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实训教师整体素质偏低已经成为制约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瓶颈。本文在剖析高职实训教师综合素质现状和原因的前提下,阐述了他们在高职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重点论述了提高高职院校实训教师综合素质的可行性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实训指导教师;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07-0048-02
自2000年以来,国务院就推出了一系列扶持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举措。2014年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更是强调职业教育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的核心和关键,旨在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实训教学是高职教育的特色。如何提高实训教师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保障安全、稳定、高效的实训效果,值得每位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和实训教师用心思考与探索。
一 高职实训教师综合素质现状及分析
实训教师是指借助实验室等场所提供学生实际岗位所需能力的技能训练或顶岗实习等指导的教师。与理论教师不同的是,实训教师不是一直“动嘴说”,而是指导学生“动手做”,引导学生将理论基础知识转变为实际操作技能。
笔者对本市的4所高职院校调查发现,目前大多数实训教师整体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教师少;既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有过强的实战技能的教师比例小;既熟悉高职教育教学规律,又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教师不足。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高职院校的新进教师大都为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他们的知识结构决定了绝大部分都不会直接从事实训教学工作,导致了实训教师队伍职称较低、年龄偏大。年长教师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接受新知识和新技能的意愿差,教学方法传统陈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实训岗位上为数不多的年轻教师满腹经纶,但教师职业道德和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素养明显缺乏,实践经验有限,课堂掌控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也相对较差,实训效果大打折扣;外聘的企业“双师型”能工巧匠受到年龄、学历、职称等门槛的限制只能兼职承担实训任务,学生普遍反映外聘实训教师实践经验丰富,可教学责任心和教学态度不好,直接影响实训教学质量。
二 实训教师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重要性
1 以服务就业为宗旨,培养“能干、会干”的特色人才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衡量毕业生质量高低的标准为是否“能干”和“会干”。
在校期间,这一特色人才的培养需要实训教师通过实验、实训两大基础性环节完成。实践过程教师负责将课程重要的理论知识点加以验证,实现理论到实践的过渡;演示示范实践任务实施步骤;传授专业技能,指导学生实战操作,使学生真正做到“能干”和“会干”。
2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衔接
随着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高素质毕业生短缺的现象日趋明显,大大限制了经济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和输送高技能人才的任务。实训教师除了完成课程要求的实训教学任务以外,还会及时对接行业企业规范和标准,“课堂企业化,学生员工化”,实现课堂教学和企业需求的无缝衔接。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就业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 结合学生特点,合理指导“择业”与“就业”
与理论教学相区别的是,实训课堂形式灵活多样,师生直接接触和交流的机会多,实训教师更易于了解学生的特点。实训过程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因材施教,开展分层教学,适当介绍职业道德、行业要求、操作安全等内容,帮助学生达到未来面向工作岗位必备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同时,关注学生实训过程中的心态变化,减少实训的负面效应,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择业观”和“就业观”。
三 提升实训教师综合素质措施
1 加强自身的职业风范
对于实训教师,一直以来被关注更多的是学历、学识、职称、师德等方面。然而一名优秀的实训教师除了要有基本的职业规范、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以外,更重要的还要具备这种职业所特有的气质与要求,也就是体现在“形体、步法、手势、表情、眼光交流”等方面的“范”,即职业风范。每天衣着整洁、仪容大方;进入课堂,即便有烦恼和怨气也要面带笑容;说话和风细雨、抑扬顿挫;讲课时适当走动以兼顾全场,配合手势强调事实,吸引注意力……这样才会有亲和力和强大的气场,整个实训过程必然轻松顺利,而不会让学生感觉实训课是一种任务和负担。
2 明确如何上好实训课,增强课堂指导水平
课堂指导是实训教学的核心阶段,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前提。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基础较差、注意力不易集中,只有把握好上好实训课的关键要素,才能有的放矢,灵活指导。
一节好的实训课应当符合学生的认知模式(如图1所示)。首先要让学生从记得住、相关性、新颖性和工具性四个方面愿意听;能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枯燥问题生动化、专业问题生活化,让学生听得懂;能通过结构化、迁移和情境化让学生记得住;能让学生学以致用,在平时的训练和学习中用得上;最后成为一种习惯。实训课程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开场四步:问候、引子、内容介绍、收益和共识;主体三步:简、清、活;结尾四步:感恩、回顾、强调、呼吁。实训开始要从本次课程内容的重要性、学生存在的困惑及有哪些期许进行开场三问,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实训实施要从步骤、重点、理由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工作分解,采用说给学生听、让学生做给老师看、让学生做给自己看、评价和改善四步示范法指导学生在实际岗位上获取实践技能;实训结束要及时评价反馈,查缺补漏。
3 转变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提高职业教育技术水平
