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教学反思,就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批判地考察自我主体行为表现及其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思考等方式,对自己当前教学过程的行为、措施、方法、决策及结果进行全面审视和分析,总结得失,系统总结并积极加工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应用于化学实验教学中尤为重要。之所以强调实验教学,是因为实验作为化学学科的基础,不仅可以传授化学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故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积极实施教学反思,通过反思、变通以改善教学行为,达到激发学生探索化学本源兴趣的要求,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
一、化学实验教学反思的目标
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实验的设置理念是以生活案例为基础、以理论知识为支撑、以探究创新为教学依托的模式,将社会生活与课本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因此,教师应主动对实验教学进行反思,以期准确把握实验教学方向,即合理选择实验内容,恰当运用实验原理,具体调整实验设计,适时控制实验进程,使其与新课改目标相适应。
二、化学实验教学反思的内容
1.反思实验原理。围绕实验原理进行反思,可变通实验原理,使实验过程更为简洁、现象更为明显、结果更为精确。例如实验室制取氧气,通过分解氯酸钾和过氧化氢两个实验的对比,我们可知,后者所用仪器少,操作安全可靠,更符合新课标对实验的要求。
2.反思实验装置。大多化学实验能产生有毒的污染物,危害严重。要围绕实验装置进行反思,积极寻求改进措施,保证在原实验基础上,使实验过程更加环保可靠。如高二新教材第14页关于铜与浓硝酸、稀硝酸反应的演示实验,如果将所用铜片改为穿过橡皮塞的铜丝,通过推拉铜丝,既能够随时终止实验又可以满足对现象的观察。
3.反思实验步骤。化学实验对操作步骤要求严格,如实验室进行浓硫酸的稀释时,必须将浓硫酸注入水中,并不断搅动散热,反之,若将水注入浓硫酸,可能会引起酸液飞溅而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我们有必要围绕实验步骤进行反思,以认清错误操作的危害,从而规范操作要求,为安全顺利地完成实验内容奠定基础。
4.反思实验现象。高一新教材第119页对铜与浓硫酸的反应现象有如下的叙述:“实验表明,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时能发生反应,放出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或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反应后生成物的水溶液显蓝色。”但在演示该实验的过程中会发现现象并非如此简单:首先加热时铜片表面逐渐变黑,浓硫酸中也出现了黑色物质;随后加热至浓硫酸沸腾,黑色物质又转变为灰白色并伴有大量烟雾。究其原因,可能是铜先被氧化为黑色的氧化铜进入了浓硫酸,与之反应生成了硫酸铜,同时可能还伴有一定的副反应。通过对这些现象的深入反思、研究探索,可进一步认识铜与浓硫酸反应的本质,从而对理论知识进行拓展、延伸。
5.反思实验规律。要围绕实验规律进行反思,通过对同一类实验不同实验现象的对比、分析,进而总结规律,以便于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拓展应用。例如在碱金属元素性质的实验中,钠与水反应时熔成一闪亮小球并在水面上四处游走,而钾与水反应时能在水面上燃烧,由此可知,钾比钠的金属性要强。再对钾与钠的位置关系分析得出结论:同一纵行,从上而下,元素的金属性依次增强。
三、化学实验教学反思的意义
1.进行实验教学反思是实现新课程目标的有效保障。实验教学的目的主要是验证并记住实验结果或结论,教学过程中仅重视基本操作和装置的安装,而对素质教育所提倡的科学思想、品质、态度、方法等方面的培养在实验教学中体现不够。新教材的实验教学内容淡化了演示实验与分组实验的区别,增添了“思考与交流”、“科学探究”、“家庭实验”等栏目。因此,新课程下的实验教学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时时研究、积极反思并总结,不断提高自己对科学探究的认识,提高科学探究的教学能力。
2.进行实验教学反思是提升自身教学素养的有效过程。化学实验教学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特殊的学习实践活动,该过程要求实验者手脑并用,在通过分析、交流获取理性知识的同时,还需要观察以获得感性认识材料,将抽象的物质概念转化为具体的物质。因此,进行实验教学反思能促使自己在实践中寻找问题、思考问题,并在理论的支持与指导下,对实验教学形成独特的见解和观点,促进自己专业素质的提高。
3.进行实验教学反思是缩短理论与实践差距的有效途径。实验教学是指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以实际的操作积累第一手素材,并进行提炼、加工、整合,从而检验、应用和进一步发展理论知识,使教学实践科学化。而传统的实验教学以“讲解——重复——记忆”为模式,强调的是验证,自然造成了理论与实践应用的脱节。所以要积极进行实验教学反思,面对实际情境中出现的问题,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运用教学理论进行实验研究,努力用具体实验对抽象的理论加以说明,做到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当前,化学实验大多数只局限于课堂,学生的做只是单调的重复,教师的导也过于表面化、形式化,因此,实验教学失去了原有的探究功能,实验的作用被大大降低了。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作为化学教师应该认真钻研教材,加强实验教学反思,从培养学生能力出发,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法,改进创新实验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善于自学和勇于创新的意识。有理由相信,通过我们全体化学教师的努力,新课改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一、化学实验教学反思的目标
