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舌尖上的美德

来源 :文化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Pegatr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现在所面对的幼儿,是在丰饶物质生活、强大物质刺激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当他们经历一次次的物质刺激的时候,养成大手大脚、挥霍浪费的坏习惯。比如在粮食问题上,基本没有节俭的观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对于幼儿而言,节约粮食和如何节约粮食、基本没有观念,因此很难对自己约束自制。
  幼儿的良好习惯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老师、家长的任何行为习惯都会影响他们的发展,所以,我谈谈老师日常生活中对幼儿粮食观念培养的几点体会。
  一、日常进食不浪费
  (一)听奶奶讲那过去的事情
  一些幼儿在用餐时饭粒经常掉得满地都是,饼干、点心乱丢乱扔,这种现象在班级里时有发生。家园互相配合,让孩子知道过去人们经常挨饿的艰苦。家长也对此非常认同,表示不要说现在生活好了,我们浪费得起就可以浪费,我们自己应当认识到,更重要的是让孩子认识到:浪费是一种可耻的行为。
  我班家长当中大多的祖辈,小时候都曾受过苦,挨过饿,对于什么是苦,什么是饿,他们有深刻的感受。但是,对于现在的孩子们,从小就生长在不愁吃穿的环境中,如果家长老师没有刻意引导,他们根本想象不到过去人们经常挨饿的艰苦。因此除了幼儿园内教育孩子日常进食不浪费,还动员奶奶们参与“爱惜粮食从我做起——听奶奶讲那过去的事情”家长助教活动,让孩子们进一步感受节约粮食是一种美德。
  (二)看新闻说这浪费的现象
  新闻中蕴涵着教育资源,丰富的信息资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提供了动态的导向作用,同样也给孩子带来五彩缤纷的知识资源。
  在“爱惜粮食 从我做起——看严重的浪费现象”活动中,定期为幼儿读报,与社会信息同步,让幼儿了解当前浪费粮食现象的严重,并请幼儿讲述自己平时有没有浪费粮食的现象,以后应该怎么做。同时也鼓励幼儿一起讨论节约粮食的好办法,把自觉爱惜粮食的做法延伸到日常生活中,让“爱惜粮食”这四个字深深扎根在心中。
  (三)比餐盘倡导“光盘”行动
  “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有一种习惯叫光盘,有一种美德叫光盘。”对幼儿来说,这不仅仅是一种习惯,更是其成长道路上不可缺少的精神财富和力量。现在的幼儿生活有保障,不至于饥渴挨饿,自然会出现挑三拣四的习惯。说是吃完饭,但餐盘里总会留下一些剩菜或剩饭。
  孩子的心灵如同一张白纸,营造什么样的氛围,涂抹什么样的颜色,构筑什么样的成长环境,对其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目前幼儿园多实行分餐制。吃饭时,鼓励他们将自己的一份吃光。在这种“节约、不剩饭”的氛围引导下,倡导幼儿都以“光盘”为荣。
  同时引导家长,让家长在幼儿在家时,为孩子准备专用的小号餐具,根据孩子平时的食量,盛出正好的量,鼓励孩子将饭菜吃光,让孩子从小养成不剩饭的好习惯。而不是用和大人一样的碗,给孩子盛一大碗,再告诉孩子,能吃多少吃多少,这样就会使孩子养成挑食、剩饭的习惯。
  二、日常用餐少挑食
  青菜不吃,萝卜不要,噘着小嘴,噙着眼泪……面对挑食的幼儿,我看在眼里,烦在心里。以三点措施引导幼儿日常用餐少挑食,积累选择粮食美德。
  (一)提问上下工夫
  幼儿一上餐桌,面对几个菜,不要先问他想吃哪个菜,如果这样处理,他自然只吃自己喜欢吃的菜,别的菜都不再动了。不如这样问他:先吃萝卜还是先吃芹菜?这样的问话其实是给他一种暗示:萝卜、芹菜还有别的菜都是要吃的,只是可以有先后的问题。待幼儿吃了,表扬他,鼓励他下次可以再多吃一点。
  然而,这次不挑食并不代表下次也不挑食。幼儿反复挑食的不良习惯,主要是因为幼儿的自制能力差,对已经纠正过的问题容易出现反复。所以,在矫正幼儿挑食习惯时,也要坚持从幼儿的年龄和心理实际出发。
  我们也经常可以用讲故事的办法,给幼儿介绍这些食物。比如个别幼儿不喜欢吃胡萝卜,那就讲小兔子吃胡萝卜的故事,鼓励幼儿学学小兔子,吃一口胡萝卜。当然不要一次逼他吃很多,只要他尝试了就不错。尝试多了,他也就会慢慢适应这种不太习惯的味道,并从中获得更多愉快的体验,由不吃到逐渐会吃,慢慢改变挑食的习惯。
  (二)粗粮里做文章
  幼儿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不能只给他们爱吃的东西。各种粗粮如小米、玉米、高粱米等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具有平衡膳食、改善消化吸收和排泄等重要生理功能,都应引导幼儿食用。可很多幼儿却不愿意吃。
