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企业参与横琴开发,谁将成为“领跑者”

来源 :澳门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14256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22日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澳门特区政府联合主办的《粤澳合作框架协议》暨横琴政策创新宣讲会,成了近期各方关注和讨论的热门话题。尤其让澳门社会各界迫切想知道的是中央於7月14日下发的《国务院关於横琴开发有关政策的批复》究竟会给澳门带来哪些“东风”?
  由澳门特区政府对这次宣讲会的会前会後安排,如早在一个月前以特首办的名义分别向本澳五百名社会人士及社团代表致函邀请与会;广东省政府省长黄华华亲自带领三十多名由副省长、市长等级别的相关官员来澳分别作致辞、主讲、讲解。澳门上自行政长官、下至各司级局级部门主管致辞、主讲、讲解的的安排;特首办谭俊荣主任亲自担纲主持司仪及接待两地政府官员。无不验证了这是一场两地政府有诚心有诚意的联手行动。
  当行政长官崔世安关於“特区政府大力鼓励企业家和市民,关心粤澳合作,积极参与横琴以及广东其他地区的粤澳合作项目,为粤澳的共同繁荣,为特区的可持续发展而携手向前”的致辞还言犹在耳,笔者却惊讶地发现,宣讲会议不到中场时,原本鸦雀无声的会场已开始喧哗四起,到中场休息後的两地政府官员答问环节时,已经有不少社会人士代表纷纷悄然离场。
  说实话,这是不是一个令在场所有官员感到些少失威的时刻呢?恐怕只有当事人才知道吧!一个本来受各界热切期待的政策宣读会却出乎意外地“遇冷”,其背後原因絶对值得各界思考!是不是政策本身并不为与会的各界社会团体代表受落呢?
  横琴这座沉睡了数千年、得天独厚的宝岛,与澳门路氹城仅一水之隔,在历史上曾多次发生过被澳门“据为己有”的权属纠葛。即便在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後,澳门社会仍有一些关於“希望由澳门管治开发横琴这块岛屿,从而开拓澳门未来发展空间”的呼声。2009年6月27日,中央正式允许澳门大学在横琴新区建新校区,籍此历史机遇,澳门大学可谓获得“头啖汤”。2011年3月6日,中央创造性地提出粤澳合作共同开发横琴,为港澳居民、企业参与横琴开发创造更大的空间,赋与横琴作为粤澳合作的新平台和试验田,规划5平方公里的粤澳合作区域,由粤澳双方共同合作经营中医药科技产业园、休闲度假区、文化创意区和中心商务区,冀此为澳门经济多元化起到引领作用。
  现在横琴新区各个涉及重大投资的地标性建筑,包括横琴市政基础设施、十字门中央商务区、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横琴湾酒店海洋王国、澳门大学横琴新校区、中医药产业园等正在加紧推进之中。
  继今年3月6日签署的《粤澳合作框架协定》,上述批复又赋予了横琴“比特区更特”的政策,包括创新通关制度和措施、税收优惠政策等来支援粤澳合作产业园发展。可以看到,批复明确横琴创新政策将大大有助於澳门企业及居民赴横琴拓展空间。
  虽然业界一直有澳门需要借横琴推动澳门多元化的呼声,但实际上仍困难障碍重重。有行业人士透露现在所有的商界或企业界都在观望阶段,一直以来澳门各界关於对政府推动澳门企业、中医药业和文化企业进驻横琴粤澳合作产业园,都是感到茫无头绪不知路在何方,甚至可用抱怨来形容。比如资金何来?人才何来?会否再次出现被澳门一些赌场酒店资本家去圈地炒卖暴利转让等等。政府将以何种方式扶持中小企业进入横琴?……至今,太多的问号等待政府主导部门来释疑。
  现今澳门絶大多数的所谓中小企、微企都在资金人力等方面相形见绰,若特区政府只冀望把开发横琴这重任放在本澳势薄力单的中小企群个体,这是不是脱离了现实呢?
