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顺应时代发展,明确信息化时代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并从教师思想上和教学方法上做出应对。
关键词:信息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7-12-09
1.信息化时代的“即时性”带来的挑战
在信息化时代,高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超越了时空限制,他们随时随地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纸媒尤其是网络等媒体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学生对时事热点的关注度不断攀升,这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信息化时代下各种媒体自由度较高,网络环境中一些不良思想层出不穷,一些人在网络中直接或间接地传播负面思想、散播消极言论,这使得学生在浏览信息时极易受到影响,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的效果,特别是当下大学生多以“95后”为主,这一年龄阶层的学生在认知方面多有不成熟,容易遭受欺骗。
2.信息化时代的“碎片化”带来的挑战
传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一般以思想政治课堂为主,运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95后”学生往往“难以下咽”,对课堂的参与程度相对偏低。而在信息化时代,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便利的可随身携带的终端設备让学生突破了教室局限,在宿舍、机房、操场、食堂、公交车等场所都能自由地接收或者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信息的获得区别于以往传统媒介时期的主要特点就是碎片化。微博、微信、QQ等媒体传播速度、覆盖面和信息数量都是传统思想政治课堂无法企及的,尤其是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裂变效应和群体性效应,能够让信息在青年学生中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1.提高教师积极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意识
信息化时代给传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带来了调整,但也蕴藏着更好发挥教学效果的利器,这把双刃剑的效果如何,取决于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媒体新技术使课堂“活”起来,推动价值观教育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充分运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开拓信息化时代新视域,实现价值观教育由线下向线上转变,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价值观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教师面对信息源日益增多的高校学生,更要少讲一些抽象道理,主动利用信息化时代的便利多谈一些社会热点,尤其是与当下大学生学习生涯、教育生涯密切相关的信息,走在时代的前列,用鲜活的案例说话,要说大学生听得懂、听得进的话,只有能令大学生产生共鸣的教育,才会走心。要以先进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为主,贴合国家政策形势,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走向,对热议的观点类问题做出正确的、有信服力的判断。同时,教师应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不同于思想管制,而是以一种学生乐于接受并善于接受的方式实施,减少枯燥乏味的说教,通过运用信息时代所主张的方式,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随时随地地接受价值观教育,进一步扩宽高校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途径。
2.因时而进,及时更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要讲清、讲透,就要做好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与教学,教师把理论研究透彻,把教材体系转化为自己的教案体系和鲜活的话语体系。如此,教师才能把科学理论讲深讲透,学生才能入脑、入心、入行。除了在理论上下功夫,还要结合时代热点选用鲜活案例、典型例证,特别是在发掘生动新鲜的社会热点素材、事例 等方面多下功夫,把枯燥的理论与鲜活的现实联系起来,率先引领舆论趋势,夯实思想基础,占领思想高地,将先进的、积极的价值观念传递给学生。要做到这些就需要更新教学手段,积极利用信息化技术,如日常生活中合理利用主题教育网站、网络互动社区、校务微博、校园微信公众号等新型网络平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抢先一步将优秀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种子”植入学生心中。
参考文献:
[1](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王志弘,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封 莎,王 平.基于在线开放课程的思政课教学改革路向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1).
关键词:信息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7-12-09
一、信息化时代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新样态
1.信息化时代的“即时性”带来的挑战
在信息化时代,高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超越了时空限制,他们随时随地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纸媒尤其是网络等媒体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学生对时事热点的关注度不断攀升,这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信息化时代下各种媒体自由度较高,网络环境中一些不良思想层出不穷,一些人在网络中直接或间接地传播负面思想、散播消极言论,这使得学生在浏览信息时极易受到影响,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的效果,特别是当下大学生多以“95后”为主,这一年龄阶层的学生在认知方面多有不成熟,容易遭受欺骗。
2.信息化时代的“碎片化”带来的挑战
传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一般以思想政治课堂为主,运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95后”学生往往“难以下咽”,对课堂的参与程度相对偏低。而在信息化时代,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便利的可随身携带的终端設备让学生突破了教室局限,在宿舍、机房、操场、食堂、公交车等场所都能自由地接收或者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信息的获得区别于以往传统媒介时期的主要特点就是碎片化。微博、微信、QQ等媒体传播速度、覆盖面和信息数量都是传统思想政治课堂无法企及的,尤其是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裂变效应和群体性效应,能够让信息在青年学生中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二、信息化时代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策分析
1.提高教师积极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意识
信息化时代给传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带来了调整,但也蕴藏着更好发挥教学效果的利器,这把双刃剑的效果如何,取决于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媒体新技术使课堂“活”起来,推动价值观教育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充分运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开拓信息化时代新视域,实现价值观教育由线下向线上转变,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价值观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教师面对信息源日益增多的高校学生,更要少讲一些抽象道理,主动利用信息化时代的便利多谈一些社会热点,尤其是与当下大学生学习生涯、教育生涯密切相关的信息,走在时代的前列,用鲜活的案例说话,要说大学生听得懂、听得进的话,只有能令大学生产生共鸣的教育,才会走心。要以先进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为主,贴合国家政策形势,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走向,对热议的观点类问题做出正确的、有信服力的判断。同时,教师应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不同于思想管制,而是以一种学生乐于接受并善于接受的方式实施,减少枯燥乏味的说教,通过运用信息时代所主张的方式,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随时随地地接受价值观教育,进一步扩宽高校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途径。
2.因时而进,及时更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要讲清、讲透,就要做好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与教学,教师把理论研究透彻,把教材体系转化为自己的教案体系和鲜活的话语体系。如此,教师才能把科学理论讲深讲透,学生才能入脑、入心、入行。除了在理论上下功夫,还要结合时代热点选用鲜活案例、典型例证,特别是在发掘生动新鲜的社会热点素材、事例 等方面多下功夫,把枯燥的理论与鲜活的现实联系起来,率先引领舆论趋势,夯实思想基础,占领思想高地,将先进的、积极的价值观念传递给学生。要做到这些就需要更新教学手段,积极利用信息化技术,如日常生活中合理利用主题教育网站、网络互动社区、校务微博、校园微信公众号等新型网络平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抢先一步将优秀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种子”植入学生心中。
参考文献:
[1](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王志弘,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封 莎,王 平.基于在线开放课程的思政课教学改革路向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