  因此,要给幼儿讲解什么是均衡摄入营养,还可带领幼儿到蔬菜区观察蔬菜的生长,给幼儿讲解蔬菜在生长过程中都需要什么养料,并提出如果少一样行不行这样的思考问题。也可以拔一颗蔬菜回教室做实验,不给它浇水,几日后蔬菜就蔫了,以此告诉幼儿这就像小朋友挑食一样,少摄入一种营养,会造成身体不健康。
  (三)自身上树榜样
  用餐时会听到这样的声音“老师,我不吃豆腐。”“老师,我要吃肉,不吃青菜。”面对挑食的幼儿不能采用强硬的话语。如“不可以”、“必须吃”等等。这些话只会让幼儿吃得委屈,而且还会因为老师强硬的语气让幼儿更加排斥不爱吃的食物,可以采取示范的方法。
  幼儿的模仿性很强,因此作为教师不应在幼儿面前表现出自己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或者在孩子面前讲这个好吃,那个不好吃。幼儿不爱吃青椒,认为青椒很辣,老师可以先示范性地吃一口,尝一尝,告知幼儿不辣,再请一名勇敢的幼儿尝一尝,证明真的不辣,这样幼儿就能逐渐克服对某种食物的恐惧心理。
  三、日常种植尝辛苦
  (一)知道播种收获的漫长
  由于幼儿年龄小,一般没有直接参加过农业生产劳动。他们对于粮食与种植生产粮食的辛苦是联系不起来的。更很难体会“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缺少尊重粮食的意识。
  日常生活中老师、家长应让幼儿知道粮食从播到收的漫长过程,懂得粮食来之不易。
  也可在进餐时,让幼儿观察食物,说一说这些食物的原料是从哪来的,是地上的、树上的、还是水中的,浪费不得,从小养成知粮、节粮、爱粮的好习惯。
  (二)流下松土除草的汗水
  我力求通过带领幼儿参与幼儿园内种植园地的劳动、让幼儿真正付出汗水来规范他们的浪费行为,更好地为其健康成长服务。
  通过松土除草等简单劳动环节,让幼儿初步体验劳动的辛苦,以及通过形式多样的途径,组织幼儿开展爱惜粮食的田间实践活动,如《拔萝卜》、《收获玉米》,或边劳动边教幼儿学唱《感谢歌》,潜移默化地给幼儿灌输尊重食物,感谢种植粮食的农民伯伯的情感。
  (三)品尝劳动成果的甜蜜
  田间实践活动《收获玉米》后,我们请食堂人员煮好玉米,幼儿围在一起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记得其中有几位幼儿平时不爱吃玉米,以前要么得经过一番动员、要么就吃几口,可这次却不一样了。不用动员,更不是只吃几口,他们几个与别的幼儿一样,把自己的那份啃得干干净净。因为是自己的劳动成果,他们对此产生了好感。
  这也启发了我,此后与家长交流时,我常请妈妈们经常带孩子一起去买菜,买回来再给他一个择菜或别的参与机会。待饭菜做好后,妈妈就可以大张旗鼓地给孩子做宣传了:“瞧瞧这是你自己做的菜呢,一定好吃极了,大家都来尝尝吧。”家人如果再配合一下,齐声称赞菜好吃,孩子就会更加关注自己参与的这顿饭,自然也就吃得比平时要甜蜜一些。
  “舌尖上的美食,也要有美德”,美德是内在的,反映在外在的就是行为。目前我国大力提倡下一代的道德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也是美德教育之一。但要改正坏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应从日常小事入手,与家长积极沟通,引导幼儿珍惜粮食,尊重粮食,树立正确的粮食观念,培养节俭的美德。
其他文献
新课程轰轰烈烈,示范课此起彼伏。你是否发现公开课中普遍存在这一个奇怪的现象:教师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在教学中总有这么一段事先设计好的讨论环节,使“鸦雀无声”的课堂立刻变得“畅所欲言”,前一刻还是“正襟危坐”“亦步亦趋”而后一刻则是“自由活动”“自主探索”。这表面的热热闹闹使笔者不得不担心是否会掩盖了学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课堂的有效性还省多少。  新课程渴望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期刊
[摘 要]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我区大力推行以导学案为主要载体的高效课堂模式。但推进的过程中,问题不少。特别是在导学案的编制上存在许多的问题。笔者就以《冬阳·童年·骆驼队》一课的导学案为例,从“角度”、“维度”、“程度”、“梯度”、“广度”五方面,结合具体实例,简单阐述在导学案编制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问题,力求使“导学案”逐步走向高效。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导学案 编
期刊
“课堂归根到底是属于学生的,学习要真正发生在学生身上。”“语文教学基本上可以不依靠教,而是依靠学。”作为语文教师应该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让“灵魂跟上时代的脚步”。 课堂上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要把“学”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坚持做到让学与生、助学与生。让时间、让舞台、让机会……文的味儿让学生自己品读,学的疑惑让学生自己探索,情的表达让学生自己抒发;导在学习关键处、方法习得中导,文本延伸处
