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微课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有效性探究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ai_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微课是新时期教育与科技结合的产物,微课与传统的多媒体视频教学相比,具有“微…‘精”“灵活”等特点,将其运用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对理解文本、掌握重难点和循环研究、深入领悟有重要的作用。笔者试图通过课例《苏州园林》探討借助微课引领教学,实现微课与原有课堂的深度融合,为语文课堂注入“活水”提供具体做法。
  关键词:微课;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微课是新时期教育与科技结合的产物,与传统的多媒体视频教学相比,其具有“微…‘精”“灵活”等特点,运用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能促进语文教学改革的推进。但是要在实际教学中让学生真正从中受益,教师必须巧用微课的特点,了解学生的需求,捕捉恰当有效的教学点,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发挥微课的效能。本文以《苏州园林》阅读教学为例,探讨借助微课引领教学,实现微课与原有课堂的深度融合,为语文课堂注入“活水”提供具体做法。
  一、借助微课,整体感知、理解文本,让课堂教学更清晰、顺畅
  《苏州园林》是一篇介绍园林建筑艺术的说明文。作者叶圣陶先生以其精练的语言、严谨的结构,抓住苏州园林的艺术特点,条分缕析地做了全面、深刻的介绍。笔者把本课的第一个教学同标制订为:学习本文抓住事物的特点,从整体到局部的多方面说明事物特点的方法,把握苏州园林“图画美”的总体特征。
  学生活动:
  1.阅渎课文,解决下列问题:
  ①苏州园林具有怎样晕要的地位?(明确:苏州园林是各地园林的标本)
  ②在作者看来,苏州园林有什么特征?(明确: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③作者认为苏州园林是如何达到这个日标的?(明确: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2.跳读课文,抓住关键信息,缩写课文并交流。
  3.寻找苏州园林图片或视频素材,制作微课。(把第1、第2点内容当作解说词,贯穿微课的始终)
  教师活动:挑选学生优秀作品分享。
  学生一边欣赏苏州园林的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角落I’J窗,一边研究它们的布局、配合、映衬、层次、色彩、雕刻等,耳边是既亲切又生动的同伴的解说,脑海中浮现相互出的是自己在寻找素材制作微课过程中积累的相关知识,这样,学生很容易体会到苏州园林总的特征——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卜,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语文新课标提倡“以人为本”,更尊重学生的丰体地位,学生动手制作微课,可以促进他们丰动学习。教师也需视情况准备好精致而厚重的微课,让学生收获更多的知识,进而营造充满活力的课堂。
  二、借助微课,掌握重点、突破难点,让课堂教学更灵动、高效
  《苏州园林》是本单元第二篇课文,在此之前的《中国石拱桥》也是一篇非常规范的说明文,且八年级的学生也具备较好的感知课文能力,所以本课作为说明文的教学应该不是难题。新课标强调文本的人文内涵。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把“感受苏州园林之美”作为本课的重点,引导学生体验中国人的审美追求、审美趣味,提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师:苏州园林之美,具有什么特点?
  生:苏州园林之美,具有中国画的特点。
  师:中国画有什么特点?
  生:讲究自然之趣。
  师:自然之趣是中国画的特点,也是中国园林的艺术特色。其实中国园林的艺术与国画的艺术是相通的。
  此时教师播放微课——《国画的构图艺术》,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自然之趣,趣在哪里?
  学生的回答非常精彩:有的说趣在不对称、不工整,因为对称是规则的、刻板的,不对称才有生机、才有画趣、才有灵动之美;有的说趣在“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为这样使得景致不是一览无余,而是一次又一次让游人兴奋;有的说趣在简朴而别具匠心,配色素朴淡雅,既不会抢了花木的明艳,也不会就此失人眼日;有的说趣在点染,角落里的几根竹子、一棵芭蕉,就使画面协调了……
  至此,学生已完全理解了苏州园林美之所在,也明白了中同人的审美取向、审美趣味。由微课《国画的构图艺术》这一支点,撬动整篇文章的阅读重点和难点,最终实现对文本的深度解读。
  这一教学板块是前一个环节的提升,是更高层次的思维训练,它将学生的阅读欣赏提高到文学鉴赏的高度。借助微课,深入浅出地渗透了文学鉴赏的因子,从而使得文本研读有深度、学生积累有厚度,课堂教学焕发出生机。
  三、借助微课,循环研究、深入领悟,让课堂教学更丰富、深刻
  屏幕显示任务:
  你可以从《苏州园林》中找到几幅画?你最喜欢哪一幅?请你结合中国画的特点,带大家领略其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确定内容,上台展示;展示的过程将录制成微课。)
  一时间学生在团体的氛围中互相角逐,充满了激情、充满了发现,并享受着创造的快乐。
  笔者将每个小组的展示录制成一个个微课播放给学生,学生反复体味、咀嚼、发现、补充。然后播放《苏州园林文化寻访》的优秀微课给学生欣赏,学生参与度很高,努力探究自己理解卜的盲点。这样,在梳理、分析、比较中产生出更加深邃的、新颖的、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思维火花和审美乐趣。
  帮助学生录制微课的形式,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内驱力;借助微课可以循环播放的优势,深入研究、领悟,让学生获得了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促进了学生的成长。这样,也就发挥出了微课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陆红铃.微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6(11).
