封信,告诉他们,我要离开北京了。对这座奋斗了20年的城市,尽管有诸多不舍,但我还是要回家乡了。家乡的母亲老了,父母在,不远游。



  在离开北京之前,我还和爱人长谈了一次。我希望爱人的事业也慢慢地转移回家乡,或者,这些年,我们过两地分居的生活。我对爱人说,母亲的时间不多了,我能陪她一天是一天。在她最需要我的时候,我理当留在她的身边。而我和爱人,余生还有很多的时间可以待在一起。   我还对爱人说:“等将来母亲百年之后,我再好好弥补对你的亏欠。”
  好在我的工作方式比较自由灵活,不需要坐班;加上前些年的奋斗,在北京也积累了一些物质基础,我想無论怎样,都不需要太为未来焦虑。而且,母亲现在身体尚可,还没有到衣食完全不能自理的地步,这时候回去陪伴、照顾母亲,正是最好的时光。
  回去后第一件事情是买房。原来母亲在县城里住的老房子太破旧、狭窄了,得换一套大一点儿的。好在县城的房价相比北京便宜多了。我们看上了一套独门独院,定下后,简单装修一番,就和母亲一起搬了过去。
  家乡在鄂东南的一个小城,这些年,随着县城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家乡修了很多公园,越来越宜居。这套房子附近就有一个湖滨公园,我每天早晨可以去湖边跑步,每天黄昏时可以带着母亲去湖边散步。
  有时候,待在小城里,也会略微感到一些不安。
  比如有一天晚上,我在电视里看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开幕式,想起那些年,作为时尚杂志编辑的我,俨然是奔走于北京各大时尚派对、观影场所的“社交狂”。突然安居于家乡的小城,有时候会想,我会被时代的列车抛弃吗?会“小城一日、世上千年”吗?
  但是,有一天下午,我写作累了,走下楼,看到母亲一个人坐在院子里,看着天空发呆。然后,我就想起那些年她一个人住的时光。是不是也经常有这样的时刻——她一个人感到寂寞无助时,无人言说,只有望着天空中的云和飘过的风,对着它们喃喃自语。
  现在好了,我可以经常陪着母亲说说话。我可以早晨带着她去逛逛小城的菜市场,去看菜市场里新鲜的蔬菜和在池子里活蹦乱跳的鱼;可以带母亲去吃早餐,和邻居街坊们大声打招呼。到了中午,我还可以给母亲做饭,看着年老的母亲午睡时,像个孩子一样口水流下嘴角。
  当然,还有这样的美好时光——黄昏时分,结束了一天的伏案工作,我带着母亲去湖边散步。夕阳透过天边的晚霞倒映在湖面上,一片波光粼粼。我和母亲坐在那里,经常久久地不发一言,享受着这难得的亲情时光。
  我想,一个人总要知道,哪些事情对于当下的自己是最重要的。就像现在的我,回来照顾母亲,是我这一刻最重要的事情。风烛残年的她那么需要我,还有什么比她更重要呢?
  那些所谓的理想和事业,一定还有更多的时间去实现,但母亲的老去,真的已经来不及了。
其他文献
一  翻翻中国的文学地图,某一个地方因为某位作家的执着书写而闻名的,实在算不上少数。远一些的,有柳宗元的永州、柳州,苏轼的黄州、密州;近一些的,也有老舍的济南、郁达夫的北平、张爱玲的香港、迟子建的北极村……但像高邮这样,广为读者偏爱,并且能让人每每提起来脸上总洋溢着欢快的市井气息的,到底还是少数。  提起高邮,人们随口就能背出不少句子:“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下过大雨,你来
期刊
在丽江永胜古镇,刚被井水冲洗一新的石板路上,珐琅银匠小谭正以令人眼花缭乱的手速摇动抽银丝机器的把手。他媳妇手中握着银丝的一头,边向前跑边回头。小谭大声催促她:“别东张西望,别跑歪了,旁边是别人的赛道!要笔直地跑,要匀速跑!”一根纤细的银丝正在两人之间生成。小谭7岁的女儿说:“只要一抽银丝,爸爸就成了魔鬼教练,那一头不管是谁拉着银丝,都会挨训。”  小谭闻声说:“当年,我在这条石板路上跑了7年,我爷
期刊