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实验的设置理念是以生活案例为基础、以理论知识为支撑、以探究创新为教学依托的模式,将社会生活与课本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因此,教师应主动对实验教学进行反思,以期准确把握实验教学方向,即合理选择实验内容,恰当运用实验原理,具体调整实验设计,适时控制实验进程,使其与新课改目标相适应。
二、化学实验教学反思的内容
1.反思实验原理。围绕实验原理进行反思,可变通实验原理,使实验过程更为简洁、现象更为明显、结果更为精确。例如实验室制取氧气,通过分解氯酸钾和过氧化氢两个实验的对比,我们可知,后者所用仪器少,操作安全可靠,更符合新课标对实验的要求。
2.反思实验装置。大多化学实验能产生有毒的污染物,危害严重。要围绕实验装置进行反思,积极寻求改进措施,保证在原实验基础上,使实验过程更加环保可靠。如高二新教材第14页关于铜与浓硝酸、稀硝酸反应的演示实验,如果将所用铜片改为穿过橡皮塞的铜丝,通过推拉铜丝,既能够随时终止实验又可以满足对现象的观察。
3.反思实验步骤。化学实验对操作步骤要求严格,如实验室进行浓硫酸的稀释时,必须将浓硫酸注入水中,并不断搅动散热,反之,若将水注入浓硫酸,可能会引起酸液飞溅而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我们有必要围绕实验步骤进行反思,以认清错误操作的危害,从而规范操作要求,为安全顺利地完成实验内容奠定基础。
4.反思实验现象。高一新教材第119页对铜与浓硫酸的反应现象有如下的叙述:“实验表明,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时能发生反应,放出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或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反应后生成物的水溶液显蓝色。”但在演示该实验的过程中会发现现象并非如此简单:首先加热时铜片表面逐渐变黑,浓硫酸中也出现了黑色物质;随后加热至浓硫酸沸腾,黑色物质又转变为灰白色并伴有大量烟雾。究其原因,可能是铜先被氧化为黑色的氧化铜进入了浓硫酸,与之反应生成了硫酸铜,同时可能还伴有一定的副反应。通过对这些现象的深入反思、研究探索,可进一步认识铜与浓硫酸反应的本质,从而对理论知识进行拓展、延伸。
5.反思实验规律。要围绕实验规律进行反思,通过对同一类实验不同实验现象的对比、分析,进而总结规律,以便于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拓展应用。例如在碱金属元素性质的实验中,钠与水反应时熔成一闪亮小球并在水面上四处游走,而钾与水反应时能在水面上燃烧,由此可知,钾比钠的金属性要强。再对钾与钠的位置关系分析得出结论:同一纵行,从上而下,元素的金属性依次增强。
三、化学实验教学反思的意义
1.进行实验教学反思是实现新课程目标的有效保障。实验教学的目的主要是验证并记住实验结果或结论,教学过程中仅重视基本操作和装置的安装,而对素质教育所提倡的科学思想、品质、态度、方法等方面的培养在实验教学中体现不够。新教材的实验教学内容淡化了演示实验与分组实验的区别,增添了“思考与交流”、“科学探究”、“家庭实验”等栏目。因此,新课程下的实验教学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时时研究、积极反思并总结,不断提高自己对科学探究的认识,提高科学探究的教学能力。
2.进行实验教学反思是提升自身教学素养的有效过程。化学实验教学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特殊的学习实践活动,该过程要求实验者手脑并用,在通过分析、交流获取理性知识的同时,还需要观察以获得感性认识材料,将抽象的物质概念转化为具体的物质。因此,进行实验教学反思能促使自己在实践中寻找问题、思考问题,并在理论的支持与指导下,对实验教学形成独特的见解和观点,促进自己专业素质的提高。
3.进行实验教学反思是缩短理论与实践差距的有效途径。实验教学是指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以实际的操作积累第一手素材,并进行提炼、加工、整合,从而检验、应用和进一步发展理论知识,使教学实践科学化。而传统的实验教学以“讲解——重复——记忆”为模式,强调的是验证,自然造成了理论与实践应用的脱节。所以要积极进行实验教学反思,面对实际情境中出现的问题,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运用教学理论进行实验研究,努力用具体实验对抽象的理论加以说明,做到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当前,化学实验大多数只局限于课堂,学生的做只是单调的重复,教师的导也过于表面化、形式化,因此,实验教学失去了原有的探究功能,实验的作用被大大降低了。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作为化学教师应该认真钻研教材,加强实验教学反思,从培养学生能力出发,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法,改进创新实验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善于自学和勇于创新的意识。有理由相信,通过我们全体化学教师的努力,新课改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