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渠道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是寻找一切有可能进入语文课程、并能与语文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如何有效地开发并利用好母语学习的课程资源,对于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母语学习的兴趣和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多渠道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开发并充分利用好语文教材的多种功能
  
  教材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其开发和利用的重点是研究和处理教材。那怎样利用好教材呢?
  1.课前早拓展
  如:在学习《青松》一诗前,学生通过查阅书籍,上网查找等方式了解到陈毅的生平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这对课堂教学中学生理解作者赞美青松高尚纯洁、宁折不弯的品质起到了水到渠成的作用。同时加深了学生对伟大领袖的尊敬与热爱。
  2.课中巧生成
  虽然我们在课前对教学进行了精心的预设,但在操作过程中仍会有一些“意外”发生,别小看这些“意外”,适时利用它们会使教学别有风味。在学习《夕阳真美》时,通过朗读课文感悟夕阳美后,我又让学生再读课文,并试着画一画夕阳不断变化的样子,通过不断的研读,修改,学生们在画中得到感性认识,受到启发。
  3.课后常延伸
  教学不只是课程的传递和执行,更是课程的创造与开发。除了搜集加工课程资源,密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之外,如果能使学生依据教材再生教材,那我们的教学将会硕果累累。
  
  二、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
  
  一定要改变把学生禁锢在课堂里、日复一日地重复口耳相授、单调枯燥的教学方式。采取多种多样的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形式,如上网、读课外书、询问、讨论,在课前、课后搜集资料,组织新闻发布会,故事会,朗诵会,讨论会,演课本剧,办手抄报,编习作集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在讲述、讨论、交流、品评、操作等活动中促进发展,形成扎实的语文能力,并且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
  
  三、丰富语文实践活动内涵,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
  
  课堂只是小天地,天地乃为大课堂。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人文景观,如,风景名胜、博物馆、纪念馆,引导学生在自然、社会的大课堂中观察、调查、获取信息,学习语文。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将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恰如其分地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成长。如组织学生春游、参观纪念馆等各种校外活动,体会家乡的优美景色、了解家乡的自然风貌,懂得家乡的革命历史等。从中可以学到许多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知识。也可利用身边发生的事情,进行语文专题活动。
  
  四、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创设校园人文环境
  
  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合理地利用校园、教室等场地,创设多彩的校园文化,将这些设施赋予生命的活力,将这样的环境作为语文课程资源之一,以熏陶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如在教室里张贴学生自己的书法、绘画作品,发动学生精心布置班级的“图书角”、“阅读栏”、“我会读”、“我真行”评比栏,“看谁写得棒”习字栏,在校园的草坪写上“小草正在睡觉,请不要打扰她”等充满爱心和诗意的话语,让学生在多彩校园环境中通过各种渠道感受语文,学习语文,在充满真、善、美的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康成长。
  
  五、开发并形成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
  
  在课程教材改革中,构建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根据学校特点开设的校本课程往往形式活泼,新颖有趣,能激起孩子语文学习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不妨根据校本课程开展一些班本课程。如开设“画与写”的课程,让孩子在画画的同时,为图配话,并将这些作品编成班级刊物;在班级内开设“每周一诗”的课程,让孩子从小认识优秀的中华文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为我们创造了自由发展的广阔空间,只要我们在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多多积累,用心投入,一定能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带来更多的收获和惊喜。
  (责编 夏 天)
其他文献
一、失衡:透视语文课堂“初读内退”现象  只要稍稍聚焦一下阅读教学,就会发现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现象:各类竞赛课、展示课,甚至名师的观摩课几乎没有人执教第一课时,往往特别青睐第二课时。让人不禁产生疑问:这些第二课时的精彩是怎样演绎出来的呢?教学研究人员、专家学者也很少从理论的高度及实践操作的层面上给一线教师明确的指导。而老师们也似乎的形成了一种教第一课时没意思,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艺术难以展示,课堂
[摘 要]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培植言语生命,顺其自然的过程。课堂教学要唤醒学生内在的生命本能中的言语生命意识和言语潜能,并使他们的言语才能得积极主动的发挥,言语生命得到尽情的绽放。因此,要还原言语生活,敏感言语感受,丰富言语体验,让学生言语生命鲜活自由地成长。  [关键词]精致语文 言语生命 培植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4-
一提作文,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皆谈虎色变,作文难,难作文。其实作文就是通过自己的眼睛观察这个世界,然后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的过程,即“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那么,如何在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想写、敢写、会写,写出有着自己的个性的作文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赏识学生,增强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信心是最强的动力。有句话说得好:“好学生是夸出来的。”虽然“良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个性化”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角落。个性化阅读作为一个超越传统,彰显时代特色的新生命向我们大步走来,教师也使出了浑身解数,让学生尽尝不同的阅读方法。那么,如何让个性化阅读教学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呢?     一、学生的阅读学生做主——注重体验,尊重人本   新课程倡导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实质是对学生认识的肯定,也是为学生提供张扬个性的平台。新课标在“阅读教学”板块首先提出“
新课程要求教师引导、帮助学生,使其成长为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人。这样的人必须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必须具备基本的知识、技能,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生存下去,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进而积极参与科技强国的建设工作。因此,在小学教学中,必须教育、培养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并引导学生到校外广阔的天地里去摄取广博的科技文化知识和丰富的人文思想。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通
何谓语文?语文是中国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人文性和工具性完美统一的学科。新课程改革为小学语文赋予了更精彩的内容和更丰富的内涵。语文教学改革为小学语文课堂吹来了清新之风、创新之风,但是在增强小学语文课堂互动性和功能性的同时,不能忘记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学习语言。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学语文就是学习语言,从而正确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而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组织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学
课文的图片、文字素材,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性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性学习,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那么,如何用好教材资源,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呢?下面我以苏教版教材第二册第六课《蘑菇该奖给谁》,谈谈自己的几点感受。  一、巧用教材,是实现学习方式转变的前提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的首要秘诀就是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备受语文教师的关注。如何让学生喜欢写作文,学会在写作中感悟生活,体验情感,享受写作的快乐,是我们常常应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要让学生乐于作文,就要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积极引导他们从生活中寻找、积累材料,从而把自己真实的感受大胆地表达出来,写出自己的个性和童真,从中体会写作的快乐。  我以一堂作文课——《我的好朋友》为例进行了尝试。这是一篇写入作
“识字起步,开篇阅读,开放识字,开发潜能”是小学语文课标教材的重要特征,也越来越受到低年级语文教师的关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识字与写字的要求是: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会写800个左右;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如何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主动、积极地识字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