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一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法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ce121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已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行了新课程改革。作为基础学科的政治,依据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加快了改革的步伐,从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及教学观念、教学思想上都有了崭新的变化。中学政治教育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个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过去,中小学课程统一内容,统一考试,统一教材教案,统一标准,教师过分依赖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影响了创造性的发挥。如今,新课程使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了。随着课程内容综合性、弹性的加大,教材教参与教师留有的余地加大,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采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决定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师不仅会“教”书,还要会“编”书。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创造各种不同的教育情境,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这就需要初一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采用体验教学方法。
  所谓体验式教学就是课程实施不仅是学生凭借书本在教师的指导下把知识对象化,以获得客观、精确的知识的过程,更是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凭借自己的情感、直觉、灵性等直接的直观的感受、体味、领悟,去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没有任何课程或教师可以规划我们每一个人的认知过程,生活是自己的,认知过程是自己的,于是,要体验向自我开放,通过体验,人类经验和个体经验实现融合,情感和理性直接对话,知识经生命化、个人化而真正变成个体的“精神食粮”。只有这样,教育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精神世界,在学生的心灵与人生中留下有意义的痕迹,才能实现其精神构建和个性形成。简单地说就是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及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基于此,课程标准提出了体验式目标,强调“活动”、“操作”、“实践”、“考察”“调查”等活动,而且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鼓励学生对教课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要想完成体验式教学,必须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完成教学。
  一、上好“聊天课”。初一学生刚由小学升入中学,自我克制能力差,自我表现欲强,并且现在学校都采取多媒体教学,学生的思想很活跃,在课堂上爱发表自己的看法,说点题外话,老师如果一味禁止,可能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堵不如疏”。为此,我就挤时间让学生尽情地聊个够。
  首先,利用课余时间征集大家感兴趣的话题。学生提了很多问题,我感到学生心里的烦恼很多,学生的每个问题我都仔细看,认真地思考并分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生活类:怎样花零用钱?买零食吃好不好?……学习类:如何处理好学习与休息的关系?怎样提高学习的效率?……交友类:好朋友欺骗你怎么办?时政类:中国入世后你准备怎么办?心理方面:老爱发呆怎么办?情绪不好怎么办?……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上课时我把学生普遍关心的话题告诉大家,学生的热情相当高,大家踊跃发言。之后,针对具体问题再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上好“实验课”。初一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强,如果一味地进行理论传授,不仅徒劳无益,往往时间长了以后,学生会慢慢地失去对政治课的兴趣,导致上课时没精打采。为了把抽象的理论在潜移默化中传授给学生,我觉得作为政治课教师也可以像生物课教师一样来上一些生动活泼的实验课。
  三、上好“小品课”。小品是中国人最喜欢的一种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在初一思想政治课中偶尔上上小品课,能让同学们在开怀大笑之后有所思考、有所感悟,从而指导他们应怎样正确面对来自心理品格、健康人格、高尚道德情操等方面的问题。
  四、上好“辩论课”。初一的学生虽然年龄小,知识还不够丰富,但他们已具备了辨别是非的能力,有时他们的知识、能力超乎教师的意外。为了上好辩论课,课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首先确立辩论题。我搞过几场辩论课,同学们不仅掌握了知识,拓宽了知识面,还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能力,每当下课时,我发觉同学们总是言犹未尽。
  五、上好“讨论课”。问题通过争辩,就会更加明晰。可让学生前后四人组成一个小组,就某一观点、某一现象发表见解,做出评判,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由“静听”的记忆变为热烈的“辩论”。有时,可以以当堂课内容为中心,让学生说课本、说自己、说生活、说电视节目,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参与意识和“主角”意识。
  六、指点学生自己上课。课堂教学如果只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那么学生的素质得不到提高。所以对于一些适宜学生理解的教材,可让学生自己去琢磨,去探索原因,再上讲台当小教师把它讲出来。讲前,从选题到组织材料到讲法,精心指点;讲后认真评价,拾遗补缺,概括总结。这样的教与学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绪高涨,既能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又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使学生分享到自己验证成功的快乐,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这样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料;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并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营造支持学生学习的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当然,除此之外,在初一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还可以采取其他一些教学方法,如社会调查、参观访问、观看爱国主义录像片、故事会、角色扮演等等,每个政治课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水平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去把握。