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金秋话茶宴

来源 :食品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yww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吉洺萩
茶汁豆腐

  9月蜗居在杭州家里,正想着10月的专栏稿内容。一个平时爱较真的朋友闲聊中忽然问我:茶宴和茶餐到底有啥区别?
  这一问,在我看来倒是个好问题,学问学问,问题是个让人学习的好机会。好在,多年前在一家会所做顾问时,就对这个问题的定位词语表述有过研究和斟酌。今天趁兴就用文字来梳理一下。
宋 赵佶《文会图》

茶宴:以茶代酒


  打开万能的“度娘”,我们来看看关于“茶宴”的解释:茶宴,又称“茶会”,是以茶代酒作宴、宴请款待宾客之举。茶宴始于南北朝,兴于唐代,盛于宋代。“茶宴”一词最早出现于南北朝山谦之的《吴兴记》一书,其中说到“每岁吴兴、毗陵二郡太守采茶宴于此。”到了唐代,大才子钱起的《与赵莒茶宴》中写道:“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宋代,黄庭坚行书留下的墨宝《茶宴》有云:“元祐四年正月初九茶宴,臣黄庭坚奉敕,敬书于绩臣殿中。”
  古人茶宴的仪式依据环境条件和规模而有所不同,其中氣氛肃穆庄严、礼节也相当严格的要数皇宫里的茶宴。所用茶叶都是明前贡品,茶具也是名贵器皿,水也是清泉玉液。自始至终,都以品茗贯穿。整个茶宴过程,有迎送、庆贺、叙谊、观景等仪式。
  总的来讲,从文字的表述来看,古代的“茶宴”里没有看到和“菜肴”有关的信息,更像现代意义上我们说的纯粹一点的茶会。

茶餐:以茶入菜


  那我们现代人理解和接触的茶宴又是什么呢?其实是以茶为主题的宴会设计。这个宴会可以全部以茶入菜,也可以部分入菜,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茶餐。
  不过,现代人没古人那么讲究,兴致来了,饮茶也能就着各种新奇的茶菜肴,如果是熟悉的好友,也可以没啥规矩,酒喝起来似乎也没啥障碍,反正就是吃吃喝喝都和茶有关,甚至有时讲的就是一个排场。
黄庭坚《茶宴》

  茶叶入菜,古今中外皆有。我在韩国时就吃到用茶叶做的泡菜,又苦又辣;在云南茶山,茶叶炒鸡蛋是家常菜;苏州的碧螺春蛋花汤、杭州的龙井虾仁、各种茶做的茶叶蛋也都是老百姓不足为奇的茶菜了。
  茶叶入菜其实还是不容易的,因为它本身的苦涩味道需要和菜肴互补才能出彩。好在物质丰富以后,厨师们和吃客也一直在变着花样地摸索着。我在这里说几样茶菜肴,读者们回想起来,可能在一些餐厅吃到过。
  樟茶鸭用花茶、稻草、松柏皮、樟树叶拌匀做熏料,将腌过的肥母鸭的鸭皮熏至黄色,再将鸭上笼蒸后炸制而成。
  茶香牛肉牛肉切成小块,冷水下锅,沸腾后撇去浮沫,用小火再煮半小时,洗净;炒锅烧热后,放入植物油、葱段、姜片和牛肉略炒,然后加入绿茶(红茶也可)、料酒、酱油、白糖、红枣、桂皮、茴香,加水适量,大火烧开后小火焖,待牛肉酥软、茶香逸出时改用大火收汁,即成。
  茶汁豆腐我在家里经常做:将一块豆腐洗净,鸡蛋一枚打入碗中,加少许盐搅匀成蛋液;锅里放油、豆腐,捣烂后边炒边煎,然后加上冲泡开的绿茶汁及蛋液、盐,可以再加点葱花,出锅后淋上点香油,很是清淡可口。
  其他如用各种茶叶浸润的水加入菜肴中,变化无穷。其实,喜欢美食的朋友,每个人都可以去创造属于自己的那道茶菜。
  随着近几年茶文化的兴盛,以茶为主题的餐厅会所也越来越多,研发的菜肴新品也层出不穷,眼、耳、鼻、舌、身、意也就这样浸淫在现代茶宴的各种味道和风格里。
  作为餐饮企业,单纯的“饮”较难独立生存,所以以茶佐“餐”,以茶入“餐”,中外皆然。在我国香港、广东一带遍布的茶餐厅便是茶餐最好的表达。茶可以选择红茶、绿茶、乌龙、普洱,大类分得很清晰;餐就是各种小吃、点心,中西合璧。茶餐厅也是各个年龄段都喜欢去的地方,因为轻松、简单、快速,虽然“茶”字还是放在前面,但只是作为解渴的饮品而已。