期刊
时下,体育活动已成为人们增强体质、抵御疾病、缓解压力的常用方法和手段。在运动训练中,疲劳的出现是正常现象,训练也必须达到一定的疲劳程度,才能引起机体的剧烈变化,进而提高体能,取得最佳训练效果。在运动训练中,如何尽快消除疲劳、使机体尽快恢复一直是运动健身者、体育教师和教练员关注的问题。  参加体育锻炼以及运动训练和比赛,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体就会产生工作能力暂时降低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运动性疲劳.疲
期刊
摘要 插图是数学教科书的一种重要的表达形式。本文比较了图表和文字在表达教学内容上的有效程度,从不同角度分析新课标教材中插图的特点、类型及设计理念,希望对广大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重视插图,用好插图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数学教科书,插图,类型,特点,教学  美国学者W·H·Levie和R·Lentz总结了3155项实验而得出的结论:插图性教科书与纯文字性教科书相比,使用效果前者优于后者。
期刊
一、引言  职高生,是一批被众多学校否定了文化成绩的孩子,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然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更多的是失去了信心。他们进入职高更大的目标是为了学得一门技术,这样他们的未来才能有保障。他们不会因为多学了几句成语就可以讲话顺溜;不会因为会解一道数学题而让他们可以多挣几块钱;更不会因为会几个英文单词而让他们可以跟老外有所联系。因此文化课对他们来说是可有可无的一样东西。在学校里,学生学习这三门文化课只是
期刊
[摘 要]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新一轮课改必须直面的一个问题。观察和分析当前的高中化学课堂,发现教学有效性仍有许多缺失。为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矫治策略。  [关键词] 自主对话 有效教学  目前,对有效教学的界定,学术界尚未形成共识。有专家认为,有效教学是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有专家认为,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
期刊
前言: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情感、认知、审美、创造等多方面的教育价值。关注戏曲艺术同时也是关注人类文化、关注地方文化。植根于宁波的甬剧,是用宁波方言演唱的戏曲剧种,属于花鼓滩簧声腔。最早在宁波及附近地区演唱,成为“串客”,1950年,这一剧种被正式命名为“甬剧”,从“田头小歌”到“对山歌”,直至逐步走向舞台艺术,它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  横街中心幼儿园,作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期刊
教学活动中我喜欢捕捉灵感,寻找机会,大胆创新一些让老师易教、学生易学的教学方法,结合教材内容开展一些学生喜欢的活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实践,我发现培养学生做老师能极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培养学生做老师需要一个连环的训练过程:初始阶段,我在课堂内外采取多种方法增强学生自信心,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第二阶段,我
期刊
[摘 要]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斯基有句名言“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不仅能提高他的自理能力,还能促进其智力与个性的良好发展。培养宝宝双手的精细动作也是托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目标,以宝宝喜欢的“喂食游戏”为切入口,引导宝宝用手部的各种动作技能进行喂食活动,从而提高手部小肌肉动作的灵活性与协调性,让宝宝在活动中体验快乐、自信。  [关键词] 喂食游戏?  “喂食”是指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