只要我们有的放矢,总会事半功倍的。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化学主要是以实验为基础的教育学科。化学实验教学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化学现象、获得化学知识经验与实验技巧,还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当中,促进学生化学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应该不断地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学科专业知识。  关键词:教师 化学实验 教学 反思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很
期刊
创建“自主、愉悦、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的近期目标。近年来,笔者一直奔走在初中教育教学一线,通过对平度市部分初中学校生物课堂教学的全面调研,发现仍有诸多因素影响着“自主、愉悦、高效”课堂的创建。现针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剖析和探讨:  一、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备课过于俗套,缺乏个性。具体表现在:(1)备课态度消极,抄袭现象严重。(2)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重难点不
期刊
学习是学生主动的构建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良好的情境中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的新知识。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现实且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促使他们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问题,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数学,让间接经验的学习有直接的生活经验作支撑,从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数学问
期刊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数学是一门思考性很强的学科,教学中要利用数学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下面,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结合学生的年龄及思维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几点体会:  一、关爱学生,萌发兴趣 
期刊
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还要把新理念落实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去。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就是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交流为特征的学习方式。我们根据这个理念,在课堂上积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甚至使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成了贯彻“课改”精神的标志,成了各种公开课、汇报课、展示课的必备环节。如何在小学尤其是年龄偏小、知识结构单一、接受水平低、自控能力差的低年级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呢?下面就谈谈
期刊
爱与责任是师德的灵魂,爱与责任是母亲的天性,爱与责任也是教师的天性。教育中爱的分量到底有多大?每个从事教育的人都会说:“没有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  20岁开始走上工作岗位的我,已经担任了整整12年的班主任。这么多年,有过艰辛,有过伤心,有过幸福,有过感动,但最难忘的是学生带来的阳光味道——那充满热情、激情、率真和单纯的心灵。  三年级是我从教以来最难忘的一学年,本来喜欢挑战的我刚开学便被打了一闷
期刊
班级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单位,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及对学生的管理,主要是以班级为单位来进行的。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沟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桥梁。人类社会已进入了21世纪,中学生是我国21世纪的主人,他们将主宰国家及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班主任工作的神圣和崇高就在于他能塑造青少年的心灵、引导青少年起步人生。那么一个合格的班主任怎样才能创建一个和谐的班集体呢?  一、身教重于言教
期刊
班主任工作是平凡的,平凡中却担负着他人无法取代的崇高使命;班主任工作是辛苦的,辛苦中却蕴含着他人无法体会的深刻幸福。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每一位班主任都耳熟能详的道理,但是,能够正确地爱孩子,并把爱化作一种工作能力,甚至变成一种艺术,却不容易做到。在教育实践中,有些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失之偏颇:有的“爱生如子”,事无巨细大包大揽;有的几乎从来不批评学生,爱得无原则甚至失去教师必要的威严;有
期刊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新课程理念也倡导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在品德教学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学生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做到有实效性、针对性。要结合课本内容,因地制宜地注入生活内容,使教学回归学生的世界、回归现实生活的世界,让学生学习理论的同时观察自然、认识社会、体验生活、学会做人,提高思想品德课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  一、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的涵义  思想品德课生活
期刊
摘 要:孩子们升入大班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和对社会的认知力都提高的情况下,角色游戏则成了深受孩子们喜欢的一种游戏。它具有更大的自由性和创造性,在扮演角色过程中,孩子们可以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大胆想象而发挥自己所演绎的角色,对于孩子来说,那是另一个版本的自我,充满了梦想的色彩。孩子们充当着不同的角色,而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身份就有不同的语言、动作、装扮等,结合当下社会现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