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国这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文化底蕴相当深厚。许多民间艺术形式都无不体现我国文化的精髓。近来,影视剧的热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乐趣,并且影视剧中穿插了许多民间故事,这些民间故事对于影视剧来说有很大的价值,无论是从起源、性质、艺术特色、形式上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也是影视剧构成的重要基础。许多的艺术家都从不同的民间故事中汲取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养分。
【关键词】:民间故事;影视剧;价值
一、民间故事影响影视剧的逻辑机制
(一)民间故事与影视剧都有鲜明的民俗性,民间故事可为影视剧提供民俗基础
胡适先生作为一个文学艺术史上的大家,曾经也说过,我们的新文学都是从民间发展起来的,新文学的源头在民间。影视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面向广大群众,自然不能脱离群众,影视剧的许多故事来自民间,又通过影视剧的形式回到民间去。例如我国最早演绎播放的电影《定军山》,这部影片是由京剧唱腔展示出来的,京剧本身就是民间艺术,并且电影里面的故事也是出自民间。正是由于影视剧大多来自民众的生活,贴近民众的生活,因而带有强烈的民俗性质,从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影视剧不仅仅只是将故事叙述出来,它还设计了一定的情节结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二)民间故事与影视剧都是对生活本质的一种审美把握
从影视剧本身的性质特点来看,它反映了现实生活的某些特点。这些特点,是从人民大众生活中存在的一些规律,并且通过这些规律所展现出来的外在属性。因此,影视剧就是将生活的本质用一種民俗化的方式表现出来。但是这种表现,必须要比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行为方式更加典型、层面更加高,因此,就需要将民间故事以更加深入、更加丰富、更加逼真的形式演绎出来,而影视剧恰恰符合这些要求。民间故事指的就是来自民间生活的一些群体在共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人民群众自觉或不自觉表现出来的经过长期积累的共同愿景和行为方式。民间故事具有一定的积淀过程,非常的典型突出,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也正是由于民间故事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本质,表达了众多人民的呼声,因此广大群众才会如此喜爱。
(三)民间故事的共性与影视剧的个性相统一
民间故事在自于民间,反映的是广大群众的生活的真实写照,集结了广大群众的集体智慧,向我们展示了友好合作的集体意识,符合广大群众的审美基调。民间故事不是指单独的个体的创作,而是指集体的智慧结晶,是集体的力量。民间故事出自民间,引起广大群众的共鸣。影视剧将这些民间故事的特点结合在一起,其本质是和民间故事是一样的。现在,很多的影视艺术家以这些民间故事为基础,汲取其中的精华,借鉴其中的精神品质,成为了大众喜闻乐见的大众艺术艺术家,并且创作了许多受欢迎的影视剧。
二、民间故事对影视剧的升华与重建
(一)民间故事为影视剧提供情节模式
影视剧的创作离不开文学作品的创作,影视作品的创作是文学创作的一种形式,然而文学的结构是有限制性的。著名的结构主义学者普洛普曾经提到过,民间童话再多,它的故事模式就只有那么几个,只不过是翻来覆去的讲述出来,一旦故事模型搭建起来,就可以演变无数个不同的故事。由此可以看出,影视剧中的故事也是存在故事模型的,影视艺术家可以根据一个有限的故事模型,创造出无数个精彩的故事,再结合一定的历史发展演变,就可以呈现出一部部优秀的影视佳作,深的广大群众喜爱,这也是近年来影视剧一直流行的原因。
(二)民间故事可为影视剧提供人物原型
影视剧的人物创作原型也应该来源于生活,或者是被人们所熟悉的民间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影视剧所创造出来的人物形象在观众的眼中是活灵活现、过目难忘的,但这并不是文艺工作者自己凭空想象出来的,这些人物形象经过分析提炼,在生活中是可以找到他们的原型,这也充分说明文艺的创作来源于真实的生活。结构主义学者把人物形象的创作分为两大类,角色和行动元,根据这两大类再还原出很多个具体的人物形象,影视剧不仅仅只是反映真实的生活,它还是一门文学艺术,因此为了达到艺术的效果,需要吸收民间故事中的人物原型来塑造剧中的人物形象。民间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是对人们心理审美意识的反映,同时这也反映了人类的审美意识。
