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常常听到老师们抱怨:某些内容已经讲了很多遍了,学生还是不懂,更谈不上运用,如果条件略加改变就束手无策。学生也很困惑:上课老师讲的时候已经听得明明白白,但自己做的时候就什么都不会了。学校里老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但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应该思考并解决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扩大课堂教学效益。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随着课程改革的开展,人们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也在逐步加深。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1]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学业上有收获,懂了、会了,产生兴趣了,问题就是这么简单明了。是的,如何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化学教师不断追求,下面我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教师的观念必须转变。
要转变目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关键在教师观念的转变,必须融入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其实我们一线的教师心中也有难言之苦,也想跳出这繁重的教学模式,但是社会认可的学校每年高考升学率、一本上线率,要改变这种状况,教育评价机制必须改变,不过那是教育行政部门思考的问题。
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变“我教你学”为“你学我导”,变“偏爱优生”为“重视学困生”,变“只教书不育人”为“既教书又育人”,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变“师道尊严”为“师生平等”,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要真正做到这一点确实不易。教师放心不下学生,老是想到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了吗?其实大可不必,只要通过学习新课程改革理论,明确新课改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大家反思一下这些年的教学,其实学生在中学学习的知识到底在他们一生中留下了多少,很多知识要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去运用。所以,在学校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其次,教学要紧扣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师根据课程目标所预期的,经过教学活动后要求学生所要达到的具体学习结果和行为变化。教学目标是课堂的方向,是教师专业活动的核心,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主要依据。准确的教学目标能减少随意性、盲目性,提高课堂的时效性。
落实教学目标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坚实基础,化学课堂教学目标是化学课程标准的具体化、细化。“知识和能力”是教学的基本依据,重视“双基”培养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优势;“过程与方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让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生活世界的一部分。“方法”是伴随着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情感的体验,审美的陶冶而获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利提高学生对化学科学探索的兴趣,正确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关系,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增强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责任感。“‘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维度立足于学生会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立足于让学生乐学,任何割裂‘三维目标’的教学都不可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
化学课堂教学目标的制订要注意四个要素:(1)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2)依据化学课程称准中具体内容标准,所用的行为动词应该层次明确;(3)根据学生特点、学校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和活动情况特征而定;(4)三维目标有轻有重、有显有隐,要深切领悟,目标制订适度,以便课堂中的学生都能达成。
第三,创设课堂教学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才能让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笔者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因为如果学生不与老师合作,我想我们的教学就失败了。怎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呢?我想到创设课堂情景。课堂情景的创设可起到明确主题、活跃思维、集中注意力、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等多种作用。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有趣的教学情景,让学生感到身临其境,引起联想,启发思维。就情景创设的方式而言,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教育对象因地制宜、灵活运用。或用现代技术手段再现化学场景,并辅之以生动的语言描述,让学生置身于化学氛围中,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或根据新旧知识的结合点,精心设置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悬念,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自主探究各种问题,通过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等。可通过选取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社会经验、实验事实、有意义或有趣的事实、具有启发性的问题等四个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素材来创设课堂教学情景。这些情景可有力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和探究兴趣,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明确探究任务,为进一步开展探究学习活动起到定向作用。还可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和有关的背景素材相融合,形成综合性的学习情景,使新知识的学习寓于具体情景中。学生借助学习情景中提供的素材发现或提出问题,然后通过探究活动解决问题、获得新知识。这类学习情景与探究活动融合在一起,情景的创设为探究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一个真实的、贯穿活动始末的大背景,对探究活动的进行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在酸雨形成的教学中,我们以背景材料:1985年,几声酸雨过后,我国四川奉节县9万亩华山松全部枯死,重庆市南山县2.7万亩马尾松死亡过半,图文引入酸雨的教学。酸雨的危害如此之大,造成酸雨的罪魁祸首是谁呢?酸雨是怎样形成的?学生都非常想弄明白其中的原因,学习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
第四,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赞可夫说过:“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而“一切都是从感官开始的”,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知识的形成。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探究活动。学生对做化学实验有着特别浓厚的兴趣。所以优化课堂教学首先就要把握好实验探究这种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充分发挥课本中的实验功能,将课本中的实验设置为师生协同实验或学生演示实验,增加学生亲自动手参与的机会,留给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让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设计实验方案,亲自完成实验。[3]还要充分发挥课本中的科学探究活动的功能,将其设计成生活化学实验,家庭小实验等,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独立创新,在生活中进行知识的再创造、再发现,既可以使教学内容在生活中的得到延伸和拓展,又可以使学生做到“到实验室外作实验,在生活中学化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在实验过程中还要有意识的对实验教学设备进行创新。课本上的实验在实验说明或教师用书中都提供了相应的实验装置,但是有些实验不是最简捷现象最明显的。为了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我们可改进相关的实验装置,使其装置变得简单,现象更明显。如:检验乙醇与钠反应产物时我们要进行点燃,由于火苗很小现象不明显,所以我们可在火焰上方放一张纸,纸燃烧的现象非常明显。一个小小的变动给学生的体会就完全不一样。在实验装置改进过程中,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五,教学手段多样化。
