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

来源 :教育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n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的行为习惯包括:生活、卫生习惯、文明礼貌习惯、爱学习、爱劳动的习惯、阅读的习惯、专注和倾听的习惯等等。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对于幼儿来说会受益终生。那么,作为幼儿教师,应该怎样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呢?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总结到:
  1从孩子的点点滴滴抓起
  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长期的生活里逐渐形成的,它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应善于抓住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例如: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在他进餐、午睡等活动中逐渐养成的,文明礼貌习惯是孩子在待人接物的过程中培养的,爱学习的习惯往往是在游戏中形成的,爱劳动的习惯是在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培育的。正如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小班幼儿刚入园时,我们就要培养他们的文明礼貌习惯,见到老师和小朋友要打招呼问:您好!走时要说:再见!同时也要培养幼儿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盥洗时我们还要提醒幼儿不要浪费水;进餐时鼓励孩子不挑食、不洒饭粒;午睡时还要培养幼儿:穿、脱、叠衣物,将自己的鞋袜摆放整齐;看图书时要爱护图书,不乱扔乱放,做手工时提示孩子不随地扔纸屑;户外活动时,提醒孩子爱护花草树木……时时处处的教育,点点滴滴的渗透,使孩子们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2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把孩子本来不自觉的行为,转化为有意识的自觉行动。做为老师要细微地观察幼儿,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根据幼儿的特点确定培养目标,并善于抓住教育时机,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幼儿尽快地从“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化。良好的习惯要经过不断的重复,反复地实践才能养成。所以要坚持要求,日积月累孩子的大脑神经活动才能形成“定型”。这时孩子做起来会感到轻松、自然、舒服、愉快,主动地去做,慢慢形成了习惯。反之,他会感到紧张、压抑、难受不愿意去做,自然很难形成习惯。
  孩子喜欢受人鼓励、夸奖,如果总是受到批评、指责,他情感上接受不了,会产生逆反心理。但这样的孩子有时受了环境的影响也有想改正的愿望,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但做起来要费很大的力气。因为不良的行为往往会不自觉地表现出来,而好的行为则要十分自觉,必须克制自己的需求,这种抑制力要经过自身的努力才能实现。这时孩子往往表现的不会那么自然、轻松。如果老师理解孩子的心理和需求,对他的想法给以鼓励、支持再加以耐心的诱导和启发并坚持下去,良好的行为就会逐渐养成。
  3环境配合、熏陶强化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环境的熏陶作用密不可分。老师在培养孩子良好习惯除了加强家园共育,也要在美化幼儿园环境、为人师表方面下功夫,比如:要让幼儿学会团结友爱、尊老爱幼。老师首先要做到自己与其他老师之间要和睦相处,对家长要有礼有节,对幼儿要宽容相待;在教学、游戏以及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中。以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肯定和表扬。又如:可以在起床时请能力强的幼儿帮助能力弱的幼儿;游戏时,安排并鼓励幼儿进行合作游戏等,在以上活动中谁表现好,老师就表扬谁,让孩子明白互相帮助是好事,老师会喜欢,小朋友也会喜欢。通过这样的一些小事,使幼儿在帮助、关爱他人之中得到乐趣,从而使好习惯巩固。
  4家长配合、教育一致
  积极发挥家长的作用,定期召开家长开放日活动、家长经验交流活动,教师经常通过各种方法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向家长宣传幼儿园生活常规及行为习惯的要求和教育方法,让家长了解幼儿教育,要求家长密切配合,积极支持,取得教育的一致性,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各方面的良好常规及行为习惯。
  总之,幼儿正处在个性形成的开端时期,加强对他们的品德教育,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现在的幼儿在家庭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往往是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孩子成为家庭的中心,家庭教育方式也大多表现为宠爱多,教育少、顺从多、要求少,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中,孩子很容易变成家里谁也管不了的“小霸王”,养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再者,社会上对幼儿教育的认识也存在着偏差,有的认为幼儿只要吃好、玩好、身体好就行,有点坏习惯也不要紧,有的甚至认为“树大自直”有点毛病大了就能好。作为幼教工作者,必须重视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有人说,“播下一种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是啊,儿童的心田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种了一种思想,便会有行为的收获,播种了行为,便会有习惯的收获,播种了习惯便会有品德的收获,播种了品德,便会有命运的收获。也有人说,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些话似乎有些绝对,但良好的习惯对人生的确太重要了。习惯是一种惯量,也是一种能量的储蓄,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人,要比那种没有养成良好习惯的人以及养成不良学习习惯的人具有较大的潜在能量。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人的命运,要成才必须先成人,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担负的责任很重大,我们要培养好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其他文献
