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湖南花鼓戏的校园传承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wj8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湖南花鼓戏是中国的地方戏曲剧,也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但是由于改革开放等原因,戏曲行业开始没落,花鼓戏的传承之路日益严峻。由于花鼓戏大多都是口传心授,在传承过程中难免遗漏掉一些精彩内容,大多数传统剧目也长时间都没有被搬上舞台。他们的表演艺术、创作手法和戏剧性的特点难以更新,老龄化队伍的结构也严重制约花鼓戏的创新和发展。随着表演艺术家的相继离世,一些优秀的剧目和唱功都将面临失传的窘境。本文希望能通过校园传承的方式为花鼓戏的传承增加一条新的途径,让传统艺术文化在青少年心中扎根,为复兴传统戏曲艺术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 湖南花鼓戏;校园;传承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0-0066-04
  一、湖南花鼓戏的保护与传承现状
  (一)湖南花鼓戏保护与传承工作取得的成效
  1.申遗成功,获得法律保障
  花鼓戏是湖南,湖北、江西、陕西、河南安徽等地也颇有名气的同名歌剧,通常指的是湖南花鼓表演。在众多的地方戏曲中,湖南的花鼓是流传最广也是影响最大的。其曲调主要来源是民间小调,也是在地花鼓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中民歌是湖南花鼓戏的起源,民间戏曲也被称為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它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个性和当地人的审美习惯的综合表现,从清代嘉庆年间起至今的历史已经有两百多年。而湖南花鼓戏真正发展时期则是在民国时期,其中流传较广的湖南花鼓戏作品有《刘海砍樵》《伍家坡》等等。作为湖南最广泛最深远的湖南本土歌剧,湖南花鼓戏被评为世界上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于2008年成为当地的文化资源,也成为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那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呢,用语言来说大概就是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又特别具有传承意义,且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种活的文化遗产。它是从劳动人民的日常种植和生产实践中产生的。可以看出,这个遗产是不能用书本来描述的,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我们可以找到的东西,在物质文化遗产中则无法用语言表达。所以我们也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弥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足。早在两千零几年政府和国际方面就陆陆续续发布了许多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公约,其目的也是为了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并详细界定了非物质文化的概念和它所涉及的范围。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方戏曲流派代表的特点和一个民族的地域特色,在思想和艺术上,它也有一个特定国家的印记和特定区域。就比如说湖南花鼓戏,在得到了政府的重视且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后,这两件事情原本是值得高兴的。但是如果从事花鼓戏的演艺事业者只是单纯的想得到政府部门的认可,而忽略了艺术的最大受众者—人民群众的感受,那么后果必然是不可想象的。
  2.建立传习机构,获得人才培养保障
  作为一种湖南本土普通民众所追捧的常见的戏曲,湖南花鼓戏其实是很有民众基础的。民间戏班通常由十几二十个演员组成,租一个废弃的场地搭台表演。他们走在田野里走在大路上。但无论他们走到哪里,因其曲调高昂明亮,带有浓厚的喜悦色彩,人们的婚丧嫁娶基本上都会邀请其表演助兴,渐渐的花鼓戏也成为了底层的农民最熟悉也是最喜闻乐见的观赏模式了。花鼓戏则正是在这种看似随意但实际紧贴老百姓生活的模式下得以传播,甚至被广泛传唱,在这种过程中也曾达到过花鼓戏艺术的巅峰。