要想追求真正的高效课堂教学,不仅仅我们的教学理念改变,同时要全面的丰富我们的教学手段,当然这种教学手段不仅仅是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简单调整,而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能充分展示出教学的多样性,能根据学生,教材,教学内容来设计教学,把“教师的演学生的看”变为“教师的导学生的演”从而真正意义的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教学真正去体现“以人为本”,真正做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一教育理念。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材中所提供的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对象;教学是创设学习情境,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和完成知识意义建构的认知过程。为了更好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切实做到高效课堂,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展示出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比如在设计教学情境上,不仅仅是引入新课,同时要体现出教学情境的功能;在提问上做到科学的问题设计来引领学生思考,讨论;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和探究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多媒体实验和传统的演示实验以及学生实验的结合使用;手持技术和模拟实验的应用;实验的创新和改进;合作探究式教学的应用;小组讨论交流式教学模式的引进等等。
坚持从生活走向知识,从知识回到生活。
课堂教学与实践教育辩证统一才是素质教育的完整内容,两者是相互促进,互为前提的。锻炼实践能力与培养学习兴趣相互统一。课堂教学的相对枯燥,是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重要原因,而学习的兴趣是学习有主动性的重要因素。让学生有学习兴趣,想学,就达到了教学成功的一大半。实践教育可以以它的生动性、直观性、参与性等特征,调动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关注、质疑和进一步探讨的兴趣。书本知识的传授,本质上就决定了它以继承前人积累的知识为主要内容,这种教育容易导致不假思考而简单接受的惰性。实践教育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体会成功,培养创造精神,形成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维习惯。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和生产实际中的问题。化学学是一门与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联系比较紧密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从生活实际出发,以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引入相关知识的教学,然后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产和生活实际问题。
总之,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是勇于探究、独立思考的人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学生不再是一味听讲,而是在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通过自己思考,对实验进行设计并进行实验操作,并对实验的事实加以分析做出结论。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就能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更加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由此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杜,2003:222-223.
[2] 余文森.三维目标[N].中国教育报,2007-4-20.
[3] 任长松主著.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随着课程改革的开展,人们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也在逐步加深。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1]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学业上有收获,懂了、会了,产生兴趣了,问题就是这么简单明了。是的,如何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化学教师不断追求,下面我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教师的观念必须转变。
要转变目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关键在教师观念的转变,必须融入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其实我们一线的教师心中也有难言之苦,也想跳出这繁重的教学模式,但是社会认可的学校每年高考升学率、一本上线率,要改变这种状况,教育评价机制必须改变,不过那是教育行政部门思考的问题。
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变“我教你学”为“你学我导”,变“偏爱优生”为“重视学困生”,变“只教书不育人”为“既教书又育人”,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变“师道尊严”为“师生平等”,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要真正做到这一点确实不易。教师放心不下学生,老是想到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了吗?其实大可不必,只要通过学习新课程改革理论,明确新课改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大家反思一下这些年的教学,其实学生在中学学习的知识到底在他们一生中留下了多少,很多知识要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去运用。所以,在学校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其次,教学要紧扣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师根据课程目标所预期的,经过教学活动后要求学生所要达到的具体学习结果和行为变化。教学目标是课堂的方向,是教师专业活动的核心,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主要依据。准确的教学目标能减少随意性、盲目性,提高课堂的时效性。
落实教学目标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坚实基础,化学课堂教学目标是化学课程标准的具体化、细化。“知识和能力”是教学的基本依据,重视“双基”培养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优势;“过程与方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让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生活世界的一部分。“方法”是伴随着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情感的体验,审美的陶冶而获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利提高学生对化学科学探索的兴趣,正确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关系,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增强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责任感。“‘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维度立足于学生会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立足于让学生乐学,任何割裂‘三维目标’的教学都不可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
化学课堂教学目标的制订要注意四个要素:(1)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2)依据化学课程称准中具体内容标准,所用的行为动词应该层次明确;(3)根据学生特点、学校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和活动情况特征而定;(4)三维目标有轻有重、有显有隐,要深切领悟,目标制订适度,以便课堂中的学生都能达成。