  虽然澳门享有天时──政策支持、地利──一水之隔、遥遥相望,如果“人和”迟迟不到位──我们要明白:机遇稍緃即逝,煮熟的鸭子也有飞走的一天的。文化创意产业可是在香港有着三十年根基的优势产业,倘有实力有优势的香港文化企业大肆进驻粤澳合作产业园区,到时澳门又有何条件继续向中央争取各项支持呢!
  那麽由谁来做澳门企业进驻横琴新区的“开荒牛”呢?这是一个当前迫切要铺排的问题。特区政府将如何吸引具实力的本地企业参与这些产业园的建设呢?哪些有雄厚实力的财团商团才是特区政府所要主动出击争取的对象呢?放眼望去,现今澳门企业具显赫实力财力的非各大博业莫属,或者可说只有博企才有丰厚财力、吸引力去聘请世界级别的人才。
  在中央及广东政府并没有政策硬性规定有博彩背景的企业不可参与横琴开发的前提下,特区政府何不动员各大博彩企业投放各类资源,进驻粤澳合作产业园这块试验田,实现由博企这些“领跑者”带动其他中小企参与横琴粤澳产业园区的局面。再且,博企参与横琴投资,在全球经济风云变色的当下,既可提升各类豪赌股的含金量,还可建立博企多元化形象,尤其是对外资博企来说,可强化其紥根澳门本土的企业形象,可谓一举多得。
  是故现今特区政府要做的是,加大加快向本地各博彩企业宣传和解读横琴创新政策,聴取企业的反馈建议,推动澳门民间力量把握饮“头啖汤”机会,积极参与横琴开发。
  只有真正做到特区政府和民间企业双方在“相同理念、统一共识”上逹致最大程度的交集,才能最终打出一幅漂亮的好牌。正如广东省省长黄华华於宣读会上所致辞:东风吹来满眼春,潮起正是扬帆时。两地政府只有在引导更多的优势资源企业顺着横琴创新政策这股东风,乘风破浪,澳门全面参与横琴的开发事业才会腾飞在即。
其他文献
今年是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十三周年。回歸祖國十三年來,澳門特別行政區的發展,舉世矚目。如此傲人的發展,除了得益於澳門博彩業蓬勃發展及其得天獨厚的歷史文化因素以外,“一國兩制”、“澳人治澳”的特區施政綱領誠然功不可沒。在澳門,有這麼一群基本法學者,他們走在理論的前沿,大膽而審慎地豐富著這一偉大構想。在這群知識精英中,有這樣一位與“澳門回歸”有著莫大關係的人,他正是澳門大學法學院教授駱偉建。他曾參與了香
期刊
由澳門體育發展局主辦,中國澳門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文娛暨體育總會、澳門特殊奧運會、澳門聾人體育會協辦的“2012全澳殘障人士運動日”,已於4月15日在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運動場-室內館圓滿舉行,吸引了約2500人次出席,現場共設有9項康體活動,及3個體質監測攤位,讓殘障人士和家屬、廣大市民一起分享運動的歡樂。   當日中午二時舉行的開幕儀式,由體育發展局戴祖義副局長、中國澳門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
期刊
讀《澳門早期學術  發展回顧》有感  因喜歡到一些古色古香的地方去品味人生,從中尋找一些遠久純樸的東西,感悟歲月的滄桑變化。所以過去每到澳門總喜歡去澳門的聖保祿學院遺址(大三巴牌坊,炮臺山)一帶,順道走到新馬路,再到崗頂聖若瑟修院,沿路登上主教山教堂。每次不知不覺一晃就完成了半日的心靈洗禮,再打道回程從澳門出關閘坐車回廣州。一路上都讓我浮想聯翩、回味不盡,好像似睡非睡地沉浸在美夢之中。這份好奇之心
期刊