  在当前社会中,剧团,演员减少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专业的剧团大部分都是接受行政慰问演出,花鼓戏演员们大多不太愿意接受日常商演,与此同时民间戏班的状况就更让人担忧了。演员稀少且不说,他们的演出大多是去废品场寻找能利用的工具,再租一些价格便宜的废旧场地,而他们的收入也就靠观众的自愿性取得。对于梦想的缘故,为了使这种奉献给艺术,他们无条件地坚持到底。经过一些靠谱的统计表明近400种的中国剧种中大多数都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存在的,只有少部分剧种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发的。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再也没有一个新的剧种涌现出来,虽然有些地方剧种已经制定好,地方戏却似乎是处在了经济低迷的时期。在商品趋势的影响下,地方剧种的生存和发展是困难的。这个时候则需要建立专门学习花鼓戏的院校以及传习机构,吸引对花鼓戏有兴趣的人们来学习,提供一个传统戏曲生存的环境和条件。
  (二)湖南花鼓戏保护与传承工作面临的问题
  1.城市化建设使创作土壤渐渐流失
  作为中国最具特色的地方戏曲之一,花鼓戏传承发展的历史悠久。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开始,大面积推动着农村人向城市发展,传统的农耕生活方式逐渐转变成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作为一个极其具有乡土气息的地方剧种,湖南花鼓戏的传承与创新离不开农民,它产生且发展于劳动人民的生活,同时湖南花鼓戏它也是产生于农村并且发展兴起于农村的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湖南花鼓戏绝大多数是喜剧型的作品,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湖南花鼓戏的喜剧风格也逐渐形成了它独具一格的特色。大多数的花鼓剧本主要反映底层老百姓的劳动生活、爱情生活和家庭生活,人们能看到在自己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场景、经常看到的动作、经常听到的话、经常接触的故事情节,且通过一种带有戏剧效果的场景来表演给人们看,其实是非常容易引起共鸣的。这是第一次由住在农村地区的农民和住在城市的劳动人民这一社会底层所共同接受的。正是因为它的“原味”,使湖南花鼓戏有生存的土壤。更令人不解的是,湖南花鼓剧团一般是在城市,农村人却没有途径能看到花鼓表演。频道欣赏和观看,在戏曲艺术的当前发展的时代,我们可以用最简单的方式让“俗”文化回到农村,回到自己的沃土,并让它吸收土壤中的养分。直到它足够成熟,有足够的营养和吸引力时,自然能够得到人们对它的关注。并且人们因为喜爱它而去认可它,追捧它。但是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大量的农民向城市转移,受众群众减少,作品创作力量大幅度下降,大大影响了花鼓戏新作品的创新速度。   2.普通话的普及对方言土语的冲击
  湖南花鼓戏的复杂和特点跟其多样化的方言土语是脱不了关系的,经历了改革开放之后,普通话的普及使得人们对语言的要求同一统一,这个大势必然会对“俗”文化的湖南花鼓戏造成巨大的影响。虽然花鼓戏有很多让人难以理解的地方方言,在演出中人们多少会因为听不懂土话而不能很好地理解整部戏的内容和它所表达的意义,人们自然感受不到戏曲的魅力,也就觉得没那么有意思了。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何其不是它的本质和特色呢,毕竟,有一种说法是,就是因为不了解所以觉得好奇了就会想去了解。
  总之,当地方剧种加强其独特的性能特点,他们也会形成自己的局限性。相对于地方小戏剧,那些在大方言区传播的戏剧,因为有更多的人可以了解他们的含义,所以往往有更广阔的市场。目前,大多数地方戏曲都面临着“城市”的尴尬。为什么当地的戏剧不会广泛传播,本地戏剧如何能得到更好的发展,除了从服装,声音,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研究,方言也是一个考虑因素。任何一种戏剧从一定地域文化起源和使用当地的方言。例如,在长沙花鼓戏,在长沙花鼓戏剧方言相对于当地的方言口语是稳定和保守的;在另一方面,长沙花鼓戏曲的方言通常接近普通话,这点则能让人们听得懂台词,理解剧目表达的意思。
  3.现代娱乐方式对花鼓戏的冲击
