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观察R-CTOP方案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 R-CTOP方案治疗15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观察疗效。 结果 15例患者中PR 3例,NR 1例,PD 1例,PD 0例,CR率为73%;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结论 R-CTOP方案较CHOP方案明显提高缓解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关键词] 利妥昔单抗;吡柔比星;淋巴瘤;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3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6-188-02
CHOP方案目前仍是治疗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主要方案经典方案,治愈率大约40%左右。为了进一步提高疗效,多数学者进行了进一步探索,但是仍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复发率仍高。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主要病理类型,约占60%左右。利妥昔单抗是一种嵌合鼠/人的单克隆抗体,该抗体与纵贯细胞膜的CD20抗原特异性结合。此抗原位于前B和成熟B淋巴细胞,但在造血干细胞、后B细胞、正常血浆细胞或其他正常组织中不存在。该抗原表达于95%以上的B淋巴细胞型的非何杰氏淋巴瘤。利妥昔单抗与B淋巴细胞上的CD20结合,并引发B细胞溶解的免疫反应[1]。本资料采用改良CHOP方案(即CTOP方案)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15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2月~2011年5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15例,经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确诊。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25~76岁,平均(48±11)岁。
1.2 治疗方法
第1日静脉点滴利妥昔单抗375 mg/m2,同时进行心电监护,血压监测,严密观察下输注,首次滴入速度为50 mg/h,随后每30分钟增加50 mg/h,最大可达400 mg/h,如无不良反应,可将输入速度提高1倍。输注之前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 mg,肌肉注射苯海拉明20 mg,严密防止过敏反应发生。第3日环磷酰胺750 mg/m2静脉点滴,吡柔比星20 mg/m2静脉点滴,长春地辛4 mg静脉点滴,第4日吡柔比星20 mg/m2静脉点滴,第2~7日地塞米松10 mg/d静脉点滴。28 d为1个疗程,连续应用6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
按WHO标准评价疗效,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肿瘤消失并持续4周以上;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肿瘤病灶最大横直径及最大垂直径(两径)的乘积减少50%,并持续4周以上,无新的病灶出现;无变化(non-response,NR)肿瘤病灶两径乘积缩小50%以下或增大25%以下,无新的病变出现;进展(PD)肿瘤病灶的两径乘积增大25%以上或有新的病灶出现。
2 结果
本组15例中11例获得CR, PR3例,NR1例,PD1例,PD0例,CR率73%。未见肝肾损伤出现,亦未见骨髓抑制[2],2例出现恶心呕吐,经对症处理缓解。2例输注美罗华过程中出现发热,经对症处理体温降至正常。
3 讨论
单用CTOP方案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5年总生存率仅为30%~40%,约30%患者对治疗无反应或治疗结束后很快出现疾病进展。这就促使人们寻找新的出路提高疗效。利妥昔单抗是一种人鼠嵌合的单克隆抗体,可选择性特异性的与CD20抗原结合,因此用来治疗CD20高表达的血液肿瘤。国外研究表明,利妥昔单抗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有肯定疗效,其机理为利妥昔单抗与肿瘤细胞表面的CD20抗原相结合,通过抗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和补体介导的细胞毒作用两种途径使表达CD20的淋巴瘤细胞溶解[3]。有研究表明[4],利妥昔单抗联合CTOP方案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有较好的耐受性,与本文研究结果相似,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5]。
CHOP方案中阿霉素有较强的心脏毒性,本资料中使用吡柔比星替代阿霉素减轻心脏毒性,未见心脏不良反应发生。美罗华联合CTOP方案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疗效和R-CHOP方案相当,近年来,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高龄患者不断增加,THP心脏毒副作用低,可以推荐作为老年患者蒽环类药物的首选[6]。此方案开创淋巴瘤治疗的新时代,通过细胞毒机制和免疫杀伤机制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建议有条件的病人和医院做为常规和一线治疗方案。含有THP的CTOP方案适合老年NHL的治疗,尤其对T-cell淋巴瘤安全有优势,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7]。本研究采用的R-CTOP方案理论上优于CHOP方案,建议临床上推广以减轻心脏毒性,特别适合于老年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参考文献]
[1] 刘辉,常乃柏,魏建平,等.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分析[J].白血病·淋巴瘤,2009,18(03):152-154.
[2] 唐瑛,孙嘉斌,王海英,等.利妥昔单抗在治疗和ITP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7):2075-2076.
[3] 毛敏,郎涛,王晓敏,等.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后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观察[J].医学综述,2011,17(19):3018-3020.
[4] 王秋萍.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16例[J].河北医药,2008,30(11):1733.
[5] 徐卫,李建勇,张智弘,等. R-CHOP方案与CHOP方案治疗初治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8,16(4):933-937.
[6] 韩霞,王华庆,刘贤明,等.美罗华联合CTOP方案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35例临床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2010,37(6):338-341.
