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和指导者。
【关键词】中学物理 研究性学习 发现问题 探究问题 解决问题
一、引入——学生自行发现问题
我们对“研究性学习”作了一定的尝试和研究,发现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学生有了疑问,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有了这种欲望,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中去。教师既要善于启发学生提问,又要教给他们提问的方法。例如《摩擦力》一课,先是实验引入后,请学生提出了一个个的问题。如“小车为什么会从斜面上滑下来”“为什么两次滑得距离不一样”“为什么在地毯上滑不动,在桌面上却滑得远”……
学生提出的问题很多,有些正好是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的问题,如“为什么在地毯上滑不动,在桌面上却滑得远”。这样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教师教的任务也变成了学生主动探究的需求。
二、引导——学生自行探究问题
教师在肯定学生提出的问题之后,对于一些较容易解决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联系书本知识和生活实际加以解决。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依据课本内容、实际条件和学生个人兴趣爱好,以小组为单位,把他们组合在一起,一般4~6人为宜,选择一个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的问题作为该小组的研究专题。
学生有了研究的目标,就要积极地收集资料,进行实验研究。在学生收集资料时,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获取有用资料的方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位学生分工协作。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多渠道地寻找和收集资料。
《摩擦力》教学实录中针对“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的问题展开探究。由于课堂教学环境所制,教师因地制宜采用了两步曲。
第一步,拖人游戏。分别在光滑地板、毛糙地毯上拖人。通过拖完瘦人再拖胖人的实验引导学生得出“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光滑、粗糙有关;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的猜想。
第二步,分组实验。猜想是否正确,最好的方法是实验。《摩擦力》教学实录中的实验安排很丰富:有分组实验、教师的演示实验、对比实验。通过实验,验证了学生的猜想,进一步小结出“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接触面的光滑、粗糙有关: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摩擦力的大小还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小摩擦力越小,质量越大摩擦力越大。”
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通过亲自实践和研究,已获得了一些“真知灼见”,这样教师就以让他们把各自的研究结果展示出来,并引导学生加以归纳概括,形成具有一定科学价值的结论。教师在总结评价时,要着重方法上的指导,表扬可取的,指出不足的,为学生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形成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态度。
三、运用——学生自行解决问题
《摩擦力》一课中,通过学生们的自我总结,小组讨论、班级交流,得出了这样的一些结论:“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接触面的光滑、粗糙有关: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摩擦力的大小还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小摩擦力越小,质量越大摩擦力越大。”在此基础上,教师对学生所得出的结论作适当的评价。进而转入知识的实用性阶段——运用。
“摩擦力对人类有好处吗?怎样看它的两重性?”通过溜冰鞋的实验及放录象片铺垫后,教师抛出问题:“请运用摩擦力的有关知识、设计一种可以适合各种路面行走的鞋子”可以说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在个人思考、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优化的设计方案:在鞋底安一个气囊,气囊上有齿,打进气,齿就鼓出来,鞋底就粗糙了,摩擦力就大,适合走光滑的路面;把气放掉,齿就缩了进去,鞋底变得光滑,摩擦力就小,适合走粗糙的路面。……
总体评价有两点:一是从这节课的教学过程看出,教师对教材进行了钻研,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调整组合。围绕“引入——学生自行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自行探究问题,运用——学生自行解决问题”这一主线进行构思,清晰而又严谨。二是这节课始终把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有兴趣,学得主动,其具体表现在:
1.在教师引导下,尽可能地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自行探究和应用知识。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一种可以适合各种路面行走的鞋子,都是通过学生自己实验、观察、研讨而自行获得的。
2.“问题——实验”“实验——问题”不断反馈,激发学生参与度。
3.准备充分。在摩擦力大小的分组实验中,教师准备了足够的器材,每个学生都能动手,研讨时大家都能积极动脑、动口,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运用“研究性学习”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在实践中,学生不仅学会了学习,而且学会了“研究”,这对学生的成长是有好处的。但一分为二地看: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和教学内容都具有一定的要求,教师要有选择性地使用,这堂课唯一感到美中不足的是:过于严谨而显得开放不够。因此,如何平衡师生的互动,达到一个怎样合适的度是“研究性学习”的精髓。