(三)民间故事为影视剧提供民俗资源
一部好的影视剧作品,就是要有着对现实生活有着逼真的、有深度的反映,这也决定着创作的过程离不开各种民俗资源。影视剧想要获得较好的发展,进而走向世界,首先就是要能够反映自己国家或者民族的文化特色,这也衡量一个文艺作品成功与否的标准。优秀的影视作品,它是对一个民族或者是国家文化最真实的反映,描写的是现实生活,有着自己民族或者是时代的特色,真实的还原人们的日常生活,这样才能够给观众以逼真的感受,使他们产生强烈的认同感,满足观众对作品的需求,才能得到大众的喜爱。
(四)民間故事为影视剧提供伦理资源
人们常说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因此影视剧的创作也需要来源于生活,真实的反映生活,同时要具有人文情怀和历史理性,正如我国一个著名的文艺学者所强调的观点一样,要辩证的看待历史和人文之间的艺术关系,现实的文学创作不仅要反映我们的历史理性,也要具有人文精神,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取向应该是在历史理性中要反映人文精神,在人文精神中也要体现历史理性。这也让我们意识到历史理性和人文精神之间的矛盾关系正是一切文学创作的魅力之处。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进步,旧的观念理念似乎有点格格不入,整个社会都在新旧交替中面临着选择,是固守成规还是顺应历史的发展,在这种新旧文化的矛盾冲突中,更具有强烈的戏剧性。
(五)影视剧可借鉴民间故事的形式因素,创造艺术氛围
所谓的民间故事,就是人们群众所创造出来的故事,这种创作的艺术形式可以作为叙述类艺术形式创作的榜样。民间故事主要是在人民群众的口口相传中得到发展,使它的艺术形式更具风格特点,很多听过或者是读过民间故事的人们都会被它具有的淳朴、简介、有趣等特点吸引。而影视剧在民间故事创作的形式上有很多可借鉴的地方,例如民间故事创作上的大胆、浪漫、故事的曲折离奇,以及较强的想象力等。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推动影视剧的进一步的发展,这就要求影视剧的创作要充分吸收民间故事的精华,以民间故事为创作的源泉。从古到今的很多文学艺术家在进行文学的创作时,遇到难以跨越的障碍,他们就会学习借鉴民间文学作品,从中得到创作的灵感,对原有的艺术形式进行创新发展,从而摆脱文学创作的障碍,使自己文学作品的创作登上一个新的高度。因此从中得出的经验,对于影视剧的创作发展仍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勤建著.文艺民俗学[M].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
【关键词】:民间故事;影视剧;价值
一、民间故事影响影视剧的逻辑机制
(一)民间故事与影视剧都有鲜明的民俗性,民间故事可为影视剧提供民俗基础
胡适先生作为一个文学艺术史上的大家,曾经也说过,我们的新文学都是从民间发展起来的,新文学的源头在民间。影视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面向广大群众,自然不能脱离群众,影视剧的许多故事来自民间,又通过影视剧的形式回到民间去。例如我国最早演绎播放的电影《定军山》,这部影片是由京剧唱腔展示出来的,京剧本身就是民间艺术,并且电影里面的故事也是出自民间。正是由于影视剧大多来自民众的生活,贴近民众的生活,因而带有强烈的民俗性质,从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影视剧不仅仅只是将故事叙述出来,它还设计了一定的情节结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二)民间故事与影视剧都是对生活本质的一种审美把握
从影视剧本身的性质特点来看,它反映了现实生活的某些特点。这些特点,是从人民大众生活中存在的一些规律,并且通过这些规律所展现出来的外在属性。因此,影视剧就是将生活的本质用一種民俗化的方式表现出来。但是这种表现,必须要比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行为方式更加典型、层面更加高,因此,就需要将民间故事以更加深入、更加丰富、更加逼真的形式演绎出来,而影视剧恰恰符合这些要求。民间故事指的就是来自民间生活的一些群体在共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人民群众自觉或不自觉表现出来的经过长期积累的共同愿景和行为方式。民间故事具有一定的积淀过程,非常的典型突出,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也正是由于民间故事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本质,表达了众多人民的呼声,因此广大群众才会如此喜爱。
