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来源 :中国农业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yro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形势下的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农民具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敢于创新、锐意进取、思想解放、观念新的新一代产业农民。结合工作实践对目前影响和制约农民科技素质提高的因素及对策进行阐述。
   【关键词】农民 科技素质 对策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与中国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特别是科技素质是制约农民增产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升农民的科技素质势在必行。
   一、制约农民科技素质提升的因素
   1.主观因素
   1.1受自身文化程度的制约以及随之而带来的后果。据统计,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3年,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合计占40.3%、初中文化程度占40.8%、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62%,这些数字是官方的统计。实际农民接受的受教育年限以及受教育不同程度的比例数,在不同地区很可能还要偏低。这些人滞留在农村,使后续的农村劳动力又出现了新一轮的文化程度偏低,是农村劳动力科技素质始终偏低的主要症结。
   1.2受思维方式的影响,有的农民小农意识严重,具有狭隘性、片面性,缺乏系统思考问题的方法,更缺乏现代农业思想理念。仍然沿用传统农业的方法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不能对农业科学技术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一知半解、安于现状。
   1.3受祖辈或父辈的影响,多数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基本上是子承父辈代代相传的,父辈缺乏较系统的农业生产经营知识,凭经验、靠感觉、来传授生产实践活动,势必造成子女的经营管理水平粗放低下,即使再大的投入也达不到理想的收获。如此传承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相距甚远,也是制约农民科技素质提升的主要因素。
   2.客观因素
   2.1认识不到位。由于种种原因,许多人还没有认识到农民教育的重要性,还没有把农民教育列入议事日程,认为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可有可无,致使一些地方的农民教育成为无规划,无人管、无经费的“三无教育”。是制约农民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2.2机制不健全。农民教育面广量大,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我国教育的最薄弱环节。
   2.3投入不足。我国农村劳动力有5.6亿人,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有4.2亿人。但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没有稳定投入渠道,未全部列入国家和各级财政预算,使一些地方难以开展农民教育工作
   2.4体系不完善。我国虽然已初步建立了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但体系的运行机制、组织协调、统筹规划、培训网络、师资培训、条件建设、理论研究体系还不健全,直接影响农民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难以发挥农民教育体系的整体效益。
   二、农民科技素质提升对策
   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需要上下联动,多方配合,既需要中央和地方各级地方党委、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证,又需要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挖掘、整合、优化人力资源和设施资源,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采取灵活多样地形式对农民进行产业技能培训和经营管理培训,更需要调动广大农民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要充分调动农民提高自身科技素质的积极性、主动性
   近几年,各级政府为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制定了多项倾斜政策和一系列行动计划,为广大农民创造了提高素质的基础条件和环境,但广大农民积极参与至关重要。一是要转变观念,适应社会,要树立科技致富的观念。二是要主动学习,提高能力,掌握创业致富的实用技术。
   2.创新工作思路
   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要求,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民增收为目的,以培训单位强化服务质量为关键,围绕区域经济及优势产业,以村为单元,整村推进,开展“瞄准骨干农民,兼顾一般农民”培训工作。重点是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即提高农民的技术能力和经营能力,同时带动农民文化素质及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全面开发,为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和建设新农村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3.确定培训对象、创精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
   培训对象是在农村居住,年龄在17~60周岁之间,从事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贸易、以及将来有志于参加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村后备力量;培训内容要突出区域优势产业,以现代适用技术和实用技术培训为主,并结合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的要求,加大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生态环保知识等的培训力度。改进培训方式,按照实效性的要求,以围绕产业集中培训、实践培训、现场教学互动、短期培训为主,采用“学中做、做中学”的方式,并以村为单元,进村入户,实行就地培训,方便农民学习,降低培训成本,确保整村推进。
   4.提高教师素质,不断优化教师的专业结构和知识结构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农业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培训教师也要培养一专多能,知识结构也要多元化。一要改过去农民被动接受培训,为现在的按农民需求进行培训;二要改过去培训教师的专业知识不精、结构单一、为现在的按当地的农业产业升级优化和教师的专业知识要精,知识结构多样化;三要改过去为开展培训而勉强完成任务,为现在的既注重产业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又加强对农民所从事产业生产技能的培养和教师深入基层现场指导的工作力度;四要改过去就培训而培训,变为现在的注重农民经营理念等综合知识的培训,更强调经济效益和典型大户的引导带动;五要改过去过分强调“三大作物”的生产技术知识常规培训,变为现在的常规作物高产、优质、绿色、环保无公害以及农业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多样化产业培训;六要改过去只注重产前、产中的培训和技术指导,变为现在的不能忽视产后的农产品的商品转化率和附加值的提升,使其形成规模效益和品牌效应,即“六改、六变”。