第三,创设课堂教学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才能让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笔者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因为如果学生不与老师合作,我想我们的教学就失败了。怎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呢?我想到创设课堂情景。课堂情景的创设可起到明确主题、活跃思维、集中注意力、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等多种作用。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有趣的教学情景,让学生感到身临其境,引起联想,启发思维。就情景创设的方式而言,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教育对象因地制宜、灵活运用。或用现代技术手段再现化学场景,并辅之以生动的语言描述,让学生置身于化学氛围中,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或根据新旧知识的结合点,精心设置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悬念,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自主探究各种问题,通过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等。可通过选取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社会经验、实验事实、有意义或有趣的事实、具有启发性的问题等四个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素材来创设课堂教学情景。这些情景可有力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和探究兴趣,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明确探究任务,为进一步开展探究学习活动起到定向作用。还可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和有关的背景素材相融合,形成综合性的学习情景,使新知识的学习寓于具体情景中。学生借助学习情景中提供的素材发现或提出问题,然后通过探究活动解决问题、获得新知识。这类学习情景与探究活动融合在一起,情景的创设为探究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一个真实的、贯穿活动始末的大背景,对探究活动的进行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在酸雨形成的教学中,我们以背景材料:1985年,几声酸雨过后,我国四川奉节县9万亩华山松全部枯死,重庆市南山县2.7万亩马尾松死亡过半,图文引入酸雨的教学。酸雨的危害如此之大,造成酸雨的罪魁祸首是谁呢?酸雨是怎样形成的?学生都非常想弄明白其中的原因,学习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
第四,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赞可夫说过:“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而“一切都是从感官开始的”,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知识的形成。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探究活动。学生对做化学实验有着特别浓厚的兴趣。所以优化课堂教学首先就要把握好实验探究这种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充分发挥课本中的实验功能,将课本中的实验设置为师生协同实验或学生演示实验,增加学生亲自动手参与的机会,留给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让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设计实验方案,亲自完成实验。[3]还要充分发挥课本中的科学探究活动的功能,将其设计成生活化学实验,家庭小实验等,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独立创新,在生活中进行知识的再创造、再发现,既可以使教学内容在生活中的得到延伸和拓展,又可以使学生做到“到实验室外作实验,在生活中学化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在实验过程中还要有意识的对实验教学设备进行创新。课本上的实验在实验说明或教师用书中都提供了相应的实验装置,但是有些实验不是最简捷现象最明显的。为了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我们可改进相关的实验装置,使其装置变得简单,现象更明显。如:检验乙醇与钠反应产物时我们要进行点燃,由于火苗很小现象不明显,所以我们可在火焰上方放一张纸,纸燃烧的现象非常明显。一个小小的变动给学生的体会就完全不一样。在实验装置改进过程中,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五,教学手段多样化。
要想追求真正的高效课堂教学,不仅仅我们的教学理念改变,同时要全面的丰富我们的教学手段,当然这种教学手段不仅仅是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简单调整,而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能充分展示出教学的多样性,能根据学生,教材,教学内容来设计教学,把“教师的演学生的看”变为“教师的导学生的演”从而真正意义的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教学真正去体现“以人为本”,真正做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一教育理念。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材中所提供的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对象;教学是创设学习情境,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和完成知识意义建构的认知过程。为了更好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切实做到高效课堂,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展示出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比如在设计教学情境上,不仅仅是引入新课,同时要体现出教学情境的功能;在提问上做到科学的问题设计来引领学生思考,讨论;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和探究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多媒体实验和传统的演示实验以及学生实验的结合使用;手持技术和模拟实验的应用;实验的创新和改进;合作探究式教学的应用;小组讨论交流式教学模式的引进等等。
坚持从生活走向知识,从知识回到生活。
课堂教学与实践教育辩证统一才是素质教育的完整内容,两者是相互促进,互为前提的。锻炼实践能力与培养学习兴趣相互统一。课堂教学的相对枯燥,是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重要原因,而学习的兴趣是学习有主动性的重要因素。让学生有学习兴趣,想学,就达到了教学成功的一大半。实践教育可以以它的生动性、直观性、参与性等特征,调动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关注、质疑和进一步探讨的兴趣。书本知识的传授,本质上就决定了它以继承前人积累的知识为主要内容,这种教育容易导致不假思考而简单接受的惰性。实践教育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体会成功,培养创造精神,形成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维习惯。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和生产实际中的问题。化学学是一门与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联系比较紧密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从生活实际出发,以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引入相关知识的教学,然后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产和生活实际问题。
总之,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是勇于探究、独立思考的人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学生不再是一味听讲,而是在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通过自己思考,对实验进行设计并进行实验操作,并对实验的事实加以分析做出结论。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就能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更加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由此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杜,2003:222-223.
[2] 余文森.三维目标[N].中国教育报,2007-4-20.
[3] 任长松主著.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