  天下万物,人为之所用。时代的车轮滚滚前行,一切都在发生着变化,然而总有些本质的事物几千年都不会变,比如茶,这片叶子终究是人类的好朋友。
其他文献
蒋颐  這个标题可能会让很多人产生误会,但是看下去,误会就会解开了。  这里的“人不如新”是指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在用意想不到的速度革新,如果一直将自己困住,不接触新生事物或结交新的朋友,可能就被淘汰了。  以我自己为例。  记得我做中餐约第12 个年头时,突然疑惑:为什么我们厨师不论做菜做得多好,钱挣得再多,社会地位还是停留在“饭乌龟”“下九流”的等级?为什么法国厨师归文化部管辖?  道听途说不
期刊
提到历史悠久、广受欢迎的饮品,我们想到的肯定是茶,对外国人来说,则是咖啡。近年来,我国咖啡消费量上升迅猛,这与饮食习惯国际化和年轻一代的时尚饮食密切相关。早上来一杯香浓的咖啡振奋一下精神,开始一天的工作,已经成为都市白领的“标配”,优质咖啡豆也广受追捧。  关于咖啡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广为流传的是说一位牧羊人发现自家的羊在食用完咖啡浆果后变得极为兴奋,出于好奇,他也采集并烹煮了这些浆果,发现用这
期刊
体哪年记不得了,总之还是上海遍地书店、碟片店的年代,我和几位朋友每到周末便常去文庙、淡水路、大自鸣钟等地淘书、淘碟,饿了就找个地方吃一点。吃得比较多的是长寿路的“南华火锅店”,或者有时就在南市找家面馆凑合一顿。忽然有一天朋友说在小南门那里发现一家宝藏餐厅“德兴馆”,那里有好吃的虾子大乌参。说实话,我们都不太懂美食,觉得虾子大乌参、鱼翅、鲍鱼、海参这些东西都太贵。朋友只是咪咪一笑:“还好, 去了就知
期刊
素鲍鱼  刚到香港不久,几位商界朋友就告诉我:每逢农历九月初一至初九,得连吃九天素食,可以添福添运,好事连连。据说这一习俗源于我国的民间祈福祭拜活动“九皇会”(关于“九皇”说法不一),活动期间人们食素以示虔敬。虽然该习俗于辛亥革命后在内地渐至淡灭,我国香港地区却将“九皇素”演化成了“九旺素”。入乡随俗,我计划连吃9天素,连登高望远、大快朵颐海鲜这类盛事也一再推却。  连着9天吃素,如果总是一个味道
期刊
打卡这家书店列在我的计划里很久了。  一个初秋午后,我从松江广富林文化遗址朱雀门进入,沿着金钟台旁边的石阶路向北,穿过一片白墙黛瓦的江南民居群到集贤坊,右拐入松辰路,再转入皇甫路向北,经过知也寺,最后到达庭院深深的“朵云书院”。人们常说,书店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可以反映出城市的调性。作为上海新晋网红书店品牌代表之一的“朵云书院”,先后在广富林、上海中心和长乐路扎根,如果说后两家店代表了海派流行高
期刊
与层林尽染的北方相比,江南的秋天是有些静谧的,栾树的金黄、桂花的芬芳都掩在郁郁葱葱的碧绿里.爱美食、爱生活的人们,从传统里顺应了应时而食的原则,也从从容容地选择新鲜肥美的地产风物,为家人奉上美味;或者以江河湖海赐予的阔大心胸,尝试各地风味,借鉴、创新,分享给亲朋,在三两杯小酒的微醺中,安稳了现世.
期刊
一  一早在花园里拍到了叶片上的露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有图为证啊!  什么时候开始注意露珠了?记不清具体日期了,只记得小学三四年级时,从家里到学校的那段路上有一片庄稼地,早上上学路过那里时,衣衫有时会湿,那是庄稼叶上的露珠留下的痕迹。我喜欢露珠晶莹剔透、还会滚动的模样,可惜无法收藏,也就只能看看,而且只能在早上看到,到放学时,露珠都已消失了。  至于白露这个节气,是读大学的时候从《诗经》里
期刊
七寶古镇张充仁纪念馆  七宝古镇位于上海市西南部,由于市区拓展,七宝已成城中之镇,人烟稠密,交通便捷,有地铁直达,古镇老街已成市西地区重要观光休闲之地。七宝古镇起源于北宋,兴盛于明清,至今千余年矣。  提起“七宝”之名,每令人追询有哪七宝?答曰:飞来佛、汆来钟、金字莲花经、神树、金鸡、玉斧与玉筷是也。“飞来佛”是明万历年间邑人徐泮集资铸造之南教寺如来铁佛,“汆来钟”则为七宝寺僧博洽化缘铸就,“莲花
期刊
韩国全南WITHUS FNB西兰花卷心菜汁  卷心菜和西兰花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蔬菜了,两者同为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却外形迥异。只需简单的洗、切,它俩就能与别的食材搭配,做出各式美味佳肴。近年来,各国科学家不断探究卷心菜和西兰花的抗癌作用,并将其作为研究的重要内容。  卷心菜的叶片多呈绿色,多层叶包裹成扁球状。别看它外表其貌不扬,却营养丰富,包括蛋白质、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K、维生素U等。研究
期刊
初秋气候干燥,燥易伤肺,宜多食用润肺的食物。到了秋末初冬,还可以多食温肾阳的食物,菜品中也可多加生姜等可祛脾胃寒气的调味料。黄芪灵芝茶  原料:黄芪15克,灵芝15克,大枣20克,清水適量。  做法:黄芪、灵芝、大枣略洗,放入锅内,倒入适量清水,小火煮1小时,即成。  小贴士:代茶饮用,益气固表。大蒜头烧鱼  原料:鮰鱼200克,大蒜头50克,老抽等调料适量。  做法:大蒜头拍碎,放入油锅内煸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