传统的教学环境偏重于“教”,教师是知识的“教授者”“传播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不断渗透,实训教学环境下学生的知识来源不仅仅是教师,他们借助网络平台可以获得与所学内容相关的海量信息,这已经不是单纯依靠教师提供的信息量所能比拟的。因此,实训教师要充分改变教育观念,把自己转变为课堂的“策划者”和“引导者”,将课堂的主体地位交给学生,启发学生正确、主动地学习,提高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与应用能力,实现用“学”的效果验证教学质量。 另外,为了促进教学,大量的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软件及网络教学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实训课堂。实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合理使用多媒体开展教学,这种融合声音、视频、动画于一体的教学手段有利于形象直观地呈现实训内容,突出重点、强化难点;同时为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的学习情境,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的刺激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使学生由“要我学”变“我要学”。 实训教师想要熟练操作它们,就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多媒体应用技术,提高多媒体软件运用水平。
4 勤于反思,善于积累,打造高效实训课堂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结束之后,对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一系列教学过程进行的回顾、审视和归纳。它是教师不断完善自我的重要途径,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的重点和关键,没有反思的教学就是单纯机械地重复。
笔者对某高职院校包括医疗、电气、机械、会计等多个专业的95名实训教师做过调查(如表1所示),结果发现大部分实训教师认为这一环节在教学中并不是必需的,只有不足45%的教师认为实训结束后进行及时的教学反思是很有必要的。其中经常对实训教学活动进行反思的教师占42.9%;33.3%的教师只是在工作不忙的时候偶尔为之;其余23.8%教师几乎没有教学反思行为(如表2所示)。针对实训教学反思重要性调查显示(如表3所示),排在首位的选项是“总结经验教训,改善教学行为”,占被调查者的47.6%;42.9%的被调查者认为“促进学生发展”是教学反思最主要的作用,只有不足10%的被调查者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排在首位。由此可见,高职实训教师教学反思的意识不强,对教学反思重要性的认识也还停留在初级层面。事实上实训教师与学生零距离教学,每次课都要面对各种新问题,只有做“反思型”教师,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才能不断提高自身实践教学水平,为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实训教师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教育水平的提升,关乎学生的成长甚至国家的发展。只有不断加强实训教师的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围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出大批具有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满足企业需要的创新型和实用型人才,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就业难”、企业“用工难”的问题。
[关键词]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实训指导教师;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07-0048-02
自2000年以来,国务院就推出了一系列扶持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举措。2014年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更是强调职业教育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的核心和关键,旨在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实训教学是高职教育的特色。如何提高实训教师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保障安全、稳定、高效的实训效果,值得每位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和实训教师用心思考与探索。
一 高职实训教师综合素质现状及分析
实训教师是指借助实验室等场所提供学生实际岗位所需能力的技能训练或顶岗实习等指导的教师。与理论教师不同的是,实训教师不是一直“动嘴说”,而是指导学生“动手做”,引导学生将理论基础知识转变为实际操作技能。
笔者对本市的4所高职院校调查发现,目前大多数实训教师整体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教师少;既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有过强的实战技能的教师比例小;既熟悉高职教育教学规律,又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教师不足。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高职院校的新进教师大都为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他们的知识结构决定了绝大部分都不会直接从事实训教学工作,导致了实训教师队伍职称较低、年龄偏大。年长教师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接受新知识和新技能的意愿差,教学方法传统陈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实训岗位上为数不多的年轻教师满腹经纶,但教师职业道德和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素养明显缺乏,实践经验有限,课堂掌控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也相对较差,实训效果大打折扣;外聘的企业“双师型”能工巧匠受到年龄、学历、职称等门槛的限制只能兼职承担实训任务,学生普遍反映外聘实训教师实践经验丰富,可教学责任心和教学态度不好,直接影响实训教学质量。
二 实训教师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重要性
1 以服务就业为宗旨,培养“能干、会干”的特色人才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衡量毕业生质量高低的标准为是否“能干”和“会干”。
在校期间,这一特色人才的培养需要实训教师通过实验、实训两大基础性环节完成。实践过程教师负责将课程重要的理论知识点加以验证,实现理论到实践的过渡;演示示范实践任务实施步骤;传授专业技能,指导学生实战操作,使学生真正做到“能干”和“会干”。
2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衔接