   5.要大力宣传农民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现在国家发展了,综合国力增强了,与城市相比,农村的教育、文化、经济等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落后。要呼吁全社会关注和支持“三农”,要把党的倾农政策和惠农措施,通过我们的努力工作和实际行动,体现在农民的利益之中。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建立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积极性,但与此同时,也形成了超小规模、高度分散和“小而全”的家庭经营格局。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以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为代表的“三化同步”的发展,这种千家万户分散经营与市场化发展、农户经营规模偏小与农业专业化、规模化发展的矛盾日益凸显,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规模小、高度分散的家庭经营模式,不利于农业
期刊
一、引言  订单农业是指农民与企业或中介组织在农业生产之前,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产销合同,而后农民根据合同组织生产,企业或中介按合同收购农民产品的农业经营形式。  订单农业虽较晚进入我国,但我国农业的现状却极大加速了订单农业的发展速度。一方面,我国农业生产者依旧为分散的小规模农户,不但缺乏市场信息,而且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弱,因而急需一种可分散风险的农业生产模式。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造成的农产
期刊
“5.12”地震后,南泉镇耕地部分受到损毁,同时随着灾后重建工作的展开和农房重建的部分完成,相当数量的可用耕地也被占用了,耕地数量骤然减少,耕地问题十分突出。然而地震后农房受损数量大,破坏性强,废旧宅基地大量增加,进行废旧宅基地复垦还耕可以补充被占用的耕地,实现耕地占补平衡。通过宅基地复垦,把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原因造成的宅基地破坏,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1
期刊
我国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从我国国情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必须实行世界上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变传统的土地利用模式,要以严格保护耕地为前提,以严格控制旅游用地为重点,解决旅游用地中出现的供需矛盾,其核心就是节约和集约利用好有限的旅游土地资源。  旅游用地是旅游地内最基本、最广泛的具有旅游功能的各种土地的总和。广义的理解认为,旅游用地就是旅游业用地,即在旅游地
期刊
林业具有巨大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  一、林业产业的发展大大改变了农村的生态环境  围绕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要求, 榆林市开展三年植绿大行动总体安排部署,2012年安排千村万户绿化工程,大力宣传林业生态文化, 倡导生态文明, 通过推行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树立自觉保护和改善生态风尚, 加快村旁绿化、路旁绿化、宅旁绿化、河渠旁绿化步伐, 推进村容村貌的改观。通过
期刊
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是基层广大党员群众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建立健全以村级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的重要途径。2011年3月,阳谷县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于全面启动。为了及时掌握阳谷县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基本情况,总结选配“三高三强”村两委班子的基本经验,切实推进村级民主政治建设进程,我们对狮子楼街道办事处村两委换届选举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狮子楼办事处“村两委”选举的基本情况 
期刊
【摘 要】解决和处理好“三农”问题,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加强农业职业教育是关键。本文分析了农业职业教育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作用,进一步阐述促进农业产业化要注重实践教学和能力培养,吸引人才接受农业职业教育及发展策略。   【关键词】农业职业教育 农业产业化 管理知识     一、引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
期刊
【摘 要】农业补贴是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为了确保农业补贴真正发挥出作用,必须制定出完善的农业补贴法律制度。农业补贴法律制度在农业法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目前我国农业补贴法律制度还存在一些急需改进。本文主要从阐释构建农业补贴法律制度的重要性入手,分析我国农业补贴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我国农业补贴法律制度的完善途径。   【关键词】农业补贴法律制度 重要性 问题 途径    
期刊
【摘 要】建立和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党和政府在农村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妥善解决广大农村困难群众的生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农村 低保制度 思考     党和政府在农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像一束温暖的阳光照亮了农村孤寡残幼生活,为他们的生活提供了具有稳定性、长期性和制度性的保障。但是,由于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低保制度在初
期刊
农耕文明,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适应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国家制度、礼俗制度、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它是人类史上的第一种文明形态,也是第一次生产力的飞跃。志丹是一个传统农业县,志丹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农耕文明的传承演进史,它没有因游牧业的盛行而停滞,也没有因工业文明的推进而消亡,它不断演进,不断渗透,与游牧业相互融合,与工业化相辅相成,走上了具有时代特征的现代可持续发展农耕文明之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