1教学设计背景  1.1话题:谈论正在进行的动作。  1.2内容:牛津小学英语5A Unit6 B Look, read, and say.  1.3课时:第一课时,新授。  1.4背景:学生已经初步接触了现在进行时,为了进一步了解、运用这一时态,教材引入了最常见、最贴近学生生活的基本动词walk, sleep, jump,sweep the floor, clean the windows, w
期刊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推动力。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俗话说的好,强按牛头不喝水,学生不喜欢的科目是很难学好的。心理学家斯宾塞认为:凡痛苦的功课就使知识为人所憎恶;凡愉快的功课就使知识为人所爱好。基于此,他提出了“愉快教育”的概念。关于什么影响学习,国内许多学者的研究均强调了兴趣对学习成功的重要性。面对新教材,面对新教改,初中历史该如何教?教学内容变了,教材体
期刊
〔摘要〕 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班主任,面对当今学生中普通存在的厌学、违纪、不良性格特征,以及中职生流失严重的客观事实,中职班主任应调整心态,迎接新的挑战。要相信所有家长都是关心自己孩子的教育和幸福的,这是班主任与家长打交道必须抱有非常重要的态度。尊重学生,尊重学生间的差异,针对不同学生,不同个性,采用不同方法,因材施教。  〔关键词〕 班主任中职学校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
期刊
〔摘要〕 本文旨在说明在语篇翻译实践中,不仅需要根据主位推进模式准确地理解原文,更需要根据译入语的特点和习惯,对主位推进模式进行相应的转换。  〔关键词〕 主位推进模式语篇翻译转换   Shifts of Pattern of Thematic Procession in Textual Translation  〔Abstract〕 This thesis proved shifts of pa
期刊
1背景  刚接过初二这届学生,就遇到了一件让我棘手的事情,按照惯例排位时,为了避免男生或女生一个位说话,我让男女生同桌,其中一个女孩学习好,是班里的学习班长,我的本意是让她带带这个男孩的学习,不久,有的学生和我反应,二人关系密切,经常传递纸条。小孩子那有那么多事呢?写个纸条为了讨论问题也情有可原,何必大惊小怪,我心想。后来我发现不对,俩孩子话越来越多,变得有点形影不离了。有一次我正在上课,小男孩把
期刊
有人比喻说:班级是铸造学生灵魂的熔炉,班主任是铸造学生灵魂的工程师,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可塑造的能动的主体,而班主任的使命便是培养教育好每一位学生。加强班级管理,充分发挥班级管理的功能,对于实现学校的管理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要完成上述使命,班主任就要掌握一定的班级管理的技巧和艺术。  1班级组织是学生交往的基本场所,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  在学校组织中,班级是学生共同生活的基层组织,在共同
期刊
目前,针对普遍认为的设计素描只适用于对设计专业人士进行教学的内容的说法,笔者存有不同见解,笔者认为设计素描也可用于初中美术的内容,只不过要对设计素描再进行取舍,使其更适合初中现行的美术教育要求。在以下的篇幅中,笔者就此展开讨论。  1设计素描的概念  众所周知,素描是造型艺术表现形式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的某种特殊需要,素描有了更广泛的内蕴,它既可以成为绘画的目的,也可以作为艺术设计或艺术创作
期刊
在长期的音乐高考辅导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各项音乐能力的提高都与一个共同的因素有关,那就是音乐听觉能力。音乐听觉指的是对音乐的感知、记忆和理解的能力。无论是演唱、演奏、视唱,都必须依赖于对音乐准确的听觉判断,必须要有一双“音乐的耳朵”,因此,听觉训练是音乐教学的重要手段,必须十分重视。  1要高度重视视唱练耳课的教学  我们都知道,丰富多彩的音乐世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音,音乐就是音的艺术,也就是听觉的
期刊
〔摘要〕 本文基于对学校德育工作现状的分析,从理清德育工作思路,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念入手,探讨了增强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  〔关键词〕 学生为本德育工作实效性    德育的本性在于培养有社会生活能力、有主体精神、能主宰自己的“人”。对于个体而言,其道德知识能否成为道德观念,主要取决于其情感的投入程度。学校教育在个体德育形成过程中起着基础性奠基的重要作用,反观当前学校德育,我们的德
期刊
“没有美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语文新课标》的明确要求“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全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知、体、美、劳的和谐发展。”那么,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进行审美教育呢?  1挖掘教材,培养审美意识  我们在实施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充分利用教材从中挖掘教材美的因素,教材应作为我们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材料的依据,别林斯基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
期刊