  在现代对花鼓戏造成巨大影响的娱乐方式有很多,从1976年开始,改革开放使人们走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经济发展思想改革,人们的生活水平物質条件也越来越高,各行各业都得到了飞速发展。这个时候人们也开始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和钱财去到娱乐活动中放松自己,享受生活。人们唱歌跳舞,现代流行的音乐,用彩色电视追剧以及用来用笔记本台式电脑上网都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休闲娱乐方式,这就对本土的传统艺术尤其是戏曲的艺术造成了超级大的冲击,这些娱乐方式也使得人们的欣赏口味得以转变。观看花鼓戏的观众越来越少了,导致了花鼓戏团大量减少,演员面临转行,传承人员稀少,剧种也日益萎缩,其生存空间也变得越来越狭小。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的社会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娱乐活动上,有直观可视化媒体,比如电影和电视基本完成。更新速度快,内容形式也很多,让人们眼花缭乱,人们的审美趣味已经变得多样化。文化娱乐,如电影,电视,CD,VCD,DVD,卡拉OK等的形式哪怕在普通人的家庭里也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文化革命”之前,并没有很多艺术形式可供选择,如果人们想要欣赏各种艺术就只能走进影院。而现在当代电视已经进入亿万人的家庭,人们只要坐在家里,就可以享受不同民族的文化节目和各种形式的休闲娱乐,屏幕的艺术几乎淹没了舞台艺术,从而使戏剧从艺术的主人逐渐变得无人问津。传统剧目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娱乐的主要文化形式,但现在它已经逐渐从艺术之王的状态经过了近千年的历史直线下降。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一些地方小戏比如说湖南花鼓戏因其本身具有民族特色和强烈的时代精神,取长补短,借鉴了许多优秀的表现手法和手段,符合了当代年轻人的审美乐趣。但是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戏曲行业开始没落,加上一直以来又没有出现好的剧本,所以花鼓戏的市场逐渐也不景气了起来。2008年,湖南花鼓戏入选为第二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原本是一件好事的。但是在这之后湖南花鼓戏却成了替地方政府拿奖的道具,生产出的作品大多不尽人意,这种结果直接导致花鼓戏脱离了群众而成为了其传播的难题。
  4.传承人及传承途径有限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人们审美需求的多样化拓宽了地方戏曲与当代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政府在这个情况下并没有伸出援助之手,在改革开放之后完全把重心放在了经济发展的建设当中,对花鼓戏没有规划它的发展前途,只提供了极少的资金支援,大有让花鼓戏自生自灭的意思。而经济紧张又使得大多数地方戏剧公司面临接不到上演和无偿演唱的困境,歌剧观众减少,市场低迷,经济收入微薄,导致许多歌剧演员离开舞台,其中不乏许多优秀的表演人才。在古代,湖南花鼓戏一度从农村占据了城市,由此可见其受欢迎的程度。从根本上说,农村地区是湖南花鼓戏专业一些学院招收的学生的主要来源,而较昂贵的学费则排除了农民子女的一些孩子;因为他们从事戏剧表演比较困难,富家子不愿意进入戏剧班,这无形地限制了湖南花鼓戏专业演员的培养。其次,湖南花鼓戏是一门综合性艺术,注重“歌舞,手眼”,成为优秀的湖南花鼓演员,除了更好的天生条件外,还需要自己的努力,而且即使是学成之后,专业花鼓戏演员的收入也是较低的。这种“高投资低收”的投资无形中也是湖南花鼓戏专业队学生的吸引力大大降低的原因。
  二、湖南花鼓戏校园传承的意义
  (一)为湖南花鼓戏的传承增加了一条新的途径
  在经济文化政治高速发展的时代,传统戏曲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巨大的问题。其不合理的分配制度和所有制结构,落后的传承方式以及戏曲内容陈旧,时代感不强等原因大大限制了湖南花鼓戏的发展和传播。通过校园传承,让新时代的学子接触并了解具有独特魅力的戏曲艺术,无形之中为湖南花鼓戏的传承增加了一条新的途径。
  (二)让传统民间艺术在青少年心中扎根
  作为祖国未来的花朵和未来的栋梁,青少年才是挑起复兴湖南花鼓戏大任的主要角色。在这个花一般的年纪,年轻的学子总是会学习各种感兴趣的内容,相对于年长的人们学龄更长,也有更有的精力能投入在戏曲学习中。在对湖南花鼓戏有一定了解后,我相信通过花鼓戏自身超强的感染力,会使得青少年在不知不觉中被吸引,使传统戏曲扎根在青少年心中。而培养了青少年的热情,自然也就扩大了观众群体。
  三、湖南花鼓戏校园传承的方法和策略
  (一)花鼓戏进教材
