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冒进

来源 :辽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d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年上班第一天,关河镇镇长刘新征就锣鼓紧敲。关河镇号称全县农业老大,35岁就当上镇长的刘新征,在这已锤打了两年多。他深知身上的担子,做事总是风风火火,大张旗鼓。四邻都叫他刘冒进,县里安排中心工作,别人就给他打电话,问刘新征这次冒进吗?当心,步子大了,别扯到蛋啊。电话那头传来一串怪笑,刘新征便回敬玩笑:我在前面等你个乌龟。
  他叫住老罗,今春植树造林咋整。老罗在关河镇快管了一辈子农业,哪块地界儿绿不绿门清。老罗雅号“小诸葛”,算是书记、镇长的半个军师。
  一听植树造林,老罗脸都绿了:“今年不好干啊。一个是,县里下的任务大;再有,咱们沟渠河沿、房前屋后这几年几乎绿化完了。再就是,听说除了按往常实地查看外,县林业局要用GPS定位,还须标出绿化地块经纬度。”刘新征一撇嘴:“这事难住你‘小诸葛’了?”老罗眨了眨清亮的小眼睛,没听出刘新征啥意思:“你是说过去的老办法?”老罗摆手摇头:“老办法不行了,现在县里较真,手段先进。”刘新征说:“过去咱们不也有一报一,有二报二吗?我是说没地可种吗?”老罗这才明白,一拍脑门:“可不是,有米无锅嘛。”刘新征哈哈大笑,说:“有,‘锅’在农民手里。我们从农民手里租地,然后再返包给种植大户。”老罗深吸一口烟:“农民的地比金子还贵,租金谁出?价格多少?再者,耕地种树违反政策吧?”刘冒进说:“这些事,春节期间我摸个差不多。我和南留村马支书也通了电话,他那原来有大约1000亩林地、荒地,十几年前大力发展粮食,把果树都砍了改耕地。价格嘛,一亩一年650元。下午,你就去找他落实地块,把地拿下来,就记你头功。”老罗知道南留村真有这么一块地,这事八九不离十了。二人又推敲了几个关键点,老罗心中有数了,起身直奔南留村。
  老马是连任三届的老支部书记,经验丰富,干事利索,南留村是全镇的红旗村。刘新征自然想到让老将出马,这一炮还必须打响。老罗和老马搭配,这个硬仗肯定胜。刘新征电话当冲锋号,吹得老马春心荡漾。老罗在老马家里,一边喝着马大嫂熬的山药粥,一边和老马分析南洼那一方地各戶情况。老马提到里面有几户爱闹事,可能会出点儿难题儿。老罗说咱本着先易后难,先君子后小人,最后再啃硬骨头。老马一摆手:“风大还愁压不倒草,只要镇里决心大,我保证问题不出村。”老罗哈哈一笑,他和老马打了一辈子交道,他知道老马想听什么话,说:“你放心,这是刘镇长打的今春第一仗,领会精神了吧。”老马点点头,他最担心刘镇长虎头蛇尾,搞得村里收不了场。
  一夜之间,50多家涉地户全部搞定,老罗和老马会心一笑:政府认真做事,老百姓支持配合。刘新征给老罗打来电话说,县林业局已经上报了1000亩退耕还林项目。老马在旁竖起大拇指,刘镇长在下棋呢,我们这俩老卒使劲往前拱吧。
  刘新征率领老罗、老马等人,坐地指挥协调,1000亩地块从签协议、落实大户进场、组织调度树苗、提供浇地水源,忙活了20多天。一洼新绿,装点了春天的脚步。
  一日早晨刚上班,刘新征接到县政府办电话,市县领导上午十点视察千亩造林项目。他赶紧安排老罗组织人员、车辆布置现场,又让办公室通知老马做好准备。市县领导拉开一排,站在地块边上,说说笑笑,指指点点。刘新征心里的石头落了地,他自己好像听到咕咚一声。
  县长频频点头,并当场拍板:“请办公室起草,县财政拿出一点钱来,对于造林大户给与以奖代补的办法,我们一定要扶持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刘新征拉住赵县长的手,说:“感谢县里支持,现在基层干点事确实困难,不过,我们是给一点阳光就灿烂啊。”众人哈哈大笑,笑声荡漾着田野,像在催生着树苗茁壮成长。
  望着远去的考斯特,刘新征擦了一下额头。他这次不是冒进,是胸有成竹。
其他文献
人民医院是新建的,阳光也是新鲜的  有一股淡淡的来苏水味道  那片阳光从候诊大厅屋顶那片透明的玻璃  上洒下来,落在新鲜的地砖上  让走过的人心生希望。洒在那些花草上  花草长得茁壮而艳丽  我知道不久就医的人会陆续到来  这些阳光会伸出温暖的手  会用亲和的语言抚慰,会把信心布满  每双渴盼的眼睛,而我更希望  患病的人会越来越少,这个空旷  的大厅只有阳光游走,只有水池里的鲤鱼畅快地游  只有
期刊
