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运用英语歌曲,让学生爱上English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英语课程应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可在英语教学中恰当运用英语歌曲,创设教学情境,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英语歌曲 优化 英语教学
  新课标指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利用歌曲学习语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记忆力,减轻学习负担,激发其成就感,为其学习英语创造和谐、愉快的环境。《基础英语》作者埃克斯利说:“凡是能激发学生喜爱英语学习的方法,便是教英语的好方法。”几年来,我在英语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了英语歌曲辅助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 教学中运用英语歌曲的理论依据
  1.1 运用英语歌曲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年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
  1.1.1 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在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学过和掌握的英语知识很少,可以用英语歌“旧曲谱新篇”,把新学的单词、句式套入学生所熟悉的曲调中让学生演唱,这种方式正契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层次,因此他们乐于参与、积极响应,学得愉快。
  1.1.2 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小学生活泼、好动,让他们估燥地背诵外语单词,犹如把他们捆绑起来,学生能情绪高涨吗?而采用听、唱英语的教学手段,将语言与情境结合,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氛围,学生在获得愉悦的同时,更激活了学习的心理内驱力,使大脑充满生机和活力。
  1.1.3 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这是人们获得知识的普遍规律。将英语歌引入教学正符合从感知到理解的认识规律。它把语言知识融合于有趣的歌词中,将知识与趣味、抽象与形象紧密地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感性知识和形象材料;用旋律为学生架起了由感性认识通往理性认识的桥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和浓厚的興趣;在听、唱英语歌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巩固。
  1.2 运用英语歌符合生理学、心理学和美学原理。
  1.2.1 符合生理学原理。神经生理学研究表明,右脑主管形象思维,是音乐的脑、感情的脑。音乐形象是开启右脑的金钥匙。听、唱英语歌曲可陶冶学生的情绪,刺激大脑,激活右脑神经,引起高度兴奋,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快感。尽兴唱又可激活主管抽象思维和语言的左脑,使其兴奋。这样左右脑交替兴奋,不仅使思维与语言引起共振,使口语通畅、自然,而且可以大大开发大脑的潜力,学生不会感到疲劳,反而感到头脑清晰、思路敏捷。
  1.2.2 符合心理学原理。听、唱英语歌曲,就为学生建立起无意识的心理倾向,调动起高度的学习动机,激发起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兴奋点,使其迸发出潜在的能量,这就为学生轻轻松松接受知识奠定了心理基础。
  1.2.3 符合美学原理。欣赏英语歌曲,融入优美的旋律之中,心灵得到了净化,身心受到了陶冶。有时在无意中、在艺术欣赏中学到的东西,反而记得牢、效率高,这正是艺术的魅力,完全符合美学原理。
  2 英语歌曲的具体运用
  所谓英语歌,就是把所教英语知识或当天所学的英语单词、句子,填入乐曲中。乐曲有新曲,有旧调。用什么样的曲调,视内容而定,灵活机动。各乐曲的旋律应简单易学且为学生所熟悉。
  小学英语课本中有大量的英语歌曲,这些歌曲的歌词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例如,PEP三年级新教材中有一首歌曲Head,shoulders,knees and toes,通过学唱这首歌曲,学生能边演唱边舞蹈,同时还能熟练说出这些表示身体部位名称的英语单词。这样的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又活跃了其思维和课堂气氛。
  除了使用教材中的歌曲以外,教师也可以用学生熟知的音乐旋律把新授知识呈现出来,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轻松学英语。例如,学习句型“Where is my car?On /Under/ In the box.”后,笔者运用学生熟悉的旋律创编了如下歌曲:
  1 2 3 1 | 1 2 3 1 | 3 4 5 - | 3 4 5 - |
  Where is my car?Where is my car? Under the box Under the box
  5 6 5 4 3 1 | 5 6 5 4 3 1 | 2 5 1-| 2 5 1- |
  Where is my car? Where is my car? Under the box Under the box