  既然我们想用校园传承的方法来传承花鼓戏,那是不是得考虑一下简单直观又有效的把花鼓戏编进教材这个方式。学校里面芸芸学子,其中不乏有对戏曲感兴趣的人。如果能把花鼓戏编写进教材,能使得没兴趣的人更加了解花鼓戏,而有兴趣的人则会产生一种我喜欢的东西在教材上有的自豪感。这样做的话,起码能让花鼓戏被学生们所看到。   (二)传承人进校园
  随着戏曲行业的没落,对学习花鼓戏又有固定的家庭经济要求,政府也始终不能做出资金方面的保障,致使有心有能力学习花鼓戏的表演者越来越少。但是如果学校能够做出改变,尝试招收一些花鼓戏专业的学生进入校园,各种专业的学生接触到花鼓戏的同学,自然会潜移默化地提高别人学习花鼓戏的兴趣。
  (三)提供展示平台
  1.文艺晚会或者互动展示
  逢年过节的时候,我们能看到,在学校的广场上总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文艺晚会。那么如果在这个晚会上,能出现花鼓戏的表演,那么是不是会勾起学生的好奇去了解这个东西呢。就拿我自己来说,如果在偶然中碰到了自己很喜欢的觉得很感兴趣的东西,我会尽全力去了解这样东西。所以,通过文艺晚会的形式来传播湖南花鼓戏也未尝不是一种好的方法。
  2.花鼓戏演唱比赛
  向学院向学校申请举行花鼓戏的比赛游戏,也许能引发一场热爱湖南花鼓的热潮。人们能感受到快乐,在此过程中,无形地提高了人们对花鼓的理解和欣赏水平。从而使湖南花鼓戏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3.创编花鼓戏风格的课间操舞
  现代流行音乐作为音乐界的主流,跟其动人的旋律和简单通俗的传唱脱不了关系,比如《小苹果》和《最炫民族风》能火起来的原因也是因为其传唱度和魔性的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如果花鼓戏也能借鉴其表演形式,创编一套具有花鼓戏风格的课间操舞,不说一下子就能被大众记住,但是总是能留下个印象的。这难道不能算是传播鼓乐剧的好方法吗?
  四、结论
  湖南花鼓戏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只有与时俱进,用创新思维发展湖南花鼓戏才是历史发展的轨迹。通过这种方式,湖南花鼓戏将以现金娱乐的形式重新焕发其独特魅力。在歌剧衰落的时代,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是艰巨的,我们没有理由不挑起时代给予我们的信任。在当前的文化生态,如何保护和开发利用与区域文化的精髓这个地方戏曲,让它重新激发其艺术生命力,是历史的使命和责任这一传统交给了我们这个时代。
  许多地方剧种,包括花鼓,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花鼓戏作为一种大众的“俗”文化,学者的目的也并不是简简单单地让这种戏曲艺术毫无变化地回归到大众的视线里,而是想在花鼓戏原有的优点的基础上,创造出一些新鲜的值得人们探究的东西。中国传统戏曲从古代传承到现代已经经历了近千年的历史辉煌时期,但在这个五花八门色彩斑斓的现代社会,花鼓戏像一块宝石用布蒙住了它的色彩,就好像在一个暗无天日的年代阻挡了其固有的魅力。
  自从花鼓戏从艺坛盟主的高位上掉下来之后,其生存环境让人感到担忧,如何让花鼓戏以新的形式回归到大众的视线视野中也成为了一个深远而又值得学者化花费众多心血去研究讨论的课题。寻找湖南花鼓戏的出路是一个正在进行的话题,需要经过不懈的探索。从变化的角度来看,任何一种戏剧都包含着中国文化的“密码”——它是大众文化的代表,代表着大多数人的美学。只有回归民族文化的根源,才能将其转化为当代文学和艺术的森林。
  观众是歌剧之神,湖南的花鼓和大多数观众都是“风俗人物”。湖南花鼓戏只坚持创新精神,“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创意和表演理念,真正回归公众。
  参考文献:
  [1]谭真明.湖南花鼓戏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7.
  [2]贺鲁湘.论湖南花鼓戏的发展与推广[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3]宾蕾.湖南花鼓戏花旦唱腔特点探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1.
  [4]甘泳梅.湖南花鼓戏的艺术特点[J].艺术百家,2013,(3).
  [5]曹泓.传播语境下的湖南花鼓戏现代境遇研究 [J].民族文艺,2017,(1).
  [6]万雅娜.湖南花鼓戏演唱技法初探[J].民间奇葩,2014,(4).
  [7]徐玉兰.湖南花鼓戏在民歌中的融合和传承[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
  [8]任艷平.浅谈青少年对湖南花鼓戏的传承[J].音乐时空,2016,(9).
  [9]贺鲁湘.论湖南花鼓戏的发展与推广[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10]董宁.论湖南花鼓戏的传承与发展[J].歌海,
  2010,(5).