得闲一周,到千朵莲花山小住。五月的山间有神仙般的日子。空气、草木、流水、远山,都青涩鲜嫩。特别是山南山北的梨花,如雪似云,更衬着千山迭翠、春色可餐。来到这里什么都不需做,只静静坐在石径的台阶上望望天,看看山,听听风。这里自动屏蔽世俗声,在自然面前,人类和其他万物一样,只能满怀感恩。  晚间茶叙。泉水、泡茶、对饮,旧日时光里的趣事窘事随着茶水越来越浓。茶杯、粗瓷、淡青色,一如渐渐合围而来的暮色。由木
期刊
说起狗,在上世纪九六年之前,是说什么也不会想到我的生命中会与一条狗有缘。因为,我是因怕狗而最讨厌狗的。  改变我的,是一九九六年的夏天。那时,我家居住在城边一座自盖的二层小楼,楼前有一棵高大的枣树、几棵葡萄架起的凉棚和一片种着花草蔬菜的院子。那是个充盈着绿意与温馨的院子。只是,夏天的某一日中午,从班上回家打开门一看,室内的东西被翻得乱七八糟,脑袋“轰”地一声:进小偷了!当时,并未怕被偷走了什么东西
期刊
那三孔石头窑依山势而建,门前是一条大道,大道的边沿上长满了一种结着豆荚的带刺植物,我们叫它“狐狸木”,树丛下是峪里河,以河为界,是两个县。这三孔石头窑孤零零地矗立在河边,没有主人,也不属于任何一个村落,人们干脆叫它“三孔窑”。  我爷爷虽然能把山顶上那两座古庙的来历讲得头头是道,却说不清楚这三孔石头窑的主人是谁。每次去姥姥家我们都经过这里。幼年时,我记得它没有门窗,一下雨,放羊人就急忙往三孔窑里赶
期刊
善良如风  儿时,因为父母的勤劳,家境还算殷实,而邻居家,总是早早地开始借粮,聊以打发岁月。  每年青黄不接之际,便是邻居拿着撮箕来我家端粮食的时候。每每,我看到母亲总是往他的撮箕里使劲装,满满地紧紧地,如在打夯,如在筑墙,那般坚实,生怕亏欠了他。而第二年,归还粮食的时候,母亲总说家里陈粮还多,让他再等等。有时一等,母亲就忘记了,邻居仿佛也忘记了。  有一次,邻居也许是良心发现,终于提起还粮的事。
期刊
老爸的扁担挑了一辈子,跟爸一样实诚。  那还是分家时,爷爷特意给的,说爸力大能干,是个能扛活的人。  那时候,在那个叫秀水的小山村,爸就用这根扁担挑柴,挑米,挑货郎,也挑起了我的童年。爸跟扁担形影不离,故事,也因扁担而起。  二婶是我的亲婶子,也是我家的邻居。二叔因为下矿,一次矿难中三十出头就没了,只留下二婶和刚出月的孩子。村里人都说二婶命硬,犯白虎,克夫。二婶不好再嫁,别人也不敢给介绍。她一面下
期刊
一  牵牛花杯里的露珠是甜的  成熟的谷子的头是低的  走出篱笆墙的视野是开阔的  树梢上的白云一直尾隨  我把头抵在车窗上  让他认清我对宽广痴迷的模样  阡陌中的广阔与繁茂  飞快的隐退  又飞快的迎面而来  把我被禁锢的思路打开  二  大厦门前的银杏树是笔直的  我们的身影也是笔直的  这件事云可以作证  所有的事物  都朝着自己的方向发展着  新时代的风吹到了望儿山脚下  吹红了疗养院里
期刊
女儿上高二的时候,我带他去北京参加一个舞蹈比赛。在化妆的时候,化妆师问,你们是哪的人?营口。辽宁营口。营口在哪?离大连近。我知道有鲅鱼圈。啊,那是我们营口的一个区。当时我心情有说不出的滋味,营口,有那么古老的历史传说,有故事,有情怀,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人类的遗址可上溯到距今26万年,它是一座与时俱进的新城,营口的美丽与众不同,可是知道他的人并不多!在营口,不容错过的还有它的特色,有温泉,有
期刊
一溜儿脚印离开茅棚屋,往北坡去,雪地里一路插出窟隆儿。雪骨朵儿还是层层往下压,不多久就灭了那排足迹。  小讨饭围着一簇只露出半拉腰子的木禾柴,手作耙,跋鼠打洞似的扒拉雪堆儿,终于扒到根部,后腰刀鞘里抽出柴刀。他想,砍完这一孔,应够一捆了。  左边山腰突然传来一声嘶心裂肺的响,一棵楠竹承受不了负重,拦腰折断,附压在楠竹身上的雪被,失去依靠,随着楠竹倒去的方向跌下,一霎如瀑。这一声响,震憾到了附近树上
期刊
提起医院,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嫌恶、惊悸、恐惧纠缠在一起,一言难尽。恶劣的环境、陈旧过时的检查和诊疗设备、糟糕的技术和服务、凶巴巴的态度、拥挤不堪的挂号和交款处、肮脏的住院病房,让人望而生厌的一切,几乎是医院留给我的全部印象。  那年冬夜我住院,没有病床,只好加床,被安置在走廊里紧靠女厕所的旮旯处。外面风雪交加,走廊里好不到哪去,瑟縮发抖,妻子只好顶着风雪,推着自行车回家给我取被子,被子取回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