随着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高素质毕业生短缺的现象日趋明显,大大限制了经济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和输送高技能人才的任务。实训教师除了完成课程要求的实训教学任务以外,还会及时对接行业企业规范和标准,“课堂企业化,学生员工化”,实现课堂教学和企业需求的无缝衔接。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就业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 结合学生特点,合理指导“择业”与“就业”
与理论教学相区别的是,实训课堂形式灵活多样,师生直接接触和交流的机会多,实训教师更易于了解学生的特点。实训过程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因材施教,开展分层教学,适当介绍职业道德、行业要求、操作安全等内容,帮助学生达到未来面向工作岗位必备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同时,关注学生实训过程中的心态变化,减少实训的负面效应,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择业观”和“就业观”。
三 提升实训教师综合素质措施
1 加强自身的职业风范
对于实训教师,一直以来被关注更多的是学历、学识、职称、师德等方面。然而一名优秀的实训教师除了要有基本的职业规范、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以外,更重要的还要具备这种职业所特有的气质与要求,也就是体现在“形体、步法、手势、表情、眼光交流”等方面的“范”,即职业风范。每天衣着整洁、仪容大方;进入课堂,即便有烦恼和怨气也要面带笑容;说话和风细雨、抑扬顿挫;讲课时适当走动以兼顾全场,配合手势强调事实,吸引注意力……这样才会有亲和力和强大的气场,整个实训过程必然轻松顺利,而不会让学生感觉实训课是一种任务和负担。
2 明确如何上好实训课,增强课堂指导水平
课堂指导是实训教学的核心阶段,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前提。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基础较差、注意力不易集中,只有把握好上好实训课的关键要素,才能有的放矢,灵活指导。
一节好的实训课应当符合学生的认知模式(如图1所示)。首先要让学生从记得住、相关性、新颖性和工具性四个方面愿意听;能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枯燥问题生动化、专业问题生活化,让学生听得懂;能通过结构化、迁移和情境化让学生记得住;能让学生学以致用,在平时的训练和学习中用得上;最后成为一种习惯。实训课程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开场四步:问候、引子、内容介绍、收益和共识;主体三步:简、清、活;结尾四步:感恩、回顾、强调、呼吁。实训开始要从本次课程内容的重要性、学生存在的困惑及有哪些期许进行开场三问,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实训实施要从步骤、重点、理由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工作分解,采用说给学生听、让学生做给老师看、让学生做给自己看、评价和改善四步示范法指导学生在实际岗位上获取实践技能;实训结束要及时评价反馈,查缺补漏。
3 转变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提高职业教育技术水平
传统的教学环境偏重于“教”,教师是知识的“教授者”“传播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不断渗透,实训教学环境下学生的知识来源不仅仅是教师,他们借助网络平台可以获得与所学内容相关的海量信息,这已经不是单纯依靠教师提供的信息量所能比拟的。因此,实训教师要充分改变教育观念,把自己转变为课堂的“策划者”和“引导者”,将课堂的主体地位交给学生,启发学生正确、主动地学习,提高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与应用能力,实现用“学”的效果验证教学质量。 另外,为了促进教学,大量的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软件及网络教学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实训课堂。实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合理使用多媒体开展教学,这种融合声音、视频、动画于一体的教学手段有利于形象直观地呈现实训内容,突出重点、强化难点;同时为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的学习情境,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的刺激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使学生由“要我学”变“我要学”。 实训教师想要熟练操作它们,就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多媒体应用技术,提高多媒体软件运用水平。
4 勤于反思,善于积累,打造高效实训课堂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结束之后,对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一系列教学过程进行的回顾、审视和归纳。它是教师不断完善自我的重要途径,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的重点和关键,没有反思的教学就是单纯机械地重复。
笔者对某高职院校包括医疗、电气、机械、会计等多个专业的95名实训教师做过调查(如表1所示),结果发现大部分实训教师认为这一环节在教学中并不是必需的,只有不足45%的教师认为实训结束后进行及时的教学反思是很有必要的。其中经常对实训教学活动进行反思的教师占42.9%;33.3%的教师只是在工作不忙的时候偶尔为之;其余23.8%教师几乎没有教学反思行为(如表2所示)。针对实训教学反思重要性调查显示(如表3所示),排在首位的选项是“总结经验教训,改善教学行为”,占被调查者的47.6%;42.9%的被调查者认为“促进学生发展”是教学反思最主要的作用,只有不足10%的被调查者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排在首位。由此可见,高职实训教师教学反思的意识不强,对教学反思重要性的认识也还停留在初级层面。事实上实训教师与学生零距离教学,每次课都要面对各种新问题,只有做“反思型”教师,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才能不断提高自身实践教学水平,为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实训教师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教育水平的提升,关乎学生的成长甚至国家的发展。只有不断加强实训教师的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围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出大批具有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满足企业需要的创新型和实用型人才,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就业难”、企业“用工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