  作者简介:
  李梦帆,女,汉族,湖南岳阳人,云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与舞蹈学。
其他文献
【摘要】 马克思在其相关的论著中,实践哲学在不同的时期、不同意义上以不同的概念形式出现,但实践哲学改变世界的功能已经被揭示出来,实践是人与自然的改造与被改造之间的关系问题,而非以往哲学的解释世界的功能,实践的这种人与世界的改造与被改造关系作为一条隐性的逻辑贯穿在马克思不同时期的文本思想中。  【关键词】 实践;感性活动;改变世界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 一幅优秀的作品,应该拥有生动的造型语言,因为造型语言的灵活运用尤其能体现出艺术家本人的个性和风格。绘画中应该充分地描述自己的内心情感并付诸于作品,使作品有丰富的内容,从而产生价值。使观者可以在作品前用心思考。创作者的情绪贯穿于整个画面之中,使整个画面存在着一定的不完整性,不会影响画面的内在连贯性;情感的表述要根据内心表达;影视作品情绪的巧妙运用:影视作品中有很多的元素也会给画面带来很多知
期刊
【摘要】 中国古典文学作为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有着丰富的文学价值、史学价值和精神价值。本文在问卷发放与整理的基础上,得出以铜陵学院为代表的当代大学生关于中国古典文学的阅读现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与之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 大学生;中国古典文学;文化自信;调查报告  【中图分类号】G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
期刊
【摘要】 法兰克福学派作为20世纪西方马克思美学思想的主要流派,以其批判思想为一大特征。提出了“文化工业”概念,“单向度文化”概念以及“机械复制”理论。代表人物有:狄奥多·阿多诺、赫伯特·马尔库塞、瓦尔特·本雅明等。我国尚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属于工业大国,因此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的批判,或能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一些启示。本文梳理了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的批判,并做了归纳和总结。  【关键词
期刊
【摘要】 20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几乎每份报纸都办有文艺性副刊。而《人民日报》副刊《大地》更是经历风风雨雨,始终坚守自己的文艺园地,屹立不倒。一方面得益于常变常新的编辑思想,更重要的是它始终坚持文化价值本位。在如今喧嚣热闹的副刊界,这一坚持难能可贵。本文以《大地》为样本分析,运用传播学拉斯维尔的5W模式,介绍当前主要流行的副刊理念,探讨《大地》的发展历程和文化价值,并对文艺副刊如何坚持文化价值提出四
期刊
【摘要】 纪录片中各种符号资源协同构建的人际意义,能触动亿万观众的心灵,引发最深层的情感共鸣,具有良好的价值导向,对国家及城市的形象构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评价理论和视觉语法为基础,探讨《东湖》纪录片语言和视觉资源协同构建积极的人际意义,具有提升城市形象、传播中国形象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东湖》;评价理论;视觉语法;多模态构建;人际意义  【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 《天堂电影院》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导演朱赛佩·托纳多雷著名的“时空三部曲”之一。该片将现实主义题材与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相结合,在缅怀电影历史、展示个人情感历程的同时,以独特的艺术构思和唯美动感、清新别致的镜头风格,为观众塑造了个性鲜明、感人至深的人物形象。本文从影片的镜头语言的隐喻性特征入手,着力阐释其在人物形象塑造和人物心理刻画方面独特的艺术趣味。  【关键词】 浪漫主义;镜头语言;隐喻;
期刊
【摘要】 高校民乐团对于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传承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对民族乐器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民乐团的发展越来越快,在高校中能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有利于让我国的民族乐再次焕发生命力。本文对高校民乐团组建、发展以及指挥技巧等展开了研究,为高校民乐团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 民乐团;组建;发展;指挥  【中图分类号】J69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 1934年9月至10月间,影片《路柳墙花》的编剧姚苏凤不满影评人石凌鹤在《申报》发表的《评〈路柳墙花〉》和在《大晚报》署名“吟秋”发表的《〈路柳墙花〉小言》,两人之间展开被时人称为“凤鹤”之争的笔战,进而引发影评界多人参与,成为镶嵌于1930年代中期“软硬”大战中的一段插曲。  【关键词】 《路柳墙花》;姚苏凤;石凌鹤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要】 城市的复兴和翻译运动催生了十二世纪的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带来了文化冲击和新的思想观念,提供了精神和物质基础,这样也就吸引一批批优秀的学者漂洋过海来到意大利、巴黎这些思想先进的地方进行文化交流,组成师生行会。在此背景下,欧洲开始产生人类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宝贵文明之花——大学。大学在文艺复兴的推动下,渐渐有了雏形,开始从历史的海浪中冲出来,使人们看到了大学真正的面貌。  【关键词】 十二世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