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TOP方案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5例

来源 :中国医药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h0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观察R-CTOP方案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 R-CTOP方案治疗15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观察疗效。 结果 15例患者中PR 3例,NR 1例,PD 1例,PD 0例,CR率为73%;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结论 R-CTOP方案较CHOP方案明显提高缓解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关键词] 利妥昔单抗;吡柔比星;淋巴瘤;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3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6-188-02
  CHOP方案目前仍是治疗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主要方案经典方案,治愈率大约40%左右。为了进一步提高疗效,多数学者进行了进一步探索,但是仍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复发率仍高。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主要病理类型,约占60%左右。利妥昔单抗是一种嵌合鼠/人的单克隆抗体,该抗体与纵贯细胞膜的CD20抗原特异性结合。此抗原位于前B和成熟B淋巴细胞,但在造血干细胞、后B细胞、正常血浆细胞或其他正常组织中不存在。该抗原表达于95%以上的B淋巴细胞型的非何杰氏淋巴瘤。利妥昔单抗与B淋巴细胞上的CD20结合,并引发B细胞溶解的免疫反应[1]。本资料采用改良CHOP方案(即CTOP方案)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15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2月~2011年5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15例,经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确诊。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25~76岁,平均(48±11)岁。
  1.2 治疗方法
  第1日静脉点滴利妥昔单抗375 mg/m2,同时进行心电监护,血压监测,严密观察下输注,首次滴入速度为50 mg/h,随后每30分钟增加50 mg/h,最大可达400 mg/h,如无不良反应,可将输入速度提高1倍。输注之前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 mg,肌肉注射苯海拉明20 mg,严密防止过敏反应发生。第3日环磷酰胺750 mg/m2静脉点滴,吡柔比星20 mg/m2静脉点滴,长春地辛4 mg静脉点滴,第4日吡柔比星20 mg/m2静脉点滴,第2~7日地塞米松10 mg/d静脉点滴。28 d为1个疗程,连续应用6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
  按WHO标准评价疗效,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肿瘤消失并持续4周以上;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肿瘤病灶最大横直径及最大垂直径(两径)的乘积减少50%,并持续4周以上,无新的病灶出现;无变化(non-response,NR)肿瘤病灶两径乘积缩小50%以下或增大25%以下,无新的病变出现;进展(PD)肿瘤病灶的两径乘积增大25%以上或有新的病灶出现。
  2 结果
  本组15例中11例获得CR, PR3例,NR1例,PD1例,PD0例,CR率73%。未见肝肾损伤出现,亦未见骨髓抑制[2],2例出现恶心呕吐,经对症处理缓解。2例输注美罗华过程中出现发热,经对症处理体温降至正常。
  3 讨论
  单用CTOP方案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5年总生存率仅为30%~40%,约30%患者对治疗无反应或治疗结束后很快出现疾病进展。这就促使人们寻找新的出路提高疗效。利妥昔单抗是一种人鼠嵌合的单克隆抗体,可选择性特异性的与CD20抗原结合,因此用来治疗CD20高表达的血液肿瘤。国外研究表明,利妥昔单抗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有肯定疗效,其机理为利妥昔单抗与肿瘤细胞表面的CD20抗原相结合,通过抗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和补体介导的细胞毒作用两种途径使表达CD20的淋巴瘤细胞溶解[3]。有研究表明[4],利妥昔单抗联合CTOP方案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有较好的耐受性,与本文研究结果相似,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5]。
  CHOP方案中阿霉素有较强的心脏毒性,本资料中使用吡柔比星替代阿霉素减轻心脏毒性,未见心脏不良反应发生。美罗华联合CTOP方案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疗效和R-CHOP方案相当,近年来,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高龄患者不断增加,THP心脏毒副作用低,可以推荐作为老年患者蒽环类药物的首选[6]。此方案开创淋巴瘤治疗的新时代,通过细胞毒机制和免疫杀伤机制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建议有条件的病人和医院做为常规和一线治疗方案。含有THP的CTOP方案适合老年NHL的治疗,尤其对T-cell淋巴瘤安全有优势,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7]。本研究采用的R-CTOP方案理论上优于CHOP方案,建议临床上推广以减轻心脏毒性,特别适合于老年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参考文献]
  [1] 刘辉,常乃柏,魏建平,等.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分析[J].白血病·淋巴瘤,2009,18(03):152-154.
  [2] 唐瑛,孙嘉斌,王海英,等.利妥昔单抗在治疗和ITP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7):2075-2076.
  [3] 毛敏,郎涛,王晓敏,等.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后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观察[J].医学综述,2011,17(19):3018-3020.
  [4] 王秋萍.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16例[J].河北医药,2008,30(11):1733.
  [5] 徐卫,李建勇,张智弘,等. R-CHOP方案与CHOP方案治疗初治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8,16(4):933-937.
  [6] 韩霞,王华庆,刘贤明,等.美罗华联合CTOP方案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35例临床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2010,37(6):338-341.
  [7] 童浩,王继生,秦健秀,等.CTOP与CHOP方案治疗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对照研究[J].西部医学,2009,21(2):241-242.
  (收稿日期:2012-02-26)
  
其他文献
5月29日下午,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党组中心组进行第五次集中学习,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和部党组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有关部署要求,研究贯彻落实举措.局党组书记、局长曹德胜同志
课程开发能力是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一项必备的专业技能。文章应用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尝试从转变课程观、开展校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对“新基建”相关工作作出部署,将其作为对冲疫情影响、促进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手段之一。2020年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明确提出,
[摘要] 目的 探讨心脏彩超对冠心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 方法 对60例确诊为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和同时选取60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获得两者二尖瓣舒张期血流频谱参数;分别测量舒张早期最大流速(E峰)和舒张晚期最大流速(A峰),并且计算两组E/A值。 结果 冠心病组中E/A<1有49例,检出率为81.7%;对照组E/A值比冠心病组显著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摘要]高职院校应加强实践教学,文章从会计专业教材建设、教学模式改革、会计实验室的建立以及校企合作等方面入手,对构建001三能级螺旋式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尝试,以期对提高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水平有所裨益。  [关键词]高职 会计专业 001三能级螺旋式 实践教学体系  [作者简介]教兵(1973- ),女,辽宁凤城人,沈阳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系主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经济管理与会计专业教学方面
[摘要] 目的 提高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认识。 方法 通过对误诊的1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 结果 1例死亡,15例好转治愈。 结论 临床医师特别是非糖尿病专科医生,加强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潜在临床特点认识,应重视糖尿病酮酸中毒的防治,避免因诊断延误导致严重后果。  [关键词]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误诊  [中图分类号] R587.1???[文献标识码]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