[7] 童浩,王继生,秦健秀,等.CTOP与CHOP方案治疗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对照研究[J].西部医学,2009,21(2):241-242.
(收稿日期:2012-02-26)
[关键词] 利妥昔单抗;吡柔比星;淋巴瘤;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3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6-188-02
CHOP方案目前仍是治疗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主要方案经典方案,治愈率大约40%左右。为了进一步提高疗效,多数学者进行了进一步探索,但是仍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复发率仍高。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主要病理类型,约占60%左右。利妥昔单抗是一种嵌合鼠/人的单克隆抗体,该抗体与纵贯细胞膜的CD20抗原特异性结合。此抗原位于前B和成熟B淋巴细胞,但在造血干细胞、后B细胞、正常血浆细胞或其他正常组织中不存在。该抗原表达于95%以上的B淋巴细胞型的非何杰氏淋巴瘤。利妥昔单抗与B淋巴细胞上的CD20结合,并引发B细胞溶解的免疫反应[1]。本资料采用改良CHOP方案(即CTOP方案)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15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2月~2011年5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15例,经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确诊。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25~76岁,平均(48±11)岁。
1.2 治疗方法
第1日静脉点滴利妥昔单抗375 mg/m2,同时进行心电监护,血压监测,严密观察下输注,首次滴入速度为50 mg/h,随后每30分钟增加50 mg/h,最大可达400 mg/h,如无不良反应,可将输入速度提高1倍。输注之前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 mg,肌肉注射苯海拉明20 mg,严密防止过敏反应发生。第3日环磷酰胺750 mg/m2静脉点滴,吡柔比星20 mg/m2静脉点滴,长春地辛4 mg静脉点滴,第4日吡柔比星20 mg/m2静脉点滴,第2~7日地塞米松10 mg/d静脉点滴。28 d为1个疗程,连续应用6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
按WHO标准评价疗效,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肿瘤消失并持续4周以上;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肿瘤病灶最大横直径及最大垂直径(两径)的乘积减少50%,并持续4周以上,无新的病灶出现;无变化(non-response,NR)肿瘤病灶两径乘积缩小50%以下或增大25%以下,无新的病变出现;进展(PD)肿瘤病灶的两径乘积增大25%以上或有新的病灶出现。
2 结果
本组15例中11例获得CR, PR3例,NR1例,PD1例,PD0例,CR率73%。未见肝肾损伤出现,亦未见骨髓抑制[2],2例出现恶心呕吐,经对症处理缓解。2例输注美罗华过程中出现发热,经对症处理体温降至正常。
3 讨论
单用CTOP方案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5年总生存率仅为30%~40%,约30%患者对治疗无反应或治疗结束后很快出现疾病进展。这就促使人们寻找新的出路提高疗效。利妥昔单抗是一种人鼠嵌合的单克隆抗体,可选择性特异性的与CD20抗原结合,因此用来治疗CD20高表达的血液肿瘤。国外研究表明,利妥昔单抗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有肯定疗效,其机理为利妥昔单抗与肿瘤细胞表面的CD20抗原相结合,通过抗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和补体介导的细胞毒作用两种途径使表达CD20的淋巴瘤细胞溶解[3]。有研究表明[4],利妥昔单抗联合CTOP方案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有较好的耐受性,与本文研究结果相似,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5]。
CHOP方案中阿霉素有较强的心脏毒性,本资料中使用吡柔比星替代阿霉素减轻心脏毒性,未见心脏不良反应发生。美罗华联合CTOP方案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疗效和R-CHOP方案相当,近年来,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高龄患者不断增加,THP心脏毒副作用低,可以推荐作为老年患者蒽环类药物的首选[6]。此方案开创淋巴瘤治疗的新时代,通过细胞毒机制和免疫杀伤机制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建议有条件的病人和医院做为常规和一线治疗方案。含有THP的CTOP方案适合老年NHL的治疗,尤其对T-cell淋巴瘤安全有优势,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7]。本研究采用的R-CTOP方案理论上优于CHOP方案,建议临床上推广以减轻心脏毒性,特别适合于老年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参考文献]
[1] 刘辉,常乃柏,魏建平,等.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分析[J].白血病·淋巴瘤,2009,18(03):152-154.
[2] 唐瑛,孙嘉斌,王海英,等.利妥昔单抗在治疗和ITP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7):2075-2076.
[3] 毛敏,郎涛,王晓敏,等.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后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观察[J].医学综述,2011,17(19):3018-3020.
[4] 王秋萍.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16例[J].河北医药,2008,30(11):1733.
[5] 徐卫,李建勇,张智弘,等. R-CHOP方案与CHOP方案治疗初治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8,16(4):933-937.
[6] 韩霞,王华庆,刘贤明,等.美罗华联合CTOP方案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35例临床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2010,37(6):338-341.
[7] 童浩,王继生,秦健秀,等.CTOP与CHOP方案治疗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对照研究[J].西部医学,2009,21(2):241-242.
(收稿日期:2012-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