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利用河南省1978年-2017年的经济数据,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及高级化两个方面度量产业结构的发展水平,实证分析河南省产业结构演变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研究结论表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经济增长率的提高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16-0491-02
一、引言及简单文献综述
近年来,河南省坚持实践国家战略方针,以新的发展理念为导向,着力发挥优势打好习总书记提到的“四张牌”,积极推进“三区一群”四大发展战略,扎实开展“四大攻坚战”,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和带动全国发展的新增长极,全省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经济增长步入快车道。但与发达地区相比,经济结构还存在很大的优化空间。
关于河南省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相关文献有:徐雅静(2012)利用偏离一份额分析法对河南省18个省辖市的经济增长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各省辖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显著差异。杨增凡(2016)在新常态背景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河南省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对劳动力的吸纳作用以及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较弱。任方军(2018)对生产要素投入与产业结构之间关系进行的实证检验,发现要素投入变化能够推动产业结构变化,产业结构优化能够有效推动地区经济增长。张文静(2018)从产业的生态结构角度分析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发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而高级化对经济增长则有长期且显著的影响。
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节点,河南省近年来对外贸易及创新实驗区的发展给省内经济增长带来了新动力,在此形势下,本文选取河南省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数据,研究产业结构演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二、实证分析
1.数据的选取、分析与处理
本文所用数据来源于《河南六十年》、《河南省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官网。分析发现,河南省产业结构自建国以来经过了四次变化:1949-1975年为传统的金字塔形结构,1978-1980年为二、一、三的鼓型结构,1981-1985年重回农业国的金字塔形结构,1985-1991再次转变为二、一、三型结构,1992年至今是长期的二、三、一型结构。从工业化来看,河南省仍处在工业化进程的中期阶段;从三次产业的比重变化来看,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第三产业超过第一产业成为河南省产业结构的第二大组成部分,并长期保持优势地位,这标志着河南省的产业结构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优化。对于产业结构优化的衡量,采用两个指标:产业结构合理化及产业结构高级化。
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在一个经济体在当前的技术、资源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得到合理的配置,各产业之间能够协调发展,并产生良好经济效益。对于产业结构合理化方面,本文选用泰尔指数:
4.结论
结果显示,随着TL的增加,即产业结构的偏离程度加大、产业结构变得越发不合理,经济增长率将降低;随着Ts的增加,即第三产业逐渐超越第二产业在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经济增长率将有所提高。由此可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
三、政策建议
1.结合地区特点,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
第一,帮扶新能源行业等弱小产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协调各产业劳动生产率,避免出现不同产业之间劳动生产率的断层和强烈反差,以促进产业之间素质的协调。第二,不能以牺牲农业促进工业的发展,亦不能以牺牲工业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农业作为基础产业,应准确定向,生产消费者所需、食品加工业所需的产品;制造业也应面向第一、第三产业市场,生产其所需的机械设备,以此促进产业之间“投入一产出”关系的协调。第三,区分不同产业,结合地区特点,正确选择主导产业,壮大装备制造业、食品制造业、新型材料制造业、电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五大制造产业,促进产业之间相对地位的协调。第四,充分发挥省内各地区优势,打破地方垄断,促进资源在不同地区合理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产业结构合理化提供物质支持。
2.区别对待不同产业,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
第一,对电力、钢铁、建材、有色、化工和石化六大能源消费密集型的高耗、能高污染工业进行限产甚至停产,在此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指导企业改善生产技术和方式,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向集约化、高级化、智能化、服务化方向转变,促进第二产业转型升级。第二,对高附加值、高加工度、高集约度的第三产业予以税收优惠,鼓励其增产扩产,替代传统生产方式生产的产品,将粗放型产业的产品挤出市场,倒逼落后企业转产升级;同时,完善金融市场体制机制,对第三产业的投资贷款给予利息优惠。第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信息化网络,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物质支持。
关键词: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16-0491-02
一、引言及简单文献综述
近年来,河南省坚持实践国家战略方针,以新的发展理念为导向,着力发挥优势打好习总书记提到的“四张牌”,积极推进“三区一群”四大发展战略,扎实开展“四大攻坚战”,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和带动全国发展的新增长极,全省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经济增长步入快车道。但与发达地区相比,经济结构还存在很大的优化空间。
关于河南省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相关文献有:徐雅静(2012)利用偏离一份额分析法对河南省18个省辖市的经济增长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各省辖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显著差异。杨增凡(2016)在新常态背景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河南省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对劳动力的吸纳作用以及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较弱。任方军(2018)对生产要素投入与产业结构之间关系进行的实证检验,发现要素投入变化能够推动产业结构变化,产业结构优化能够有效推动地区经济增长。张文静(2018)从产业的生态结构角度分析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发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而高级化对经济增长则有长期且显著的影响。
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节点,河南省近年来对外贸易及创新实驗区的发展给省内经济增长带来了新动力,在此形势下,本文选取河南省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数据,研究产业结构演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二、实证分析
1.数据的选取、分析与处理
本文所用数据来源于《河南六十年》、《河南省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官网。分析发现,河南省产业结构自建国以来经过了四次变化:1949-1975年为传统的金字塔形结构,1978-1980年为二、一、三的鼓型结构,1981-1985年重回农业国的金字塔形结构,1985-1991再次转变为二、一、三型结构,1992年至今是长期的二、三、一型结构。从工业化来看,河南省仍处在工业化进程的中期阶段;从三次产业的比重变化来看,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第三产业超过第一产业成为河南省产业结构的第二大组成部分,并长期保持优势地位,这标志着河南省的产业结构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优化。对于产业结构优化的衡量,采用两个指标:产业结构合理化及产业结构高级化。
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在一个经济体在当前的技术、资源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得到合理的配置,各产业之间能够协调发展,并产生良好经济效益。对于产业结构合理化方面,本文选用泰尔指数:
4.结论
结果显示,随着TL的增加,即产业结构的偏离程度加大、产业结构变得越发不合理,经济增长率将降低;随着Ts的增加,即第三产业逐渐超越第二产业在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经济增长率将有所提高。由此可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
三、政策建议
1.结合地区特点,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
第一,帮扶新能源行业等弱小产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协调各产业劳动生产率,避免出现不同产业之间劳动生产率的断层和强烈反差,以促进产业之间素质的协调。第二,不能以牺牲农业促进工业的发展,亦不能以牺牲工业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农业作为基础产业,应准确定向,生产消费者所需、食品加工业所需的产品;制造业也应面向第一、第三产业市场,生产其所需的机械设备,以此促进产业之间“投入一产出”关系的协调。第三,区分不同产业,结合地区特点,正确选择主导产业,壮大装备制造业、食品制造业、新型材料制造业、电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五大制造产业,促进产业之间相对地位的协调。第四,充分发挥省内各地区优势,打破地方垄断,促进资源在不同地区合理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产业结构合理化提供物质支持。
2.区别对待不同产业,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
第一,对电力、钢铁、建材、有色、化工和石化六大能源消费密集型的高耗、能高污染工业进行限产甚至停产,在此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指导企业改善生产技术和方式,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向集约化、高级化、智能化、服务化方向转变,促进第二产业转型升级。第二,对高附加值、高加工度、高集约度的第三产业予以税收优惠,鼓励其增产扩产,替代传统生产方式生产的产品,将粗放型产业的产品挤出市场,倒逼落后企业转产升级;同时,完善金融市场体制机制,对第三产业的投资贷款给予利息优惠。第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信息化网络,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物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