  [2]王睿.借助微课程开展初中语文交互性教学[J].教育艺术,2017(11).
  [3]黄伟.阅读教学中语文知识提取、激活与内化[J].中学语文教学,2018(04).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本文笔者通过将“中医四诊法”巧妙地运用于小学习作教学,洞察学生的言行,倾听学生的心声,拨动灵感的琴弦,把好作文的“脉搏”,使得作文课堂欣欣向荣。  【关键词】习作教学;中医四诊法;教学策略  中国医学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璀璨瑰宝,而扁鹊的“中医四诊法——望、闻、问、切”则是这瑰宝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对古代文化的继承,探索,创新将会
【摘 要】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面貌较以前有了极大的改变,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在目前仍然注重分数、成绩第一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代文阅读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效率低下。本文试从讲究课堂问题设置、尊重学生个性解读的方式入手,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现代文阅读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个性解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如果只布置一些形式单一、陈旧、缺乏应用意识的计算题和应用题,就谈不上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达不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因此,积极探索并实施多样化的数学作业形式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突破点,是关系到新课程改革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而且只有让学生在完成过程中感到快乐,能够增长知识、培养能力的作业,才是成功的作业,才是有效的作业。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以
【摘 要】伴随着学校信息化的不断推进,知识传播与获取的方式产生了根本变化,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策略相比以前也有所不同。写作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它最能体现一个教师的教学观和教学基本功,反映一个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和程度,是学生英语词汇、句型结构、技巧运用的综合体现。本文分析了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探究在写作课上应用小白板的策略,并开展了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应用小白板策
应时代对人才的需求,课程融合逐渐成为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为了培养小学生的全面素养,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从整体、综合的角度建构知识体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小学阶段学科间的课程融合可通过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学习方式、教研形式、评价等途径进行跨学科课程融合,达到全面育人的效果。  当前,课程改革的主线是“立德树人”。课程融合要坚持“立德树人”导向,牢牢把握“以人为本,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大
【摘 要】在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在设计作业时必须层次化。根据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不同的层次,教师可从作业的量、作业的难度、作业的形式等方面对小学语文作业进行分层设计,从而让学生快乐地完成作业,在  在小学阶段,语文作业作为常规教学的重要环节,既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也是教学信息反馈的重要途径。教师在作业设计上一直遵循着这样的理念: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精心设计,并注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然而,在教学实践操作上还存在着许多导致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不强的问题,甚至使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针对小组合作中出现的问题,提供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以帮助学生掌握合作技巧,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大作用。  【关键词】小组合作;有效性;问题;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要求学生互助合作尝试探索知识,并以小
【摘 要】当代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斯曾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现代思维科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又是创造的前提,一切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作为教学对话的关键和有效教学的核心,课堂提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课堂提问正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  【关键词】课堂提问;数学课堂;问题;技能  当今世界,
【摘 要】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关系着民族的兴旺、人民的福祉和国家的未来。学校、家庭和社会都肩负着教育下一代的使命,只有加强家校合作,构建协同教育,才能最大限度得发挥教育的功效,使每一位学生成长成才。本文在论述家校合作和协同教育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家校合作、构建协同教育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家校合作;协同教育;策略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关系着民族的兴旺、人民的福祉和国家的未来。教育并不
【摘 要】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导入,不仅在于精心设计课前的活动,更在于将精心设计的课前活动落实到位。有效的课前导入能迅速平定学生浮躁的情绪,把涣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使学生快速融入课堂气氛中。因此,教师在课前导入时要注意使用多种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使课堂教学顺利展开。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导入  美国著名演说家洛克伍德·桑佩说:“在讲话中,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是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