  教唱此歌曲时,笔者还要求学生边歌唱边做动作。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空前高涨,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教学效果也十分显著。通过课后检测笔者惊喜地发现,几乎所有学生都掌握了本课需要识记的单词与句型,部分学生还能根据课文内容创编一些简单的英文歌曲。
  教学中在什么情境下运用英语歌,运用什么样的英语歌,这都是有讲究的。
  2.1 导入新课。唱英语歌能巧妙自然地引出新授课内容。把确定的教学目标,需要学生掌握的单词、句子配入学生熟悉的曲调,学生既感到熟悉,又有些新鲜,在轻轻松松中掌握了新知识。例如教句型“who's the boy girl”,先将其套入《Hello who are you》的曲子中,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从演唱中感知,直到熟悉。这样在优美的旋律和和谐的氛围中把学生带入英语知识的殿堂。直到授课结束时,学生还沉浸在艺术享受之中,情绪仍然是那么兴奋、激昂,嘴里哼唱不止,体验了学英语的快乐。
  2.2 复习旧课。复习旧知更是学生大唱英语歌曲的好时机。一曲曲优美、熟悉的旋律,把学生带入到以往的日日夜夜,引发了他们美好的回忆,曾经学过的单词、句子如潺潺的溪水汩汩流出。从学生的面部表情及“手舞足蹈”的姿态中可以看出,他们是那样兴奋,那样自如,那样怡然自得,一种成功感、自豪感、快乐感洋溢于学生的眉眼中。在这种情境氛围中,那些先前学习暂时有困验的学生也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   2.3 调节情绪。每节课上课前或下课前,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精神状态,让学生唱英语歌或用录音机播放英语歌。唱英语歌能将学生课上的动作变成音乐声中有规律的动作。这样,上课前唱能使学生从下课10分钟的活动中迅速转移到课堂教学中来;课中唱英语歌能消除学生的厌倦、疲惫心理,提高学习效率;下课前唱能使学生以饱满的情绪结束一节课的紧张学习,为转入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精神上的准备。
  2.4 调整注意。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的特点。采用听、唱英语歌的教学手段,将语言与音乐情境结合,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氛围。学生们随着歌曲的旋律,耳中听、口中唱、脑中想、各种感官协调并用,既放松肢体,又舒缓脑力,从而精神振奋、兴味盎然,注意力重新集中起来。
  3 教学中运用英语歌的实践意义
  运用生动循环的韵律,把学生的感情带入到歌典的特定情境中,学生的感情與歌词的内容产生共鸣,进而获得情感的愉悦。英语歌中蕴涵着巨大的语言潜能和英语实践机会,使学生感知力、记忆力、理解力、想像力和创造力都得到了提高。实践证实,运用英语歌有如下实践功能。
  3.1 社会性。歌曲有着独特的、直接的情感艺术表现。它能把人们带入到音乐所表达的情绪和意境中,使主体与音乐融为一体。学生在听、唱英语歌中所表现出来的亢奋、激动的表情、行为都说明了这一点。在听唱中,个体融入到整体之中,生生、师生之间获得了心灵的交流与融合。
  3.2 实效性。要学要记的英语单词、语句融于歌曲中,生动、活泼,朗朗上口,给学生以全新的视听享受,这在客观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音乐及歌词激发起的学生的求知欲,学生的积极性转化为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有助于学生更加努力学准英语音标、字母和词语的正确发音,积极学习新词、新句和新结构。
  3.3 创造性。英语歌曲能引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歌词包含的课文内容,能把学生带入丰富多彩的知识世界,促使学生随着旋律放飞想像的翅膀,去拓展自己的创新能力。
  3.4 愉悦性。英语歌通过声波刺激学生的中枢神经,产生良好的专注情绪,可以焕发精神、激起智能活动,使学生的认知心理和情感心理产生移情共鸣,形成一种愉快的情感,促成较强的学习内驱力。
  3.5 灵活性。英语歌使用便捷,“信手拈来”。课前、课中、课末,随时可用;可课内,可课外,不受限制;可听歌欣赏;可边歌唱边演,灵活机动;可音标、字母发音,可词汇、句型对话,按需活用。英语歌实在是一种经济实用的英语教学方法。
  总之,英语歌教学简便易行,操作性强,效果显著,能有效地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深受学生欢迎。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当然,英语歌曲要注意科学地选用,切忌滥用,才有助于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 阐释学是对意义进行解释。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基于阐释学提出了翻译的四个步骤。本文从《飘》的不同译本来探讨这些步骤。  【关键词】 阐释学 阐释学翻译行为 意译  1 前言  乔治.斯坦纳认为翻译是“精确的艺术”,阐释学是“对原文意义的诱出与盗用的转换行为”。阐释学的动机是:①最初的信任;②进攻渗透;③合并;④补偿。自斯坦纳的译作《通天塔之后》置疑当时的翻译理论:
期刊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中学英语课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本文将结合外语学习的特点,同青少年朋友讨论如何学会学习和怎样学好英语。  1 确立主体意识,积极参与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间的双边活动。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外语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习外语不能仅靠听懂老师讲解的语言规则和难点,必须要靠大量的、反复的听、说、读、写练习,要通过亲