8月22日,广东省省长黄华华率三十余名相关官员到澳门出席《粤澳合作框架协议》和横琴开发创新政策宣讲会,在澳门提高了多数市民对横琴大发展的认识和信心。绝大多数被访者认为,开发横琴、让横琴成为“特区中的特区”、允许澳门市民自驾私家车辆自由出入横琴等措施,提高了澳门市民参与横琴的建设的积极性。一位在澳门土生土长的70岁黄先生对记者说:横琴开发是几代人的梦想,也是澳门人千载难逢的机遇。这完全是中央政府支持
期刊
洪都拉斯總統羅伯日前宣布,將在中國大陸設置商務辦事處,作為兩國開展全面外交關係的第一步。儘管情況尚未十分清楚,但這是否意味兩岸外交休兵默契已有鬆動?,這究竟是洪國單方意願?還是大陸施壓利誘所致?甚或是洪國與大陸雙方一拍即合?其動機是否是洪國一方面想要提升向我要求的政治行情,希望從台灣方面討到更多好處?還是大陸方面想要在拉美部署發展,與台灣無涉或向台灣表示政治及國際活動空間促談的壓力?還是這只是突發
期刊
中國社會確實病了。從假酒、地溝油、瘦肉精到染色饅頭、牛肉膏;從毒豇豆、毒韭菜到避孕藥黃瓜、無根劑豆芽;從石灰麵粉、三聚氰胺奶粉到硫磺生薑、甲醛海鮮;從黑磚窯案、黑煤礦案到福建殺童案和滅門案;從販賣假藥、假文憑到販賣人體器官;從吸毒販毒、賣淫漂娟到拐賣婦女兒童;從救火英雄被趕出醫院到小悅悅事件;從寶馬車碾軋男童到藥家鑫案件;從弄權勒卡、雁過拔毛到窩案、串案、片案;從一般貪官的二奶、三奶到楊楓的77奶
期刊
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先生上月末在北京會晤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提出“一國兩區”表述,明確指出“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以及強調“台灣人也是中國人”,這些具有的政治意義的談話,廣泛認為是得到馬英九總統的授權,在此基礎上以確保下一個四年任期(2012-2016)內,海峽兩岸的和平共榮。總統府發言人范姜泰基表示,兩岸關係定位完整說法是“一個是中華民國,兩個地區”,二十多年前修憲及相關立法時就已確定,歷經前兩任總統
期刊
最近在閱讀了一家大眾雜誌對羅援少將的採訪之後,我才首次獲悉“紅後”這個新的說法。在這之前,我是知道一大批“革命後代”或“紅色後代”,極其反感社會把他們稱之為“太子党”或“官二代”,他們願意自稱是“紅二代”。延安兒女聯誼會的會長胡木英,在該會舉行的2011年春節團拜會上,就明確提出:“我們絕非什麼‘太子党’‘官二代’,我們是紅色後代、革命後代。”在中國“二代”現象普遍和不義、炫富、特權聯繫在一起時,
期刊
誰讓農民工嚴冬睡在立交橋下?  ▲2012年12月1日,鄭州中州大道與東風路立交橋下,躺著幾十個工人。當日鄭州最高溫度3度,這些工人全部來自農村,大多數在40歲以上,偶爾也能找到一個的90後新生代農民工的身影。  傳京廣高鐵真皮座椅23萬元  ▲2012年12月26日,京廣高鐵全線貫通,京廣高鐵總計將近4000億元的建設資金貸款,每年產生利息數十億元,專家稱並不看好京廣高鐵能打破高鐵虧損的怪圈,京
期刊
運輸工務範疇,近五年的施政方針辯論期間,有關私人建築工程項目審批速度緩慢的問題,都是議員、業界、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施政方針每年都有提及,主管官員也年年回應,但是老問題始終存在,新問題又不斷出現,無法解決,問題變得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嚴重制約澳門的城市建設發展和投資環境。  有關上述問題,零九年度,運輸工務範疇的施政方針表示:透過優化內部工作流程,提升建築項目的審批效率,針對圖則審批工作,建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