(三)民间故事的共性与影视剧的个性相统一
民间故事在自于民间,反映的是广大群众的生活的真实写照,集结了广大群众的集体智慧,向我们展示了友好合作的集体意识,符合广大群众的审美基调。民间故事不是指单独的个体的创作,而是指集体的智慧结晶,是集体的力量。民间故事出自民间,引起广大群众的共鸣。影视剧将这些民间故事的特点结合在一起,其本质是和民间故事是一样的。现在,很多的影视艺术家以这些民间故事为基础,汲取其中的精华,借鉴其中的精神品质,成为了大众喜闻乐见的大众艺术艺术家,并且创作了许多受欢迎的影视剧。
二、民间故事对影视剧的升华与重建
(一)民间故事为影视剧提供情节模式
影视剧的创作离不开文学作品的创作,影视作品的创作是文学创作的一种形式,然而文学的结构是有限制性的。著名的结构主义学者普洛普曾经提到过,民间童话再多,它的故事模式就只有那么几个,只不过是翻来覆去的讲述出来,一旦故事模型搭建起来,就可以演变无数个不同的故事。由此可以看出,影视剧中的故事也是存在故事模型的,影视艺术家可以根据一个有限的故事模型,创造出无数个精彩的故事,再结合一定的历史发展演变,就可以呈现出一部部优秀的影视佳作,深的广大群众喜爱,这也是近年来影视剧一直流行的原因。
(二)民间故事可为影视剧提供人物原型
影视剧的人物创作原型也应该来源于生活,或者是被人们所熟悉的民间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影视剧所创造出来的人物形象在观众的眼中是活灵活现、过目难忘的,但这并不是文艺工作者自己凭空想象出来的,这些人物形象经过分析提炼,在生活中是可以找到他们的原型,这也充分说明文艺的创作来源于真实的生活。结构主义学者把人物形象的创作分为两大类,角色和行动元,根据这两大类再还原出很多个具体的人物形象,影视剧不仅仅只是反映真实的生活,它还是一门文学艺术,因此为了达到艺术的效果,需要吸收民间故事中的人物原型来塑造剧中的人物形象。民间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是对人们心理审美意识的反映,同时这也反映了人类的审美意识。
(三)民间故事为影视剧提供民俗资源
一部好的影视剧作品,就是要有着对现实生活有着逼真的、有深度的反映,这也决定着创作的过程离不开各种民俗资源。影视剧想要获得较好的发展,进而走向世界,首先就是要能够反映自己国家或者民族的文化特色,这也衡量一个文艺作品成功与否的标准。优秀的影视作品,它是对一个民族或者是国家文化最真实的反映,描写的是现实生活,有着自己民族或者是时代的特色,真实的还原人们的日常生活,这样才能够给观众以逼真的感受,使他们产生强烈的认同感,满足观众对作品的需求,才能得到大众的喜爱。
(四)民間故事为影视剧提供伦理资源
人们常说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因此影视剧的创作也需要来源于生活,真实的反映生活,同时要具有人文情怀和历史理性,正如我国一个著名的文艺学者所强调的观点一样,要辩证的看待历史和人文之间的艺术关系,现实的文学创作不仅要反映我们的历史理性,也要具有人文精神,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取向应该是在历史理性中要反映人文精神,在人文精神中也要体现历史理性。这也让我们意识到历史理性和人文精神之间的矛盾关系正是一切文学创作的魅力之处。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进步,旧的观念理念似乎有点格格不入,整个社会都在新旧交替中面临着选择,是固守成规还是顺应历史的发展,在这种新旧文化的矛盾冲突中,更具有强烈的戏剧性。
(五)影视剧可借鉴民间故事的形式因素,创造艺术氛围
所谓的民间故事,就是人们群众所创造出来的故事,这种创作的艺术形式可以作为叙述类艺术形式创作的榜样。民间故事主要是在人民群众的口口相传中得到发展,使它的艺术形式更具风格特点,很多听过或者是读过民间故事的人们都会被它具有的淳朴、简介、有趣等特点吸引。而影视剧在民间故事创作的形式上有很多可借鉴的地方,例如民间故事创作上的大胆、浪漫、故事的曲折离奇,以及较强的想象力等。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推动影视剧的进一步的发展,这就要求影视剧的创作要充分吸收民间故事的精华,以民间故事为创作的源泉。从古到今的很多文学艺术家在进行文学的创作时,遇到难以跨越的障碍,他们就会学习借鉴民间文学作品,从中得到创作的灵感,对原有的艺术形式进行创新发展,从而摆脱文学创作的障碍,使自己文学作品的创作登上一个新的高度。因此从中得出的经验,对于影视剧的创作发展仍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勤建著.文艺民俗学[M].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