【关键词】中学物理 研究性学习 发现问题 探究问题 解决问题
一、引入——学生自行发现问题
我们对“研究性学习”作了一定的尝试和研究,发现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学生有了疑问,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有了这种欲望,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中去。教师既要善于启发学生提问,又要教给他们提问的方法。例如《摩擦力》一课,先是实验引入后,请学生提出了一个个的问题。如“小车为什么会从斜面上滑下来”“为什么两次滑得距离不一样”“为什么在地毯上滑不动,在桌面上却滑得远”……
学生提出的问题很多,有些正好是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的问题,如“为什么在地毯上滑不动,在桌面上却滑得远”。这样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教师教的任务也变成了学生主动探究的需求。
二、引导——学生自行探究问题
教师在肯定学生提出的问题之后,对于一些较容易解决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联系书本知识和生活实际加以解决。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依据课本内容、实际条件和学生个人兴趣爱好,以小组为单位,把他们组合在一起,一般4~6人为宜,选择一个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的问题作为该小组的研究专题。
学生有了研究的目标,就要积极地收集资料,进行实验研究。在学生收集资料时,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获取有用资料的方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位学生分工协作。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多渠道地寻找和收集资料。
《摩擦力》教学实录中针对“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的问题展开探究。由于课堂教学环境所制,教师因地制宜采用了两步曲。
第一步,拖人游戏。分别在光滑地板、毛糙地毯上拖人。通过拖完瘦人再拖胖人的实验引导学生得出“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光滑、粗糙有关;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的猜想。
第二步,分组实验。猜想是否正确,最好的方法是实验。《摩擦力》教学实录中的实验安排很丰富:有分组实验、教师的演示实验、对比实验。通过实验,验证了学生的猜想,进一步小结出“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接触面的光滑、粗糙有关: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摩擦力的大小还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小摩擦力越小,质量越大摩擦力越大。”
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通过亲自实践和研究,已获得了一些“真知灼见”,这样教师就以让他们把各自的研究结果展示出来,并引导学生加以归纳概括,形成具有一定科学价值的结论。教师在总结评价时,要着重方法上的指导,表扬可取的,指出不足的,为学生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形成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态度。
三、运用——学生自行解决问题
《摩擦力》一课中,通过学生们的自我总结,小组讨论、班级交流,得出了这样的一些结论:“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接触面的光滑、粗糙有关: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摩擦力的大小还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小摩擦力越小,质量越大摩擦力越大。”在此基础上,教师对学生所得出的结论作适当的评价。进而转入知识的实用性阶段——运用。
“摩擦力对人类有好处吗?怎样看它的两重性?”通过溜冰鞋的实验及放录象片铺垫后,教师抛出问题:“请运用摩擦力的有关知识、设计一种可以适合各种路面行走的鞋子”可以说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在个人思考、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优化的设计方案:在鞋底安一个气囊,气囊上有齿,打进气,齿就鼓出来,鞋底就粗糙了,摩擦力就大,适合走光滑的路面;把气放掉,齿就缩了进去,鞋底变得光滑,摩擦力就小,适合走粗糙的路面。……
总体评价有两点:一是从这节课的教学过程看出,教师对教材进行了钻研,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调整组合。围绕“引入——学生自行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自行探究问题,运用——学生自行解决问题”这一主线进行构思,清晰而又严谨。二是这节课始终把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有兴趣,学得主动,其具体表现在:
1.在教师引导下,尽可能地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自行探究和应用知识。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一种可以适合各种路面行走的鞋子,都是通过学生自己实验、观察、研讨而自行获得的。
2.“问题——实验”“实验——问题”不断反馈,激发学生参与度。
3.准备充分。在摩擦力大小的分组实验中,教师准备了足够的器材,每个学生都能动手,研讨时大家都能积极动脑、动口,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运用“研究性学习”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在实践中,学生不仅学会了学习,而且学会了“研究”,这对学生的成长是有好处的。但一分为二地看: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和教学内容都具有一定的要求,教师要有选择性地使用,这堂课唯一感到美中不足的是:过于严谨而显得开放不够。因此,如何平衡师生的互动,达到一个怎样合适的度是“研究性学习”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