四例确诊。两个小区升级为中风险区。全员核酸……  消息一个一个传来,我们安之若素,照常上班。  外地朋友打来电话询问情况,惊讶于我们的一切如常,问:“疫情都无法让你们停止工作吗?”笑答:“只会让我们的心更火热。”  这自然是开玩笑。但那时的我们,的确一切如常。  2021年10月底的兰州,因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出现,频频出现在新闻中。  与2020年初相比,所有人都淡然而笃定。我们一轮一轮做核酸检测
期刊
一  在北京读大学的女儿要回家一趟,因为暑假在家门口社区医院接种的某疫苗,到了接种第二针的时间。  在我们三个人的微信群里,女儿发了张回家的火车车次截图,我立即从沙发上弹起来,做出“磨刀霍霍向猪羊”的姿势:“回家,做什么给她吃?”  “她喜欢吃糖醋排骨、油爆小河虾,喜欢炒年糕,喜欢夹黄油的菠萝包。”我一边说着,一边在便签纸上唰唰写下要买的东西。  第二天一下班,我就直奔超市,提着满满两大兜东西回来
期刊
裂帛,是撕裂锦缎的声音。  锦缎,我没有撕过,粗布我倒是撕过,刺啦——那声音的确是爽利的,干脆利落,甚至接近轻灵。没有利刃的介入,只用两手一抻,布就裂作两半。这样想着,我开始羡慕旧时在布庄上班的人,那样,岂不是每天都可以听到裂帛之声?  帛,裂开,在案上,分成了“楚河汉界”。两片布就此别过,这一片被做成了旗袍,那一片被做成了夹袄;这一片被裁剪成了肚兜,那一片被做了鞋面。好听的裂帛之声,其背后也可能
期刊
一  1983年,我14岁。那一年的除夕是2月12日。早在几天前,父亲就跟母亲说,今年春节,他打算向领导申请值班,从除夕到初三。母亲坚决不同意,说:“家家户户都在家团圆过年,你却要在最关键的4天值班,不行!”  父亲附在母亲耳边低声说了几句什么,仿佛往蜡像上吹了口热风,母亲刚刚还愤怒不满的表情,瞬间变得柔和了,还高兴地点头表示认同。这是我记忆中唯一的父亲用言语说服母亲的场景,说服速度之快,母亲的配
期刊
一  这一年我做过最值得的事情,就是去见了两个人。  一次是暑假和朋友羽衡旅游时,行至山东境内,我随口提起两年多没见的济南好友橙子,羽衡便提议不如顺道去看看对方。我的第一反应是算了吧,虽说橙子是我最为珍视的异地友人,但总觉得临时起意的造访是一种打扰,万一他并不乐意被我占用宝贵的休息时间呢?但羽衡说:“别想那么多,人都是见一面少一面的。”  说见就见,我立刻将原定的行程延长了两日。在微信上跟橙子说了
期刊
城市的孤独,需要便利店来治愈。  時针指向半夜12点,商铺歇业,电车停运。唯有窗明几净的便利店,在黑暗中散发着微弱的光芒,犹如灯塔般指引着夜归的人们,也暗示着这座城市仍在正常运作。  据统计,在日本每2000人就拥有一家便利店,有时相隔不到100米就有两三家。在全家、罗森和7-11中,我最喜欢7-11,大概是因为曾经在这里打过近3年工。在这里打工的大多是学生,还有周围的家庭主妇。刚到日本时,我的日
期刊
一  28岁以前,我都是耻于提及自己家乡的。  家乡在这两年才从“县”变成了“区”,仿佛等待了有10年,人们才风光满满地给自己贴上“南京人”的标签——骨子里还是有些不认可。  作为不知名的小县城,溧水自得其乐地存在了千百年。就像《桃花源记》里写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我小时候的生活大抵如此。我们在城镇的中心读书,周末便去乡野间
期刊
什么是家的模样?关于这个问题,一千个人有一千个答案。家是一个人的游乐园,家是几口人的柴米油盐;家是一张柔软、慵懒的沙发;家是责任,是孤独,是烦闷,也是一杯暖茶,一顿饺子,一盏灯火;家是有时远离但终将回去的地方。  柴岚绮的家是由一顿顿饭、一盏盏灯缀成的。做给女儿吃的一桌子硬菜,刚进父母家就端上桌的饺子,新家里亮起的暖黄色灯光,病床上相互依偎的父母,这些片段犹如一个个蒙太奇镜头,连缀起来就成了家的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