期刊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是指在学校从事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比赛中所发生的人身伤害。由于学校体育教育的独特性,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科目,难以避免体育教学中的意外事故的发生,从而直接影响了体育教师的工作热情。事故发生的现实性和社会的影响性必使学校、家长、社会充分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以便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法律来解决这一问题,因此,通过对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发生原因的分析,
期刊
【摘 要】 本论文对中日两国在节能方面的举措进行论述。文章分三部分展开,首先简单介绍两国政府在节能方面的对策,其次论述两国的国民意识在节能方面的差异,最后引用一些调查数据来分析两国在节能方面的不同。现在中国的能源形式并不乐观,节能势在必行。而一衣带水的日本在节能方面的成就引人注目,确实值得我们借鉴一下。  【关键词】 节能资源 对策 能源 国民意识 消费  1 两国政府的对策  日本是个资源匮乏的
期刊
【摘 要】 终身体育意识是指人们按照所获得的体育运动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有目的地指导自己进行终身体育锻炼的一种稳定的心理活动。终身体育这一思想的提出,得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体育学者的赞同,并逐渐形成为一种新的体育思想。课外体育锻炼是直接展示和最终坚持终身体育意识的主要体现方式。体育课堂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最直接、最直观的体现,是与学生零距离接触的平台。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根据教育
期刊
【摘 要】 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在长期的规范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对语言文字比较直接迅速、灵敏的领会和感悟能力。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感训练?我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以下几种方法:  【关键词】 语感 语言修养 感悟能力 感情朗读 语文素养  1 巧妙范读,触发语感  1.1 感情朗读,体会内涵。如《可爱的草塘》一课,在读到“啊,一条清澈的小河奇迹般地出现在我的眼前”一句时,朗读时我让学
期刊
【摘 要】 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培养学生主动、独立获取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出问题和积极解决问题,个体主体性的充分体现,团结协作中自主研究,多维、多级的评价方式。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探究性学习 探究兴趣 授之以“渔”  小学有篇课文叫《乌鸦喝水》,故事大意是:乌鸦口渴,要喝瓶子里的水,但瓶高口小,欲喝不能。他见瓶子旁边有许多小石子,就想出办法来,把小石子一个
期刊
【摘 要】 北碚区“双主共学”理念的提出和实施打造卓越课堂都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产物。“双主共学”即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卓越课堂的实质即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同時也是教师自己对课堂教学高质量的不断追求,不断提升和不断超越。因此,一堂好课往往会让教师倾尽一生的努力去准备。我在这条追求卓越的路上,不断思考,不断前行,汇成了点滴的感悟。  【关键词】 双主共学 卓越 课堂 感悟  北碚区提出“双主共学”的理
期刊
【摘 要】 一所学校就是一个小社会,和谐校园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办公室是学校的中枢,在建设和谐校园的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该充分发挥其职能。本文分析了目前办公室在职能发挥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自己对更好地发挥办公室职能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 和谐校园 办公室职能 发挥  和谐校园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
期刊
数学建模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新的方式,就是把实际问题抽象为一般的数学问题,并再合理地返回到实际中去,这个过程就是数学建模。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建模是把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加以提炼抽象为数学模型,求出模型的解,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并用该数学模型所提供的解答来解释现实问题、数学知识的这一过程。  1 建模在小学具有一定的“阶段性”  数学建模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